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晗
從我國社會當前的實際發展狀況來看,媒介融合可以說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對新聞傳播行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直接影響,無論是新聞采編工作的理念,還是工作的具體開展方式,都和傳統媒體時代相比有了很大區別。媒介融合發展背景對新聞采編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聞采編人員不能再繼續沿襲傳統的工作方式,而是要勇于突破,勇于探索,使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夠契合媒介融合時代的發展需要。
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主要是進行新聞的采訪和內容的編輯。在媒介融合的發展環境下,新聞傳播途徑越發多樣化,新聞業務也從單一化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所以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具備更強的綜合能力,既能進行文字采訪和編輯,也能拍攝和播報,新聞采編人員要盡可能地使自己成為采、編、寫、攝、播都可以勝任的綜合性人才。
如今新聞采編人員并不是為單一的媒體平臺提供信息,新媒體的發展也促進了很多新媒體平臺的出現,這些不同的新媒體平臺對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新聞人員需要結合這些平臺的特點來提升專業能力,掌握全媒體的新聞業務技能。傳統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人員,也要主動向新媒體學習,熟悉各種新媒體平臺的工作流程,完成跨媒體的新聞工作內容,提升自身的業務實操能力。
在當前的媒介融合環境下,采編工作往往是一種跨媒介的團隊合作,在進行新聞內容輸出時,需要對多種媒介的新聞生產流程進行有效組合,從各個平臺中,得到最具報道價值的新聞信息。
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能力還包括對新聞報道手段、特點的掌控,由于各種媒介平臺都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新聞報道手段也存在不同之處,新聞采編人員就要積極進行學習,掌握多個平臺的新聞報道方式,這樣既可以有效提高新聞采編工作的效率,同時也能為大眾提供更為快捷高效的新聞信息服務。
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各種新聞信息呈現海量化,但正是由于信息的海量化,不可避免地帶來很多垃圾信息,這些垃圾信息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對大眾產生誤導。因此,在媒介融合發展背景下,就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對這些海量化的新聞信息進行價值判斷和有效整合,從而有效提高新聞報道的公信力。
第一,對新聞的價值判斷將會直接影響對新聞報道內容的選擇。新聞信息傳播會在社會上起到一定的輿論引導作用,所以必須保證新聞報道內容自身的正確性。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新聞傳播也呈現出多向互動的發展特點,大眾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他們也可以借助于新媒體平臺來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但是由于他們的專業性不足,對于新聞信息內容也難以進行有效甄別,由此便對錯誤信息進行了傳播,基于此,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對各種信息加以整合,選擇有報道價值的新聞信息,確保新聞的質量和報道客觀性。
第二,在媒介融合發展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面對繁雜的互聯網信息應保持清醒頭腦,明確有報道價值的內容,并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對新聞信息加以篩選。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價值,增強新聞自身傳播效果。
第三,新聞采編人員作為專業的新聞從業者,應憑借新聞價值判斷力,從諸多的新聞素材中,找到最具報道價值的內容,使輸出的新聞內容可以真正在社會上起到一定的輿論引導作用,這樣一來,既促進了媒體自身公信力的提高,同時也有助于鞏固新聞傳媒在大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在當前媒介融合的發展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內容也不再單一,如今新聞傳播行業的整體發展態勢有所改變,各種媒介形式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因此新聞采編人員要對新聞內容進行策劃。
第一,當前的媒介形式越來越多,但是新聞內容的同質化現象卻比較嚴重,各個新聞平臺都在報道同樣的新聞信息,這樣大眾獲取新聞信息時便浪費了很多時間,為此新聞采編人員要注意新聞信息的差異化,結合熱點新聞事件來進行新聞策劃,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使新聞自身的報道價值進一步凸顯。
第二,當前媒介融合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對于新聞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新聞采編人員要積極捕捉有價值的新聞線索。
綜上所述,就我國社會當前的實際發展狀況來看,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也要具備提升全媒體素質的意識,明確媒介融合時代的傳播規律和特色,積極進行自我改進,以更好地契合當前時代發展的需要,確保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素養切實得以提高,繼而促進我國新聞傳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