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宇
新媒體背景下,充分調動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主觀能動性,提高高校黨組織凝聚力,并增強其戰斗力,形成新的教育和管理載體,使黨建與思政工作更加深入、廣泛。新媒體優勢多樣,比如便捷、廣泛參與等,加強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有利于培養高校學生正確“三觀”,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與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
近年來大量新媒體應運而生,全力推進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為其搭建越來越多的平臺。在以往高校黨支部活動過程中,通常采取授課方式或講座方式,不僅形式單一,而且內容缺乏趣味性,當代高校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而單一的高校黨組織活動無法有效吸引學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結束活動之后學生并沒有產生深刻感受。在網絡多媒體不斷普及的過程中,高校學生網絡黨建工作不斷加劇,呈現出白熱化趨勢,多樣化網絡黨建平臺大量涌現,通過運用網絡黨建有效載體,促使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進入新時期。
①創建高校黨建抖音號。高校學生黨建抖音號可以密切聯系黨委中心工作,實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三觀”,貫徹落實先進理念,展現多樣化內容,比如黨的最新規章制度等。基于抖音平臺,便于黨委領導利用網絡同學生交流、討論,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通過發揮黨建抖音號功能與作用,促進日常黨建工作的開展,為學生提供重要幫助,使其更好地落實積極分子轉正等工作,創設黨員論壇,對熱點問題進行共同探討,針對發展黨員等問題作出細致解答。
②創建高校黨建微信公眾號。為讓大學生群體接受黨的教育,并且進一步拓展黨建信息覆蓋范圍,高校黨支部應該以黨建與思政工作為主題,開設微信公眾號。高校黨組織需要梳理與整合相關資源,獲取關鍵的決策信息,結合現階段國內外形勢,適當發布黨建與思政教育文章,從而讓高校學生掌握實時動態,及時了解黨政新策,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貫徹落實黨的方針等,培養高校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幫助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
③創建高校黨建微信群。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在此背景下應日益提高對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實際開展工作時充分應用便捷的交流工具。這已經是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進行學習與交流的一種新手段。創建黨建微信群,將高校學生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等納入其中,從而及時、準確掌握他們的思政狀況,并利用在線方式為他們解答關注度高的問題。
相較于傳統的黨組織生活方式,網絡多媒體組織生活存在較大差異,與時代發展更加契合,能夠充分滿足高校學生需求,創設相對寬松、個性的空間。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有效緩解教師和學生面對面溝通的尷尬,確保黨務信息公開的時效性,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該學習方式不受時間與地點的約束,一方面幫助高校學生有效解決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問題,另一方面運用現在流行的方式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形成良好教育文化以及健康網絡文化,以高校學生黨員為對象,創設文明的成長環境。
將新媒體作為創新載體,開展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在此過程中加強對多種宣傳平臺的應用,比如黨建微信公眾號、黨建微信群等,呈現黨組織工作取得的成果,展示出它的工作思路與亮點,并展現出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運用一系列方式,比如網絡調查問卷等,使高校學生黨群活動更加便捷、多樣,積極展現自身良好形象,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優勢,主要包括高效率、高透明度等,高效宣傳黨組織思想動態及黨建精神。在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中,新媒體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其有效宣傳平臺。
將新媒體作為創新載體,在開展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楚了解與掌握工作目標,兼顧大局,合理配置資源,加強彼此協作,采取逐級管理方式。每一項黨建工作都需要將為人民服務作為終極目標,統籌全局,在促進經濟建設的同時促進精神文明發展,以高校學生為對象,不斷提高他們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網絡信息化業務水平,構建系統、完善的網絡黨建工作體系,確保其中心明確、具有過硬執行力等。創設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新格局,將此項工作拓展至高校每個角落,為所有學生提供服務,促使該工作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
將新媒體作為創新載體,在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中,提出多項要求,主要包括工作形式多樣、工作內容新穎等,縮短不同新媒體之間的距離,加強彼此之間的融合,完善新媒體形式,有效管控新媒體主陣地,保證多媒體信息的新穎性。針對多媒體管理人員,強化其職責,基于多媒體背景提高黨建時效性及可行性,不斷拓展新媒體,使其成為黨建主陣地,便于黨群工作溝通、處理問題等。
綜上所述,隨著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開展,促使黨建與思政工作進入新時期,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多媒體的功能與作用,從而強化黨建時效性及多樣性,健全黨建與思政工作機制,創設綠色文明的黨建環境,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三觀”,使黨組織起到戰斗壁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