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沉浸式(體驗)交互設計策略在教育游戲中的應用研究*
張敬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現代教育中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更加多樣化,科技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為更優良的教育創造了條件。教育游戲兼具教育和游戲的雙重功能,以一種特殊形式的資源類型為學習者提供教育指導,充分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啟發學習者的智力思維。當前中國的教育游戲中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對沉浸式(體驗)交互設計策略在教育游戲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希望為相關教育游戲開發人員提供參考。
沉浸式;交互設計;教育游戲;應用研究
刻板印象中人們認為游戲只是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并且會危害精神健康,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可以看到,游戲同樣能夠激發人們的斗志以及活躍人們的思維,而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此將教育與游戲相結合,通過教育游戲的方式轉變并創新傳統教育方式,能夠提高教育的靈活性,讓學生寓樂于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從目前的市場發展狀況來看,教育游戲還存在諸多的不足,難以充分將游戲與教育完美融合,學生在其中體驗不到樂趣,教育游戲的優勢作用也難以發揮。基于心流理論可知,只有學習者完全沉浸于游戲交互體驗中時才能夠充分集中注意力,實現對自我意識的控制,在模擬真實場景中獲得學習體驗,而如何才能在教育游戲中營造沉浸式的交互體驗,如何在教育游戲中應用沉浸式交互設計策略是當前仍需要繼續探究的問題。
教育游戲是在教育與游戲相結合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特殊游戲形式,同時具有游戲和教育的多重功能,從教育游戲設計目的的角度而言,可以明確教育游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教育游戲營造極具趣味性的教學環境,游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即使與教育相融合其娛樂性也不會完全消失,通過教育游戲為學習者營造一種虛擬的游戲場景,學習者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趣味性,并且游戲性的趣味會吸引學習者更深入地沉浸于虛擬游戲環境中,對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較為明顯的作用;②教育游戲涵蓋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區別在于教育游戲所涉及的知識范圍更加寬闊,不僅限制于單一學科的教學,而是根據游戲設定基礎可以融合更多樣的學習內容,再加上教育游戲設計類型豐富,進一步增強了游戲內容的多樣性,游戲本身具有的任務性特征,可以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在不同學科知識之間構建聯系,有利于拓展學習者的知識視野,促使其得以全面發展;③教育游戲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在教育游戲中設計有大量的關卡任務,參與游戲的學習者在持續性的游戲過程中可以不斷提高游戲中的經驗值或者等級,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習者參與游戲的欲望,在好勝心的驅動下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更加強烈,進而能夠促使其在虛擬游戲環境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架構,而且也可以啟發其思維的發散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和創新能力。
1.2.1 與教育內容存在明顯的脫節現象
教育游戲在實踐中存在與學習內容脫節的問題,一方面在于教育游戲的開發者過于重視對經濟效益的追求,而忽視了教育游戲本身存在的教育價值,將學生視作盈利的主要對象,完全背離“教育”功能的基本原則,進而在對游戲設計的環節上就會突出游戲性忽略對學生學習特征的了解,學生無法從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并進一步加劇家長對游戲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設計教育游戲時缺乏對學習內容的充分了解,設計的游戲任務以及游戲規則太過復雜,教師在課堂上無法落實,進而導致與教學內容嚴重脫節。
1.2.2 缺少完善的游戲評價機制
常見的普通游戲的設計過程都是極為復雜的,一個完整的游戲組成不僅包括其程序應用上的設計,而且也含有相應的評價反饋體系。在目前的教育游戲研發中,由于其產品設計目標的不同,導致教育游戲的反饋評價機制難以構建完全,對于教育游戲來說,既應該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又應該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而這種評價的度應該怎樣衡量、具體的評價人員由誰擔當、如何減少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影響都是當前教育游戲設計研發中所面臨的難題。
1.2.3 難以實現理想的游戲沉浸效果
目前的教育游戲中大多數研發人員還沒有找到教育與游戲之間的完美契合點,既沒有充分展示其育人價值,又不能充分體現其游戲性,在一種相對功能錯位的狀態下無法驅使學生將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游戲當中,學生的學習欲望以及游戲欲望都不是很高,因此,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游戲沉浸效果,繼而就難以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得不到保障,教育游戲的應用目標難以實現。
