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
(大同市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山西大同 037000)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供給,能源問題一直是我國乃至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近年來,自然資源逐漸短缺為了社會的發展,我國需要密切關注能源的現狀和發展狀況,尋找替代能源成為我國密切關注的話題。隨著天然石油的日漸枯竭,煤炭以及煤化工行業逐漸得到認可,煤化工行業將煤炭通過氣化、液化、干餾、焦油加工等方式生產出各類氣體燃料、人造石油以及化學產品。煤化工產品因其價格低廉、供應穩定的特點逐漸得到大眾的認可,但是目前煤化工產業技術尚未成熟,行業內部依舊存在許多危險因素,消防缺乏、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毒氣危害等都是煤化工行業尚未解決的隱患。火災是煤化工行業最致命的危險,火災一旦發生,煤粉、氣體燃料、石油這些煤化工行業引以為傲的產物就會反過來對煤化工企業產生危害,所以,明確煤化工行業火災危險特點、解決消防安全隱患是煤化工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煤化工是將煤炭氣化、液化、焦油加工轉化成燃料和化工產品的過程。煤化工可以分為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新型煤化工更加注重煤的清潔、高效作用,通過不同的技術加工不同煤種,充分利用煤炭資源,減少污染排放。傳統煤化工合成產品目前因其產量過剩、污染重、資源利用率低等缺點,目前已經被國家淘汰。
當前煤化工產業過剩,許多煤化工技術還未完善就投入使用,導致大量煤炭資源浪費,煤化工項目中產生的大量有益廢料也未得到利用,大多被儲存至堆灰場,加重了大氣污染和土地污染。目前濃鹽水處理回收技術還未完善,廢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部分不良廠家未經處理將廢水排放到河中,導致河流污染嚴重,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煤化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也是目前產業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當前煤化工行業缺乏系統性統籌規劃,產業過多且分布集中,大多分布在我國黃河中上游部位,導致當地煤炭資源分配不均、水資源過度浪費。煤化工需要大量的水源,但我國煤炭資源與水資源反向分布,煤炭資源主要位于黃河中上游,水資源主要位于黃河下游,黃河中上游水資源過少、需求量過大,過度的消耗水資源導致黃河中上游水土大量流失、土地荒漠化、鹽漬化,嚴重影響當地水文地質[1]。
煤化工行業是火災易發場地,但目前煤化工行業內部仍存在許多消防隱患。一方面,煤化工消防指標及裝置分類指標尚未完善。煤化工行業以制造氣體、固體燃料為主,目前氣體裝置分類、煤化工消防裝置沒有相應的規范標準,大多工廠只通過自身經驗以及產品特點進行裝備,使得工廠消防裝置、氣體裝置裝備不當,火災襲來無法滅火,引發氣體、固體火災。另一方面,高層建筑火災消防落實未到位。煤化工生產過程中,設備框架高達五十米,高壓水槍滅火必須有足夠壓力才能實現供水滅火,目前消防裝置只通過區域化的方式進行供水,一旦高壓水箱里的水供應不足、壓力不足就很難達到滅火需求,對火災救援行動造成阻礙。最后,煤化工企業內部人員應急能力較弱沒有長期的火災事故救援經驗。滅火消防設備不足、燃料裝置不牢固導致火災在短時間內就會變大,火焰與燃料、碳粉相遇,工人的逃生時間就會急劇縮短,如果日常消防演練次數過少,沒有及時的消防常備設施難,災難來臨時,逃生路線不明、火災注意事項不明,工作人員很難沖出火焰的包圍,就會造成逃生人員惶恐,造成更多的人員傷亡。
煤化工行業制造化學用品多通過碳粉,碳粉揮發性強,易燃燒,火災的溫度會使空氣中的碳粉加速集聚,碳粉與高溫接觸會加速燃燒,化工廠裝置多以露天或者半露天的模式,風會將火焰及燃燒的碳粉吹向別的地方,加速火焰的蔓延,使得火勢發展迅猛。
煤化工行業以生產固體、氣體燃料為主,目前不規范的燃料裝置并不能阻止火災的侵蝕,一旦裝置被破壞,在助燃劑以及空氣中彌漫的碳粉及甲醛等化學氣體的作用下,就會發生爆炸性火災,爆炸會造成設備、裝置、管線移位破損,繼而造成連環爆炸[2]。
火災類型不同,施救方法也不同,帶電火災、油鍋火災、油漆火災、高壓電氣裝置火災、硫酸硝酸鹽酸火災等不能用水祛除,只能選擇其他消防辦法施救[3]。煤化工企業火災不僅會有固體、氣體火災、還會繼發帶電失火、高壓電裝置火災等,不同種類火災施救方案也不同,火情較為復雜,施救困難。
加快國家出臺煤化工火災相關法律制度及規范標準的步伐。建議相關部門制定煤化工裝置設備指標規范,加快實現化工廠設備規范化,明確設備指標、國家相關部門定期檢查工廠設備,懲處設備檢查不合格的工廠,工廠檢查時設備多次出現問題的工廠實行查封,嚴格執行煤化工設備標準。制定規范消防建筑設計,在工廠中增加多個消防通道及滅火器等便利消防設備,多次開展滅火器使用以及消防逃生講解課程。在消防設計準則出臺前,企業根據煤化工火災危險特點,充分考慮工廠地址選擇、消防設計標準、設備裝置等問題,設置通風供水口、防火分隔等,設置多部門多逃生通道口,增加火災逃生存活率[4-5]。
明確企業安全直接負責人,增強安全負責人的主體作用,提高企業防火安全意識,加強領導層以及員工層的消防管理,增強企業風險意識。日常生活中定期與當地消防部門合作,開展消防演練,組織滅火演習,訓練后消防員講解火災自我保護方法及注意事項,加強員工對火災的警惕心。工廠建造過程中,選擇非燃燒型材料并建立消防栓系統,火災降臨時進行自主供水消防,降低火災危險程度[6]。當地消防部門進行爆炸性火災講解及演練,增強消防員對于爆炸性火災救治的經驗,防止火災過程中經驗不足。消防部門配備泡沫、干粉型滅火裝置,當高壓水箱的壓力及水源不能供給時,使用泡沫型滅火裝置,為救援提供第二方案。
當地消防部門定期檢查煤化工企業消防設施狀況,對區域內的煤化工工廠做好調查工作,評估風險狀況,并且針對當前工廠以及消防部門的消防能力制定多個滅火預備方案。消防部門根據方案反復進行論證和演練。煤化工工廠員工進行逃生訓練以及救援練習,增強員工的自我逃生能力。
隨著新型煤化工產業的持續發展,產業相關模范標準出現,制約產業發展的新興技術將會獲得關鍵突破,煤化工產業將由宏觀晉級標準模式轉向規模化行業發展層次。健全并完善當代煤化工行業消防安全標準體系,促進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對實現企業模范化、規模化具有跨時代意義。本文通過講解煤化工工藝的制作引出產業所造成的環境危機,發掘企業內部存留消防問題,通過歸納火災特點,闡釋煤化工行業面臨的火災預防問題,進一步提出對現代消防火災防控的建議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