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飛,齊曉華,呂蒙
基于城軌機電FAS崗作業標準的實訓項目研究*
楊辰飛,齊曉華,呂蒙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
對標城軌機電FAS崗位作業要求,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引入行業企業專家,提取典型工作任務內容,共同確定實訓項目。通過實施該實訓項目,以崗促學,有的放矢,縮短學生崗前的培訓和適應時間,有利于提高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FAS崗位;校企合作;實訓項目;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城軌機電技術專業人員需求量急劇增長[1]。“城市軌道交通FAS系統”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專業課程,同時又是城軌機電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城市軌道交通FAS系統的維護、操作及應急處理能力,為將來從事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崗的FAS系統檢修工作奠定基礎。
由于FAS崗位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種,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與技能的要求比較高,而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作為本院的新興專業,其建設與發展仍處在起步探索階段,加之任課教師現場的實踐經驗不足,如何在2~3年的有限時間內培養出能夠勝任FAS崗位工作要求的專業技能人才,并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與肯定,是一個急需探討和解決的課題。為此,通過到相關兄弟院校和企業單位的調研學習,筆者們認為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得到企業和行業的大力融入和支持,按照企業技術工作領域和企業對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參照職業資格標準,基于崗位職業能力,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實訓項目。
為了快速提升學生的專業崗位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該實訓項目借助校企合作平臺,以新形勢下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FAS崗位的“職業崗位”和“崗位標準”為依據,在“以崗促學、工學一體、訂單式學徒”的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采用“教學過程現場化、實驗實訓工作化”的理念,實現工學一體化教學,注重學生的職業意識、崗位能力、創新能力及創業意識等方面的培養。
通過基于城軌機電FAS崗作業標準的實訓項目的研究與實施,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可真實操作的實訓平臺,營造貼近現場實際的工作環境與實操內容,更好地服務于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輸送更多具有高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可用于面向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的技術人員培訓、城市軌道交通機電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并可滿足在職職工專項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考試等需要[2]。
“城市軌道交通FAS系統”作為一門新興的專業學科,由于其崗位工作內容的特殊性和專業性,目前只有少數高職院校開設了該課程,且各自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專業設置標準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實訓教學內容在全國范圍內缺少相應的標準和規范性技術文件,存在的問題較突出[3]。
為此,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在前期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并多次赴兄弟院校、地鐵公司、相關企業及兄弟院校進行調研學習和掛職鍛煉。在院校、相關企業、行業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于2018-06完成城軌環控綜合實訓基地的項目建設工程,為“城市軌道交通FAS系統”實訓項目的開發、確定與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設施保證。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擴寬校企合作的廣度,增強校企合作的深度,使實訓環境盡可能接近地鐵站內實際情況,保證在不同模式下設備的運行狀態能夠真實地模擬再現地鐵車站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從而使開發的實訓項目緊密圍繞工作崗位。并結合FAS崗位能力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務,使學生將課堂所學與崗位實際應用緊密聯系,以便今后走出校門能更快地適應行業企業的發展,更好地融入工作崗位,具備崗位遷移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在設備數量少,實訓時間短的情況下,結合本院新建城軌環控綜合實訓基地的現有設備,以“崗位對接”“工作情境”理念和地鐵公司標準化作業程序為指導開發城軌車站FAS系統實訓項目。該項目主要研究模擬車站不同區域發生火災時,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的組網通信過程、消防噴淋泵的工作過程、消防聯動設備的動作過程、火災時氣體滅火控制系統的滅火動作過程以及火災后如何消除警報,使設備恢復正常工作等內容。通過到鄭州市軌道公司運營分公司機電中心走訪、調研、交流和研討,結合企業相關專家的指導建議,最終確定為4個實訓項目,分別為自動火災報警控制器實訓項目、消防噴淋系統實訓項目、防火卷簾實訓項目、氣體滅火系統實訓項目。
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作為FAS系統的“大腦”,它的正常運轉對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安全運行起著決定性作用。如何建立火災報警控制器與其他探測設備和報警設備的通信連接,實現數據信息的傳遞與對運行狀態的監控,快速定位查找故障設備,排除現場故障,消除故障報警信息和火災報警信息,是現場工作崗位應會技能,也是該實訓實操研究的主要內容。
消防噴淋系統作為消防聯動系統的重要子系統,對于火災的撲救、火勢的蔓延和人員的逃生具有重大意義[4]。了解噴淋系統各組成設備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能夠調試自動噴淋系統,驗證噴淋滅火系統正常工作狀態,掌握火災時噴淋消防泵的手動、自動啟停控制操作,熟悉檢修作業時的操作流程,是該實訓項目實施的主要目的。
防火卷簾系統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消防聯動設備,發生火災時,位于疏散通道和非疏散通道的防火卷簾下降過程是不同的,通過控制、通信參數的設置和編程邏輯的設計,加深對控制過程的理解,并模擬真實火災情況下,不同位置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手自動下降過程,是該項目的主要工作內容。
氣體滅火控制系統是消防聯動系統不可或缺的子系統,該系統組成部件較多,了解各部件的安裝位置、作用及工作原理,掌握手自動控制方法與操作流程,能夠編寫控制邏輯、設置通信參數,來模擬火災時氣滅系統聯動控制過程,是實施該實操項目的主要目標。
2.3.1 調研法
利用空閑時間到相關企業調研學習,了解企業對畢業生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提煉崗位必備的職業素養和技能。依據調研結果,圍繞崗位職業核心能力制定“城市軌道交通FAS系統”的實訓指導書。