教育游戲的沉浸式交互設計中一般涉及以下幾種必要的元素。
完成游戲指的是游戲玩家通過不斷完成任務最終獲得游戲的結果。對于完成游戲的沉浸一般需要考慮到兩點: ①參與游戲的人是否有想要看到結果的欲望;②參與游戲的人是否只是簡單的想要完成游戲并不在乎最終的輸贏。
當具有較強好勝心的人參與到游戲中時,其在任務完成中就會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挑戰性會強化其意識的沉浸。當一般玩家參與游戲時,游戲對于其而言就只是一個挑戰,而過程中的體驗感會直接影響游戲的最終結果,一旦游戲設定不能滿足其個人技能的釋放就容易導致其放棄游戲。因此,在教育游戲中完成游戲的沉浸交互設計是非常必要的,激發學習者對結果的好勝欲以及游戲意識,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競爭是競技性游戲的一個重要特點,通過競爭元素的作用能夠進一步推動游戲的進程,有效提高游戲的耐玩性,在符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不同玩家能夠實現彼此之間的交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游戲玩家的參與性及創造性。教育游戲中融合競爭元素就好比將現實課堂教學中的學習競賽智能化、游戲化,通過信息網絡的聯系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游戲玩家進行交互,并且在這彼此競爭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掌握游戲的控制權,為了取得競爭的勝利會對游戲規則進行靈活運用,不僅可以啟發學習者的策略計劃能力,還能夠拓展學習者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促使學習者沉浸于教育游戲中。
熟練是沉浸體驗交互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元素。對于游戲玩家而言,其參與游戲且沉浸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通過游戲體驗提高技能。在對教育游戲進行設計時應當考慮到這一點,降低教育游戲操作的復雜性,結合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將游戲的相關控制簡化,讓學習者在短期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理解游戲的運作方式和游戲機制,進而讓學習者盡快上手教育游戲,增強其在教育游戲中的沉浸體 驗感。
游戲設計中探索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在普通的游戲設計中可以經常看到一些隱藏關卡的設定,并且還伴隨著較高的經驗獎勵值,極大程度上吸引了游戲玩家的參與興趣。在教育游戲中也應該體現出探索性,拓展游戲程序的模塊設計范圍,為學習者創設更多不同的探索區域,以區域特點進行劃分,比如以語文知識為主的、以英語知識為主的等。在不同游戲區域中同樣也可以設定隱藏性的關卡任務,增強游戲的神秘感,吸引學習者的探索欲,與此同時可以結合一些故事性的情節來進一步強化游戲的神秘感,如可以將教學內容引入故事線中,加深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促使沉浸的深入性提升,避免浮于表面沉浸現象的出現。
獲得高分是游戲交互設計中常見的特點,玩家通過完成游戲任務可以獲得經驗值,此外通過與其他玩家的競爭挑戰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經驗值,經驗值與游戲等級掛鉤,在持續游戲中玩家的等級可以不斷提高。教育游戲中除了探索性、競爭性等之外,也應考慮到分數的沉浸,對不同難度的任務給予不同的分數設定,設置分數排行榜,或者設定相應的高分獎勵機制,讓學習者對分數產生一定的獲得感,進而在參與教育游戲的過程中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當學習者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之后其游戲沉浸感自然而然就會增加,教育和游戲的雙重目標都可以得以實現。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教育和游戲可以實現彼此之間的相互滲透,讓學習者通過游戲獲得學習的體驗并學得一定的知識,是教育方式創新的體現。當前的教育游戲設計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基于心流理論而言,沉浸式體驗交互設計對教育游戲發揮著積極作用,從游戲的完成、競爭、熟練、探索以及分數等方面著手增強教育游戲的沉浸感、體驗感,讓學習者在教育游戲中可以獲得認同感、獲得感以及自豪感,深化教育游戲的真實育人價值,實現教育效果提升的目的。
[1]鮑東陽,姜大雨.電子游戲與教育相結合的可行性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7(Suppl 2):69-70.
[2]張燕.“互聯網+”背景下游戲沉浸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交際,2016(24):202-203.
[3]高嵐嵐.沉浸式教育游戲的設計與開發研究——以《旅江湖》教育游戲為例[J].中小學電教,2016(Suppl 2):137-138.
[4]歐細凡,譚浩.基于心流理論的互聯網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6,37(4):70-74.
張敬(1981—),女,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2019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基于MR技術的‘沉浸式(體驗)’交互設計策略在教育游戲中的應用研究”(編號:19C0383)階段性成果之一
2095-6835(2021)06-0169-02
TP317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6.070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