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赤
新媒體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新聞媒體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理論實踐空間,也給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艱巨的工作任務。作為新聞記者不僅要肩負起自己的工作責任,完全理解和掌握新聞理論知識,更要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任何需要完成的工作都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持,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入門的必須條件和提升能力的關鍵。對于新聞工作來說也是一樣,新聞工作者完成工作任務離不開新聞理論基礎知識的支持。
作為新聞工作者,首先需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明確新聞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運用,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從而在工作中獲得成功的經驗。
其次,理性的思考也非常重要,通過思考可以明確工作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新聞實踐水平,并且找出提升新聞工作能力的關鍵。
最后,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新聞實踐工作進行具體指導。
新聞記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來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務。作為新聞媒體工作人員,要了解民生、尊重民意,知道大眾關注的內容,還要明確大眾喜歡什么樣的形式。
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與大眾進行交流與溝通,并且通過有效的溝通運用所學的新聞理論知識激發出新聞靈感。在與大眾溝通的過程中,語言能夠碰撞出精彩的新聞信息,從而幫助記者采寫大眾想要的新聞,出色完成新聞實踐任務。
當前的新聞工作中,很多記者思維不夠靈活,導致不能完成新聞傳播任務。新聞工作人員往往都是按照部門領導下達的任務去執行,按領導要求去采訪,這樣的工作方式不夠靈活,在工作中缺乏創新。新聞工作者一般都具備一定的新聞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將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一部分新聞從業人員缺乏積極探索的精神,欠缺靈活的思維,導致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新聞實踐能力遇阻。
大家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人員缺少實踐行動,讓很多有價值的新聞素材沒有被有效挖掘出來,這些信息未能全方位呈現在大眾眼前,理論知識沒有起到指導性作用。
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新聞工作者具備創新的思維。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工作者應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重塑思維模式。新聞工作者要具備網絡思維,明確互聯網對自身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勇于創新并有效利用互聯網開展新聞工作。新聞媒體要及時捕捉到網民發布的有價值的信息,并第一時間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還原新聞真相,通過專業的新聞傳播手段對事件進行追蹤報道。因此,新聞工作者要轉變傳統的工作思維,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新聞傳播工作中。
新聞實踐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工作環境的影響和不斷學習,新媒體時代大環境給新聞從業人員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調動新聞工作者改革創新的主動性。新聞理論知識是工作基礎,新聞工作者的實踐能力是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的階梯。只有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借助豐富的實踐機會,才能幫助新聞工作者的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新聞行業可為新聞工作者提供利于創新的工作環境,幫助新聞工作者在環境的影響下勇于改革,在改革中獲取經驗,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運用基礎理論知識彌補短板,增強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責任感與職業自豪感,從而激發其主觀能動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聞理論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加以思考、凝練與構建。對新聞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傳統的新聞傳播學范疇理論、范式以及相應的一些核心概念在內涵的解釋方面對現實的把握力、解釋力、分析力都已經有很大的降解,甚至有些概念可能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一些新的、有影響力的概念要繼續補充進來。新聞工作者要在新時代環境下培養自身對不同媒介屬性的專業識別能力,在各種輿論環境下的糾偏能力,以及核準事實、公共敘事的專業能力。對新聞理論的掌握和學習要與國家戰略緊密相連,重視“家國情懷”,加強現代科技意識,將自己打造成全媒型人才。
新聞理論水平決定了新聞傳播者專業的底色和職業傳媒人的高度、溫度、強度。而新聞理論與新聞實踐是相輔相成的,新聞實踐產生和發展新聞理論,新聞理論又反過來指導和推動新聞實踐。
夯實新聞理論有助于提升新聞實踐能力,新聞工作者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新聞理論知識,并將其靈活運用到工作中,從而出色地完成新聞工作。新聞工作者要運用好理論知識,既要具有高度政治敏感和新聞敏感、較強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又深諳新聞傳播規律,具備政治學、公共關系學、社會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還要具有良好應變、表達和溝通能力,做到講政治、懂政策、知情況、會寫作、敢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