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喬木
短視頻憑借我國用戶基數大的優勢在融媒體時代下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媒體市場的重要一員。通過網絡上的數據可以得知,近年來短視頻APP用戶呈爆發式增長,特別是抖音、快手等APP的出現更是將我國短視頻發展推向新的高潮,如此迅速的發展態勢下必然會存在很多發展困惑,如短視頻的傳播特色是什么、接下來應如何創新發展等,分析并解決好這些問題后,短視頻的發展必將進入一個空前繁榮時期。
短視頻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短,這也是它們被稱為短視頻的原因,視頻內容可以是娛樂,可以是時政,也可以是分享心路歷程,作品的時間在幾秒到一兩分鐘不等,但都是視頻作者整合處理拍攝內容后得到的精華,因此它十分貼合人們的快節奏觀念。一方面,在現在這個信息快速增長的時代,人們工作勞累,而視頻時間短、內容精的特點剛好符合用戶“碎片”式攝取信息的習慣,同時,短視頻內容十分豐富,可以輕松滿足人們的個人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時間較短,短視頻在內容上并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事情的前后邏輯關聯、起因、經過等,存在難以傳播大題材大容量視頻的缺點。短視頻擅長的是片段式的信息傳播,這就會導致整段視頻內容被分割開來,顯得過于分散和瑣碎。鑒于此,短視頻的傳播在內容和時間上都淡化了傳統傳播過程的莊重氛圍,正因如此,這些特點造就了短視頻傳播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心理學家斯蒂芬森提出的“游戲理論”中指出,當人們在利用短視頻獲取信息時,他們態度的出發點是以娛樂為主的,從而才能很好地滿足自我娛樂的要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 的內容來源離不開UGC 內容生產模式,但這一生產模式常常為了產量而放棄了質量,這就導致了短視頻的內容質量相差很大,蹭熱度、模仿、炒作等事件時有發生,并不利于短視頻的進一步發展。
影響力大、針對性強、感染力強是短視頻傳播的三大特點。與傳統新聞媒體相比,短視頻在傳播效果上的優點具有無法超越的優勢。用短小精悍來形容短視頻毫不夸張,其內容精簡,通常情況下它的內容直接聯系主題,不用人們深入思考,可以更快地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并將精彩、關鍵的視頻內容直接展現給用戶,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內容枯燥而流失用戶的情況,與此同時,通過短視頻傳達信息能夠很好地使用戶產生情感波動,甚至感同身受,進而引發人們在情感上的共鳴,更好地促進視頻的傳播,提高用戶攝取信息的效率。短視頻相比傳統新聞播報,傳播速度快,作用面積廣,啟發性高。新聞注重“新”,它可以對時事熱點在第一時間進行報道,與熱點同步發酵,當文字類新聞還在擬稿階段,短視頻平臺早已用視頻的方式將信息傳達給用戶,大大降低了新聞傳播延遲。值得一提的是,傳統文字新聞不僅包含事件的過程,還包含了編輯的個人觀點,用戶在進行信息攝取時很容易受到觀點的誤導,而失去自我判斷,短視頻有效避免了這個弊端,短視頻向用戶展示的只是一個視頻片段,它允許用戶相互討論,得出更為正確的觀點,避免用戶盲從極端觀點,能有效防止網絡暴力的發生,并且能夠使事件變得更加透明,大大滿足了用戶的參與欲望。
對于想要獲取信息的用戶是否愿意接受短視頻傳播代替文字傳播,國內有關機構分別在2017—2019 年這三年間調查了大量用戶的意愿,調查的內容是以用戶自身是否同意用短視頻來代替文字進行信息傳遞,第一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3%的用戶支持這樣做,仍有大部分用戶認為紙質版新聞才是最好的傳播方式;第二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同意用短視頻代替文字進行信息傳遞的用戶上升到41%,這意味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開始發生轉變;第三年的調查結果令人意外:同意用短視頻代替文字進行信息傳播的用戶上漲到了77%,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已經接受了短視頻這一新型信息傳播方式,自此短視頻發展進入空前繁榮階段。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內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加傾向于從視頻中獲取信息,這并不是融媒體時代自身的特點,而是它與人們生活習慣的結合,心理學提出,人們更喜歡有聲的、動態的、有顏色的事物,而短視頻恰巧占有這三大特點,紙質信息又缺這三大特點,這就導致了信息傳播由文字轉向短視頻的必然性。短視頻短小精悍的特點正好貼合了現階段人們快節奏生活的特點,同時短視頻時間短、內容簡,它的創作成本就會大大降低,既節約資源又縮短了制作時間,并且智能手機、電腦軟件都有很好的輔助功能,因此與需要人工擬稿的文本相比,短視頻極具“性價比”,這就決定了信息傳播方式轉向的必然性,同時也是短視頻創新的一大入手點。
