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蕭寒
(崇左市消防救援支隊,廣西崇左 532200)
盡管當前社會物質水平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民群眾對于火災的防范意識并沒有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提高,一些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火災往往都是一些小事引起的,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說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必須加強基層消防部門的火災救援工作,并提出提高滅火救援時效性的相關方法,能夠有效確保工作的順利實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城市的建筑物不斷增加,而且建筑物的樓層也變得越來越高,給基層火災救援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僅救援難度大幅度增加,還嚴重影響了各個建筑物之間的安全。在目前的社會發展的環境下,建筑物之間的區別也有很大不同,像建筑之間的結構、材料、布局等都會給火災救援工作帶來影響,而且這些影響因素經常會出現難以預料的突發事故。比如在火災救援過程中,有化學實驗室牽連到其中,并導致化學實驗室里面的有毒氣體擴散,這樣不僅會影響整個火災救援工作,還會威脅到基層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另外由于基層火災救援的特殊性,消防隊員面對的救援對象也存在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在開展火災救援工作的過程中,導致傳統的救援方式無法實現高效救援,一些難以預測和突發問題都是阻礙火災救援工作的重要因素,而且復雜多樣的救援對象,不僅無法開展有針對性的救援工作,還極大地降低了救援的效率,從而導致整體的救援工作用時過長或救援不及時等問題。
基層消防隊員在進行火災救援工作的過長中,許多消防隊員都體現出了勇于奉獻的精神,雖然說這種精神十分可貴,但是并不能保證每一個消防隊員都可以在基層火災消防救援工作中保證自身的生命安全,經常會因為一些安全意識問題造成不必要的犧牲。所以說作為基層的消防中隊,必須將安全意識充分融入到火災救援工作中,這樣不僅能保證基層消防隊員的人身安全,還能提高火災救援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消防隊伍必須不斷地進行消防演練和消防培訓,幫助每一名消防隊員落實安全意識,這也是保證每一名消防隊員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同時也能有效避免基層火災消防救援過程中,消防隊員安全意識不足盲目救援事件的發生。
在進行滅火救援的過程中,完善的救援裝備是保護消防工作人員與火災內部人員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進行火災救援的過程中,消防員的救援裝備配備不足,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各種問題,嚴重制約著火災救援工作的開展,不利于救援工作的高效開展。
在開展防火工作時,由于相關部門沒有加強對救援工作的重視,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導致火災撲救工作不及時,最終延誤救災工作。所以,在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立足于火情發生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措施,并依據既定的工作規則和方法來進行火險撲救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制度,導致在基層防火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無法根據章程來進行滅火救援,救援的盲目性和滯后性最終體現出來,容易給消防人員帶來生命安全威脅。
在現階段的基層火災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看出消防員在火災撲救時缺乏科學全面的裝備支持。尤其是在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消防人員的裝備模式化、陳舊老化現象普遍存在,導致消防員無法在火災救援過程中對裝備進行高效利用。而陳舊落后的裝備技術,也給消防救援工作帶來弊端。在這一背景條件之下,為了進一步提升消防員面對火災險情的戰斗力,加快搶險救援速度,把握好救援的黃金時間,就需要對當前裝備進行升級換代,更換技術含量更高、手段更先進的技術設備,有效維護消防員的人身安全,確保消防員在投入救援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先進設施,及時撲滅明火,有效控制火情[1]。
在傳統的消防演練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消防員沒有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產生消極怠工的行為和態度,對于演練工作不認真,沒有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演習中來,導致在實際的火災救援現場,出現嚴重的能力不足情況。既無法有效控制火情,甚至也會對自身的人身安全造成極大危害。在這一前提下,消防救援隊伍在展開消防演練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強化對消防員的責任意識培養,幫助消防員正確看待各項演練工作,并激勵消防員投入個人最大的努力到各項消防演練項目中來。除此以外,消防救援隊伍在布置演練現場時,應該盡可能將演習現場與傳統的火情現場保持一致,提升演練的實際作用,確保消防員可以從每一次消防演習的過程中,切實加強實踐,提升救援能力,在真實的模擬現場開展高效救援演練工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不斷精進個人的技術水平[2]。
心理素質對于每一位消防員而言,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作為火災搶險救援的重要參與者,消防員本身面臨的環境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由于每一次火災發生的原因不同,產生的結果不同,當下火災的狀態也各不一樣。因此當消防員進入到火災現場時,首先需要保持個人心態的穩定,在慌亂無序的現場臨危不懼,迅速制定計劃方案,采取正確的方式推進救援工作。消防隊員在日常的訓練中,上級部門和主管單位要進一步提升對消防隊員的綜合素質,使消防隊員在投入戰斗的過程中具有大無畏的精神,保持靈敏的嗅覺,切實提升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只有當消防員的心理素質過硬時,才可以在災害現場迅速謀劃、科學施策、化險為夷。
部分消防救援人員本身心理素質相對薄弱,參加的消防救援工作次數較少,因此實際經驗相對缺乏。對于這些消防人員而言,其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無法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也缺乏在真實的救援場景中的實際應用,因此在面對火情問題時,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策略,應變能力相對薄弱。對于這些消防員而言,需要進一步提升其火災救援的戰斗力,在日?;馂木仍柧氀菥毠ぷ鏖_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和主管單位需要逐步提升對消防人員的專業素養的培養,采取理論學習和實際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并邀請消防領域的專家學者前來開展講座,開展常態化演習,使每一位消防員的專業知識更加全面,從而能夠以更加專業的態度面對消防救援工作,也為基層消防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培養良好的后備力量[3]。
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火災的重視和防范,出臺完善的火災防范相應體系,為基層安全發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通過搭建完善體系,能夠有效提升人們的思想認知,切實提升基層消防救援隊伍戰斗力,促進基層和諧穩定發展。完善的制度體系不僅對于實際救援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也是日常演練和訓練常態化進行的基礎之所在,相關部門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需要明確不同制度的針對方面以及其在消防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發揮的實際作用,并根據當下火災發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諸多案例,來對體系進行進一步完善,使各項制度同步發展,用制度促進訓練工作的開展,確保社會的穩定和安全。
在當前物質經濟不斷發展的前提之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日常生活便捷程度不斷提升,同時火災隱患也顯著增多,而社會的發展也對火災救援工作的展開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消防管理部門,應當重視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提高工作質量,提升基層消防救援工作的戰斗力,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