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明
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農業服務中心
家兔屬于小型草食動物,身體較小、抗病能力較弱,如在疾病防治過程中用藥過多或用藥不當,就會降低家兔品質和養殖戶經濟效益。所以,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必須做好兔種選擇、場地建設、科學配制飼料、保持良好環境、科學飼養、科學免疫、科學防控疾病等工作,才能使家兔健康生長。
在選擇家兔品種時,要選擇適應性好、生產性能高、抗病能力強的優質家兔品種(配套系)。
養殖實踐證明,家兔品種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飼養效益的高低。據測算,一個優質的家兔品種,在生產貢獻率上可達40%以上。而用好家兔配套系,是提高養兔效益的重要途徑。這是因為其充分利用了兔的專門化父系和母系,通過特定生產模式進行雜交出來的兔種具有抗病能力強、生長速度快、飼養利用率高等特點。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家兔雜交時要嚴格按照原配套系生產模式進行,否則會達不到預期目的。
家兔養殖場一定要做好硬件建設,包括兔舍、飼養設備、籠具、清糞設備、消毒設施、環境控制設備、糞污處理設備等。
在兔場地址選擇時,要選擇地勢高、通風好、地面干燥平坦的地方,最好距周邊交通主干線200 米以上,距周邊一般道路100 米以上,距周邊市場、屠宰場500 米以上,目的是減少兔的疾病傳入。
在外出通道處要設置消毒間,目的是減少外界病毒傳入;在外界通口處要用鐵絲圍網隔離,目的是防止鳥類、昆蟲、老鼠等進入,減少有害病菌傳入;圈舍內,保溫、降溫性能要良好,確保冬暖、夏涼;兔籠要用耐腐蝕材料制成,并且易于清掃、消毒;圈內通風設備應采用自動化控制系統,隨時保證圈舍內空氣良好,減少波氏桿菌病、巴氏桿菌病、克雷伯氏桿菌病等發生,減少家兔呼吸道疾病發生;根據兔的大小和養殖密度,科學設定機械清糞次數,并且將清除的兔糞運往某一固定場地,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兔場環保。
為了保證家兔飼料安全,首先,在選擇飼料原料時,必須到信譽良好、規模較大的企業采購。對購買的每批飼料原料,都要做好霉菌霉素檢測和營養成分檢測,杜絕使用含有霉菌霉素、雜質超標、質量低劣等原料。其次,在采購粗草粉時,應先去場地考察,確保粗草粉雜質不超標、無霉變、無塑料薄膜后再進行采購。
選擇綠色、高效的飼料添加劑,是保證家兔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
近些年來,我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出一些綠色、高效的飼料添加劑。在選購飼料添加劑時,可根據具體需要進行選購。
設計飼料配方時,要注意生產性能和參考飼養標準,做到配方科學、合理、適用,質量綠色環保。
據新研究發現,飼料中的低蛋白對維護家兔腸道健康作用較大。所以,在飼料的配方中,適量補充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等,能提高飼料中的低蛋白含量,同時,還可降低粗蛋白1%~2%,提高粗纖維3%~5%,能有效維護家兔腸道健康。在全價顆粒飼料加工過程中,要適當延長加工時間,讓各種配料在顆粒飼料中分布均勻。當設計的配方確定后,就盡量不要再次改變,否則容易引起家兔消化機能紊亂,造成各種疾病的暴發。
不同日齡、不同生理階段的家兔,對環境溫度與濕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初生的仔兔,適宜生長溫度為30~32℃;1~4周齡的幼兔,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成年家兔,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合理調控溫度能保證家兔正常生長,兔舍增溫措施,一般采用局部供熱、集中供熱、提高養殖密度、專設產房等方式;兔舍降溫措施,一般采用安裝空調、安裝濕簾、安裝電風扇等方式。
兔舍濕度則一般保持在60%~65%為宜,濕度降低措施一般采用降低養殖密度、加大糞尿清除次數、加大通風力度、排糞溝內撒些石灰或草木灰等方式。
預防家兔呼吸道疾病發生,除了給家兔注射巴氏桿菌-波士桿菌疫苗外,還要做好平時兔舍的通風工作。當兔舍內氨氣超過30 毫克/千克、硫化氫超過10 毫克/千克、二氧化硫超過3 500 毫克/千克時,家兔的呼吸道疾病就會很快暴發。
降低兔舍有害氣體方法:適當降低養殖密度、增加清除糞尿次數、減少舍內飲水器泄漏、加大通風力度、將排氣孔面積控制在地面積的2%~3%、將進氣孔面積控制在地面積的3%~5%。在使用機械通風時,夏天的空氣流速應控制在0.4米/秒,冬天的空氣流速應控制在0.2米/秒。
不同生理階段的家兔,對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的要求各不相同。
繁殖母兔,光照強度應控制在20~30勒克斯,光照時間應控制在14~16小時;種公兔,光照強度應控制在20 勒克斯,光照時間應控制在10~12 小時;育肥兔,光照強度應控制在20勒克斯,光照時間應控制在8小時。光源采用熒光燈為宜。
由于斷奶幼兔對飼料的消化能力較弱,稍不注意就會造成消化道疾病暴發,所以要限制飼料投喂。
具體投飼方法:幼兔斷奶后20天內,按照兔自由采食量的85%投喂飼料,進入20天后,逐漸增加飼料投喂量,直到自由采食量為止。
“全進全出制”指的是在同一間兔舍內投放同一批期斷奶仔兔,實現同一批期出欄。
養兔期間,要保持兔舍干凈,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兔舍良好衛生環境,待同一批期出欄后再投放下一批期仔兔,如此反復。采用這種養兔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兔的發情鑒定、配種、摸胎等工作時間,并且操作集中,也給飼養人員提供了照顧仔兔和種兔的時間,能顯著降低家兔各種疾病發生,提高成活率和養殖效益。
對18~90日齡的仔兔、幼兔,在飼料中添加氯苯胍150毫克/千克,或在飼料中添加地克珠利1毫克/千克,兩種藥物交替使用,可有效預防小兔球蟲病發生;對20~25日齡的仔兔,采取注射大腸桿菌疫苗,防止大腸桿菌病發生;對30~35日齡的仔兔,采取注射兔瘟-巴氏桿菌二聯苗2毫升/只,進入60~65日齡時,注射兔瘟單聯疫苗1毫升/只;對40日齡的兔,注射魏氏梭菌疫苗2毫升/只;對種兔,注射魏氏梭菌疫苗2毫升/只,每年注射2次。
每年春、秋兩季,對兔群用伊維菌素皮下注射2次,用藥劑量按說明書規定執行,不但能殺滅兔體內寄生蟲(線蟲),還能防治兔體外寄生蟲(疥螨、蚤虱)。
在引進兔種時,必須引進健康兔種,購買回來的兔種需要隔離觀察到第1胎仔兔斷奶為止,如果無毛癬菌病,即可進入兔群飼養。如果發現兔眼圈、嘴圈、耳根等部位有脫毛現象,并且皮膚上有白色痂皮,應及時隔離治療或淘汰,同時對兔籠用2%火堿徹底消毒。
飼料霉變是家兔飼料中毒的重要根源。因此,應隨時檢查飼料霉變情況,發現飼料中出現結塊、發綠、發黑、霉味等情況,立即停止喂食;飼料中添加的棉籽餅、菜籽餅等,要經過消毒處理后再加入,且加入量不超過5%;平時應在飼料中添加防霉制劑,防止飼料霉變。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