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芳
(安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河南安陽 455000)
在新冠肺炎疫情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產生重大影響下,部分公立醫院由于慣性思維,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支出屬于應急預算,是醫院可以獲得預算外財政專項補助和防疫資金的手段。防疫常態化下應急預算的統計匯總、上報審批、應急支付、數據分析、合理預測等,是實現內部資源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推進醫院內部控制的有效方式,是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防疫常態下公立醫院編制全面預算出現新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部分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內容不完整。部分公立醫院全面預算僅由財務部門負責,醫院其他科室參與預算編制積極性不高,導致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時“閉門造車”,缺少全面可靠的數據支持;第二,編制全面預算與醫院的長期發展目標聯系不緊密,全面預算管理目標脫離醫院的長期發展目標;第三,編制預算方法不健全。部分公立醫院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解不深刻,存在預算編制方法單一問題,缺乏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算,全面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無法有效發揮。
由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全面預算失去準確性,應急預算管理突顯重要[1]。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防疫支出為剛性支出,但財務編制整體預算對防疫支出把握不強,應急預算數據失準,影響全面預算管理預期;二是防疫常態下國家給予公立醫院財政補貼和防疫防護支出增多,全面預算的編制、執行相對較難,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三是全面預算管理在慣性思維下無法增加短期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算,醫院缺乏應急預算責任考核機制,職責不清晰造成問題推諉,協調執行難度增大。
傳統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模式下,全面預算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事前缺乏預警和事中管控不嚴,導致財務風險預算管理機制缺乏動態監控[2]。現金流風險是公立醫院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防疫常態下,大多數公立醫院關閉部分門診,導致慢性病住院量和門診就診量大幅減少,醫療現金收入大幅降低。同時防疫常態下消毒用品、防疫用品等防護支出大幅提高,導致支出現金流大幅增加,資金狀況嚴峻。因此,公立醫院要建立覆蓋業務全過程的全面預算動態管理系統,要加強對現金流的管控力度。
全面預算管理涉及數據量大、覆蓋面廣,大多數公立醫院信息技術建設滯后,難以滿足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要求。一是多數公立醫院的財務核算、預算管理系統與醫院HIS 系統、人事管理、資產管理系統等無法完全貫通,數據整合不足,無法實現信息共享;二是財務預算管理系統只涉及日常預算、支出、合同等基本內容,缺乏涵蓋全部業務的全面預算財務管理系統,防疫應急預算管理預警機制模塊基本空白;三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運用在操作性和實用性不強。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僅能提供醫療服務數據,不具備數據歸類、匯總、分析等功能,無法為醫院經營管理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部分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崗位設置不科學。一是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由財務部門負責編制、審核和調整,全面預算管理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二是沒有單獨設置預算管理審核監督崗位,預算編制過程中的錯誤無法及時發現;三是醫院業務科室報送的科室預算數據未進行自審,而預算編制人員對該科室的業務不熟悉,對預算中項目支出是否合理,無法給出更合理的修改建議,影響預算編制質量。
預算編制過程中,公立醫院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3]:首先,全面預算管理目標要與醫院的長期目標保持一致,并將計劃分解到業務科室中;其次,預算編制內容要細化。公立醫院應要求所有科室積極參與預算管理工作,結合實際適當調整預算編制范圍,提供可靠預算數據,由財務進行匯總;最后,完善預算編制方法。健全預算編制方法可以通過內部網絡將預算管理系統擴展到每個部門,并使用在線實時更新數據和業務科室加強諸如預算數據預審、執行和報銷等。預算管理系統要能自動監控執行進度,這樣可以減少統計時間,提高數據準確性。
建立應急資金重點保障機制,調配防疫資金應急預算,保持防疫資金應急通道暢通。首先,加強分析研判,創新應急預算編制模式,提升預算編制效率,關注疫情對醫院業務的影響,協助科室預算管理,保證防疫剛性預算、靈活性并舉,預算支出結合防疫任務分類匯總、輕重緩急、嚴格論證、實時調整;其次,根據測算收支增幅與成本費用關系,整體監控重點應急指標,建立應急預算績效考核機制;最后,明確應急防疫管理機構職責,規范應急采購流程,杜絕單一來源采購,動態監控采購支出,完善預算績效評價。
建立全面預算動態管理機制,首先,以醫院預算管理為基準,通過對醫院運行各環節所產生的數據信息動態進行整理分析,得出每項工作下一階段資金需求量,從而讓醫院可以更好地對預算資金進行分配,提高醫院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預算管理規范性,有效降低財務管理風險[4]。其次,強化應急預算內控管理。緊急采購預算管理,如防疫工程物資、服務和貨物應確認應急物資管理部門專門管理,最終由預算執行績效考核部門監督。
在全面預算精細化管理的信息化大數據時代,公立醫院應建立業財融合財務管控模式,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信息手段建立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將醫院的業務流程、資金流動、物資管控進行有機整合,使全面預算和業務深度融合,保證數據精確性和實時性,提高預算管理水平。一是建立預算與合同管理、財務核算系統相結合,有效控制預算金額。報銷系統對無預算、超預算或是已按合同條款付款完成預算業務及時發出報警信息,以防超出預算或超合同付款;二是醫院HIS系統與資產管理系統相融合,實現資產實時跟蹤管理;三是會計核算系統與醫院HIS系統相融合,實現醫院業務數據的實時共享,提高業財融合一體化信息處理速度,實現事先排摸、事中控制、事后評估。建立涵蓋資產、營運、預算等區塊鏈數據分析決策。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從開始編制到預算執行、績效考核都需要設置多個互不相容的崗位。因此,要優化崗位設置,需要設置多個專門全面預算管理崗位,加強預算管理人員專業培訓,掌握全面預算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確保預算管理人員既能夠掌握基本的預算管理知識和方法,又熟悉公立醫院經濟業務流程和各個科室發展特點,為醫院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