“擬劇論”告訴我們,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信息交流時,人們之間的主要互動就是憑借第一印象完成的,因為我們并不了解對方的實際情況,只能了解其暫時的“自我偽裝”情況,以短視頻為主的信息傳遞則是牢牢把握住了人們進行交往時的這一心理因素,通過對短視頻特性的塑造,不斷突出其特性,戳中用戶關注點。短視頻平臺面向所有用戶開放,也就是說,用戶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強化了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視頻制作者可以通過表演、說唱、段子等形式將日常生活中的趣事與他人分享,在社交平臺扮演角色或塑造自我。短視頻APP往往會設置評論區,用戶可以對視頻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與作者交流,這就有利于提升用戶的滿足感,當然,視頻作者同樣也可以通過評論區留言與用戶增進交流,豐富了視頻作者的創作思路。
短視頻的出現為新聞媒體鋪設了轉型道路,因此本文認為,官方媒體和政府機構也可以采用短視頻的宣傳模式,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借助短視頻來進行創新發展。
例如《新聞聯播》節目中的快評銳評格外受歡迎,但一些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又需要及時休息,很容易錯過固定時間段播出的新聞節目,將這些節目與短視頻進行融合,就可以很好地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在坐地鐵、公交車時利用幾分鐘看幾個新聞短視頻,又或者利用睡前時間刷幾個短視頻,從而用短視頻將零散的時間串聯。央視等主流媒體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設立了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開創了先河,也帶動了其他媒體在短視頻方面的發展,由此可見我國很多傳統媒體都在借助短視頻進行傳播模式的創新。
短視頻豐富了信息傳播的主體,人人都可以拍攝并上傳視頻,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用戶加入新聞生產的積極性。很多短視頻平臺在為人們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時也在全力建設一個巨大的拍客體系。所謂拍客就是有拍攝新聞愛好的人群,他們在網上可以接受新聞平臺發布的新聞任務,進行自主拍攝并上傳。由于每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同,每個拍客都會有不同的拍攝理念、拍攝方式,正因如此,拍客上傳的新聞視頻更具有多樣性。與傳統電視新聞相比,利用拍攝短視頻生產新聞的模式告別了“你說我聽”,允許用戶擁有自己的觀點并可以表達出來,基于拍客這種短視頻新聞生產體系,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主體地位開始發生變化,大大加深了人們與新聞媒體的雙向交流。借助短視頻進行報道的新聞具有新形式、新特點,媒體可以將整個新聞分割開來,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將新聞事件的各個片段逐一展現給用戶,同時由于新聞的突發性,可能一件事情并沒結束就被報道出去,利用短視頻可以實現對新聞事件的跟蹤報道,甚至形成專題欄目,方便人們查詢觀看。此外,短視頻還可以與VR、AR 技術相結合,例如新華社與搜狗進行合作,在2018 年11 月推出了世界上首個合成主播,將短視頻的發展推向了新高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開始邁入融媒體時代,國內短視頻的發展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短視頻不僅為人們帶來有效信息,還推動了國內短視頻媒體的轉型升級。為了擴大自身影響力,很多媒體開始向短視頻方向發展,為此本文從融媒體時代短視頻的傳播特色入手,分析了現階段我國短視頻發展情況,并提出了適當的創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