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智杰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新聞媒體的傳播媒介。傳統的紙質媒介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為了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拓展新的業務,不斷融合新渠道進行新聞傳播的轉型。而微信公眾號在紙媒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微信公眾號的研發運用,對拓展新聞傳播的范圍有重要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它的優勢,明確它在新聞傳播中的重要價值,借助它的強大功能為紙媒轉型推波助瀾。
想要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就要全方位了解它的功能以及它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優勢。
微信是目前我國使用人數較多的社交軟件之一,生活、消費、工作及與家人朋友的交流都少不了它。我們需要用微信進行工作交流;平時生活中,用微信來進行無紙化支付,以至于身邊隨處可見二維碼;人們利用微信維系感情,突破了地域造成的阻礙;許多公司也是靠微信來進行客戶維護。微信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所擁有的用戶群體規模是非常龐大的,所以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和紙質傳播的閱讀量是完全不能比擬的。
互聯網的發展,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只需要一臺手機或者電腦,幾秒鐘的時間便可把一篇優質新聞傳送出去,大大提升了新聞傳播的速度。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實時推送最新的新聞,人們可以了解最新的社會熱點,并且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實現了新聞的快速傳播。另外,用戶只要輕點鼠標,就能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且可將優質的新聞內容轉發給自己的好友,實現了新聞的交互傳播,拓展了新聞的傳播途徑。
信息技術的發展,豐富了生活內容,讓信息以全新的形態展示在我們面前。微信公眾平臺是依托互聯網技術而發展的,它呈現的內容沒有紙質媒介那么多局限性,信息不僅是文字形式呈現,還有動畫形式、音頻形式等,在內容排版上也不再中規中矩,插畫、動畫等都可以鑲嵌在內容中,讓新聞看起來不再那么單調無趣,大大提高了人們的閱讀興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正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大量的信息通過各種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大家獲取信息的渠道也不盡相同,可根據自己的喜好篩選新聞的內容。傳統新聞主要通過報紙、期刊等媒介進行傳播,其文章篇幅有限,而微信公眾平臺則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采用動畫、音頻等形式傳播新聞內容,也可以整合圖片、文字來豐富新聞形式。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多媒體技術,讓人們的閱讀方式變得更多元化,用戶能擁有更豐富的體驗,閱讀變得更有質感。
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新聞是具有較強時效性的,能實時推送最新發生的新聞。它具有新聞推送提醒功能,當發生最新新聞事件的時候,它就會發送信息給用戶,提醒用戶第一時間觀看,讓用戶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許多紙媒已經注冊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推廣自己的品牌,與用戶進行互動,加強微信公眾號的推廣,進而增強新聞內容的傳播效果。
新聞的特性主要是實時性和真實性。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及時發布新聞內容,最重要的是了解閱讀者的想法,正確引導輿論。微信公眾平臺有評論的功能,可以讓發布者了解用戶的反饋意見,增加和大眾的溝通與互動,在回復公眾的疑問后,掌握公眾喜歡瀏覽的新聞類型,在以后的新聞發布中,可以多選擇類似新聞,以吸引更多用戶,拓展品牌效應。
紙質傳媒的轉型是必須的,不然面對社會的高速發展,是很難繼續生存下去的。
微信公眾平臺的操作,需要新媒體人才。它是一種新型的傳播工具,需要有相關技能的人進行運營。它對工作人員自身的能力水平、專業素質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媒體單位要加強培訓,讓工作人員學會微信公眾號的操作流程、文章的編輯技巧及新聞推送方法,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媒體單位如果想引入新鮮血液,也可以招聘這方面的高級人才,為公眾號推廣運營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也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考核,考察公眾號粉絲、評論的人數及訂閱量等。要有目的地制定考核標準,才能讓人員轉型更順利。
引進新的傳播媒介,并不代表我們要完全摒棄原來的傳播形式,而應該將新舊媒體結合,創新傳播形式。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吸引大量用戶,將這群用戶留下,發展成線下傳媒的用戶。比如紙媒可以將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印在期刊或報紙上,開展掃一掃領紅包、送流量等活動,吸引人們購買紙質媒介,同時也密切了平臺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只有新舊傳媒有機融合,才能實現雙贏。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媒體融合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采用低成本、便捷的傳播方式會是越來越多媒體的選擇。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等新的傳播媒介將新聞傳播出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