王麗麗 高智慧
(周口市生態環境局項城分局,河南周口 466200)
農村的環境保護對農村的生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夠改善農民的生活品質,優化農民的環境,還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對于農村環境管理,屬于環境保護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隨著城市環境的進一步完善,農村的環境問題也逐漸地顯著,特別是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區,其環境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由于農村居民過于分散,給環境管理效率很難提升。所以,怎樣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做好,是目前值得討論的重點問題。
思想觀念影響著行為,當前,大部分陳舊的思想都沒有實現創新。盡管社會在迅速發展,但很多農村環境管理者都還處于陳舊的思想中。在農村發展綠色環保理念無法得到落實,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伴隨著城市化快速的發展,使得農村的生產和生活也出現了巨大的改變,可是農村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斷地呈現上升趨勢,農村垃圾管理成為目前的重要問題。不但讓農民的生活受到影響,更讓農村的環境受到了破壞。盡管政府在不斷地整治垃圾填埋場,可是實際問題依然很難得到解決。對于農村的生態環境而言,垃圾是其主要的影響因素,其主要原因為環境保護并沒有在農村地區得到落實,農民環境保護意識差[1]。
水環境遭到破壞是引發洪澇災害的主要因素,并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森林的大量砍伐以及植被遭到破壞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集水區對洪水以及雨水失去了調節能力,并讓儲水能力也大幅度降低。在降雨以及節流的過程中,讓植被也受到了破壞。濫采濫伐、化肥以及農藥等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隨著當前城鎮化快速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建設中,其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得到同步優化,只進行了整體改造,卻對生活垃圾以及廢水的整治沒有落實到位,所以使得生活垃圾以及廢水很難得到盡快地整治,進而造成再次污染,給后期治理帶來極大的難度。
雖然最近幾年我國對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資,可是對于一部分農村地區依然于事無補。當前,在農村廢水管理的過程中,設施的維修費都是鄉鎮來支付的。在設施運行的過程中,使得財政的負擔加重[2]。
當下,很多鄉鎮都沒有獨立的環境管理保護機構。更是沒有對環境的質量實施檢測,從而出現環境問題沒人管理,關于環保的咨詢也沒有詢問的場所,農民在平時生產的過程中更是無人來給予正確指導。
在很長一段時間,縣政府都只注重于興辦企業以及將工業的發展作為重點,而對于農村和城市的環境問題并沒有平等地對待,這讓農村環境管理相對落后。此外,在很多官員過于看重地方保護政策,在這些政策中,只注重經濟發展,卻無視于環境的保護。一些企業給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嚴重地威脅到了農民的日常生活。
做好生態示范建設,促進農村生態發展。將污染嚴重的企業從農村地區轉移,針對落后的產能要及時地給予檢測,對農村污染加以嚴格控制,不能夠將污染項目建設在城市周邊,禁止將污染項目建設在農村。禁止污染工程的設立,對污染源的擴散進行嚴格的控制。在農村的發展中,要依托于科學技術,并推動創新農業,循環經濟得到發展,讓生產的過程實現清潔化,從而推動生態農業實現穩步的發展[3]。
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足夠地意識到重視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作用,通過多種宣傳工具以及途徑,利用合理的手段,對農村環境保護進行大力宣傳,從而讓農村環保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讓每個人都能夠建立起環境保護意識。
(1)政府要對其本身的管理模式加強完善,對農村的環境保護作出合理的規劃,還需要對城鎮的垃圾做好有效管理,實現科學的布局。讓政策和規劃都能夠發揮出作用,并能夠進行大力的調控。(2)對于農村的環境管理,要采取相應的法律手段,構建相關法律框架,并能夠對水質的情況進行了解,并利用有效的手段確保農村生活用水符合衛生標準,讓污染的情況得到優化。構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機制,進而讓農村實現穩步發展。
在對各級領導以及基層干部開展環境教育的過程中,為他們建立起對環保工作的責任意識,讓他們的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各個地區政府要依托于各種成人學校,培訓內容包括法律知識、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環境保護決策等。
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主要目標,企業中的各部門人員對環境保護持有怎樣的心態,能夠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為讓農村環境得到良好的保護,就必須對鄉鎮企業工作人員做好培訓工作,為他們樹立長遠的目光,能夠真正意識到生產出的產品要達到生態環境的標準。
因為農村地區面積廣闊,給環境管理帶來極大的難度,所以,加強資金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在企業發展中,將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有效地結合,將企業參與和政策相結合。政府要對農村環境整治給予大力的政策支持。關于農村環境保護,企業還必須利用有效的財政手段,通過不同層級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從而為農村環?;A設施建設貢獻力量。
農村污染特點與城市污染特點相比較存在著一定差異,農村地域廣闊且分散,因此就需要以多個角度進行整治:(1)對村鎮進行合理的規劃;(2)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3)將沼氣池向分散用戶進行宣傳;(4)有效地對鄉鎮企業做好規劃;(5)以農業環保為核心,并全方位的提高技術支持,從而讓農村的生態環境得到更加有效的優化。
農村資源、人口以及環境的特殊性,對農村生態系統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在農村產業中,農業占據著其主體位置,更對農村的生態系統發揮著重要影響。發展農村生態農業,對農藥的污染進行有效的治理,是目前農業發展的主要內容,更是農村環境管理的主要體現,有效地對農藥使用進行防治,從而讓有機肥得到更好利用。
環境管理的模式以及觀念一直處于發展中。促進農村地區發展,對污染進行防治,并推動生產,使得各方面問題得到充分解決。然而其中存在的不足是無法回避的,所以,就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轉變過去的環境管理模式以及觀念,強化環保意識。并制定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政府需要給予大力的支持,發揮出其作用,從而推動農村經濟以及環境管理實現更加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