2.3.2 回訪法
對本院城軌機電專業畢業生和用人企業進行回訪,了解實訓項目的實際效果和存在問題,對實訓指導書進行修訂 完善。
2019-03-04,項目組赴鄭州市軌道公司運營分公司機電中心調研交流,了解企業實際需求,聽取有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根據系統功能明確分區,安裝設備地標線、警示牌,提取FAS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務,并依據FAS崗位能力及標準化作業流程的要求確定實訓項目內容及具體要求。同時,學習鄭州地鐵的6S管理標準與要求,并將6S管理理論引入到實訓室管理體制中,物品用完歸位,設備及時清掃,培養學生課前整頓、整理,課上安全、依規操作,課下清掃、清潔的良好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提前適應企業的管理模式[5]。
2019-05,邀請行鄭州軌道公司運營分公司機電中心專家和設備供應方相關技術專家來本院交流和商討,以FAS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結合實訓基地已有設備,確定可實施的實訓項目及注意事項。
2019-06-07,對實訓項目的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進行驗證。并將出現的問題及時與行業企業專家和設備供應方相關技術專家進行反饋,修正和完善實訓項目內容,并編制實訓指導教材。
對照操作標準,分別對確定的實訓項目進行實操練習,并采用煙感、溫感測試儀模擬火災發生時,設備的聯動控制過程,驗證其功能[6]。在實訓項目執行過程中,煙感、溫感探測器給出觸發信號后,警報裝置發出報警聲音的音量較高,容易影響周圍教室的上課進程,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亂。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對警報裝置的報警聲音信號進行了降音與屏蔽處理。
2019-09—2019-12,將可實施的實訓項目應用于本院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17級學生的FAS課程實驗實踐教學中。由于實訓設備數量有限,為提高課堂效率和設備利用率,將班級學生分為4個小組,分別進行不同的實訓項目,并依次輪換,直到各組完成所有項目。最后,對各組學生在實訓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點評,用于指導理論教學。此外,在項目實施中,將整頓、整理、清潔、清掃、安全、素養6S管理理念貫穿于整個過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學生的行為與習慣,使學生具備FAS崗位所需的基本素養和必備技能。
追蹤了解進入鄭州市軌道公司運營分公司機電中心從事FAS檢修崗的該批次學生的工作情況,聽取企業用人 單位的評價和建議,并以此作為參照,查找實訓項目內容中不合適的地方和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修正與完善實訓項目 內容。
該項目的實施運作一旦成熟后,其成果可以進一步共享與擴展,用來承擔地鐵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及相關行業的社會培訓工作,提升本院乃至本校的社會影響力。
通過對畢業生和用人企業的走訪調查,發現該實訓項目的開展與實施,對學生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專業實操技能的掌握都大有裨益,并且有效縮短了學生崗前工作的培訓和適應時間,得到了用人企業的認可與贊同。但同時,也存在如下問題。
雖然將企業的6S管理標準引入到了實訓室管理體制中,但學生進行實驗實訓的時間非常有限,加之學生本身沒有什么工作經歷,缺少職業素養意識,單憑在幾天的實驗實訓中灌輸和強化,想快速將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到較高水平,是比較困難的。所以,不僅要將企業的6S管理標準和其他一些有助于提升學生職業意識與職業素養的標準引入到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當中,更應該在日常的理論教學環節引入這些管理標準和管理制度,使學習工作化,使管理常態化。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由于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地位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其對相關設備的專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般采用國外進口設備,而不同廠商制造的城軌機電設備所采用的操作系統、應用界面和操作習慣也有很大差異。雖然筆者們的城軌環控綜合實訓基地高度模擬還原地鐵車站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但考慮到實訓室場地、建設經費、功率容量等因素,筆者們配備的是能夠滿足日常教學使用的國產城軌機電設備,在使用操作過程中,和國外的進口設備會存在操作系統和操作習慣的差異性,導致對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后續要結合用人企業的需求和建議,合理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與授課計劃,有側重和針對性地增加開設相應的計算機方面相關課程。
該項目從調研、開展、實施到評價,各環節緊密相扣,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并可根據行業企業對用人需要的改變而不斷調整和完善。在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充分發揮了校企合作平臺的優勢,得到了地方行業和企業相關專家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促進了校企的深度融合,也為本院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利借鑒。
[1]蔣薇.高職軌道交通技術專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113-114.
[2]齊曉華,魏冠義.城軌車站環控綜合實訓室建設方案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7):90-91.
[3]劉海娥,戴明宏.高職城軌機電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研究——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46-47,57.
[4]楊輝.城市軌道交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檢修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5]齊曉華,魏冠義.基于職業素養的高職城軌機電專業實訓室“6S”管理模式研究——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74-76,85.
[6]楊辰飛,齊曉華,呂蒙.防火卷簾聯動控制設計[J].工業控制計算機,2020(9):145-146,150.
TP23;G71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8.060
2095-6835(2021)08-0148-03
楊辰飛(1988—),男,河南開封人,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從事安全智能群集系統的研究與城市軌道交通FAS系統相關的教科研工作。齊曉華(1980—),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從事FAS系統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呂蒙(1991—),男,河南泌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機械電子工程技術與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教科研工作。
*課題:基于城軌機電FAS崗作業標準的實訓項目研究(編號:2019JG054)
〔編輯: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