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媛媛
(中石化安徽銅陵石油分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投資管理、成本控制、營銷管理、資金運作等重大事項做出決策時,從財務的角度對企業進行客觀評價,這種評價就是一般意義上的財務分析。通過分析,使決策者了解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掌握現在的財務狀況,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實現對企業的積極有效管理。因此,企業不僅要定期開展全面的財務分析,還要進行財務專題分析。
通過財務分析,不僅能夠把握經營活動的結果,檢查財務計劃執行情況,評價經營目標的實現程度,值得借鑒的經驗或教訓,而且能分清各部門、各單位的工作成果及其對財務計劃執行情況和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劃清經濟責任,并據此進行考核獎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經受著優勝劣汰的挑戰。為了謀生存、求發展,企業必須清楚的了解自己。開展財務分析,不僅能對企業現有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進行評價,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分析,研究分析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到影響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從而在公司決策支持、資源保障、風險防范和價值創造等方面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如日常經營分析主要分析實際完成與企業目標的偏離情況,總結分析對企業當期的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進行的全面分析。預測分析是要弄清企業的發展前景。檢查分析一般是進行有關專題的分析研究。
分析目標明確之后,要根據分析量的大小、分析問題的難度,制訂出分析方案,是全面分析還是重點分析,是協作進行還是分工負責,要列出分析項目,安排工作進度,確定完成內容、完成標準與完成時間。
分析方案確定后,根據分析任務,收集分析所需數據資料。信息收集可通過查找資料、專題調研、座談會或有關會議等多種渠道來完成。
如發現資料、數據不真實、不全面的問題,可進一步查對,尋求真實情況。
根據分析目標和內容,評價所收集的資料,尋找數據間的因果關系;聯系企業客觀環境情況,解釋形成現狀的原因,揭示經營成績和不足,揭示存在的問題;提出分析意見,探討改進辦法與途徑。
1.盡可能地收集所需資料,掌握真實情況。
2.指標對比,綜合判斷。要通過指標對比、指標綜合,查找短板和薄弱點,分析問題,揭露矛盾。
3.點面結合,抓住重點。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往往一兩個指標不能說明問題,既要對指標本身的數值進行分析解釋,又要對該指標數值對其他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做出解釋。要通過一個指標的變化,追溯到其他指標的變化,要通過分析,抓住關鍵和本質。
4.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在定量分析的同時,要做出定性判斷,在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和判斷。
5.靜態與動態相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要注意數值的時間性,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在當前情況下的可能結果。不結合具體的發展變化實際情況,就不可能提出建設性的分析意見。
做好企業的財務分析對于企業的生存非常重要。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決策者和管理人員很少依靠財務信息,財務分析報告得不到重視,也得不到其他部門的認可和配合。財務分析崗多為兼職,未根據企業實際需要設置專門的分析崗位。財務分析報告也是停留于形式上,僅僅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分析,沒能分析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更沒有重視財務分析結果的應用,以及財務分析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預測和指導,導致財務分析結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一些財務分析人員在做財務分析時,僅僅按照比率來進行分析,只作實際完成與預算的比較和同環比分析,缺少如敏感度分析、長期趨勢分析、因素分析、對標分析等較為靈活、前瞻性較強的分析,根本無法真正的分析出企業層面的實際情況。由于財務分析方法的單一性,報表數據的局限性和引用數據的片面性,造成了財務分析指標常常是重“量”而忽視“質”,難以準確地揭示企業運營狀況。另外,這些常規分析方法均是對過去靜態的生產經營狀況的反映,不能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動態信息,得出的分析結論不夠全面。
一是立足點不清,把報告寫成匯報。部分企業把財務分析演變成下級對上級的匯報,分析報告完全變味。分析問題變成尋找客觀理由,解決問題變成推諉責任。二是就數字論數字,沒能重點揭示根本性的問題。財務分析只是簡單的數據羅列,沒有挖掘業務層面的原因,找出企業最突出、最根本的問題。三是問題與對應解決方案不能呼應。少數企業財務分析揭示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不相對應,做出的財務分析必然會與業務實質兩張皮。四是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一些企業的財務分析不能做到量化,只是寬泛地講原因,致使分析結果的可信度降低。五是改進方案表述不清晰,改進措施空泛。對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不清楚,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思路。
財務分析是一項專業性及綜合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財務分析人員既要掌握現代會計、財務、稅法、金融、財政、計算機理論和技術,又要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和良好的品行,還要具有和企業經營部門等溝通的能力。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財務分析人員業務水平不高,使財務分析工作不能發揮全部的作用,失去了財務分析的意義。有些企業的財務分析人員紛繁復雜,他們來自各個領域、各個專業,財務知識體系更新不夠、溝通協調能力不足、缺乏全面的綜合素質。
一是要擯棄重核算,輕分析;重結果,輕原因的管理方式。二是企業應設立專職財務分析崗位,由專人負責財務分析工作。保證企業財務分析數據的真實性、系統性和連貫性,加強財務管理與生產經營管理的結合,讓財務人員真正參與到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中,使財務分析結果真正成為管理層制定經營決策的基礎。三是要給財務分析人員提任務、壓擔子,組織開展常規性的財務效益分析、指標對標分析;參與營銷、投資等業務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積極開展對經營管理決策有參考價值的專項分析等。四是讓財務分析人員參與到公司的經營分析例會、業務研討等重要會議中來,使財務分析人員能及時、有效掌握企業經營發展動向。組織、協調好單位內部各項資源,使財務人員在分析工作中得到足夠的支持。
1.在綜合運用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標上下功夫。在財務分析中,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標具有不同的作用,綜合運用各種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標可以使分析更全面、更科學、更準確,從而提升財務分析的質量。因此,財務分析要全面涵蓋比較分析法、敏感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通過加強對各種分析方法的綜合使用,更為有效地發現影響數據變動的根本性因素,采取應對措施。如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在定量分析的同時,要做出定性判斷。在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和判斷。靜態與動態相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企業要注意數值的時間性,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在當前情況下的可能結果,結合具體的實際發展變化情況,提出建設性的分析意見。
2.在提升財務分析質量上下功夫。一是要在分析方案上下功夫。分析方案和提綱是財務分析工作的指導,方案的好壞直接影響財務分析工作的質量,企業要根據分析量的大小、分析問題的難度,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分析方案。二是要在分析質量上下功夫。在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要善于抓重點,要圍繞目標,對影響管理和效益的關鍵問題,分析深、分析透。三是要在分析報告上下功夫,財務分析報告是財務分析工作結果和質量的重要反映,要認真做好財務分析結果和問題的提煉工作,要講得清、寫得明。重點是要將數據分析和業務分析緊密結合。
3.實現業財融合在溝通上下功夫。財務分析以財務為主,但涉及企業方方面面,任何重要的、有價值的信息,都需要在財務分析報告中體現,需要企業主要領導統籌協調各方面資源,加強部門工作協同,以財務數據為起點,對分析出的問題層層穿透,找準管理薄弱點,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從財務角度,需要深入業務流程,加強業務的全過程管理,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專業優勢,從預算、實際運營、效益分析評價等環節全方位進行動態跟蹤,使資源得到高效配置。
4.在實際應用上下功夫。在實際經營管理中,財務分析能否有效利用,財務分析中發現的問題能否進行責任落實和認真改進,對分析中總結出來的好的成績能否進行獎勵,也是影響財務分析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企業要通過充分發揮好分析材料的作用和價值,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同時要規范分析底稿、分析報告、問題整改等財務分析程序,強化分析成果的運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支持決策,實現引領價值,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提高財務分析人員準入門檻。要求財務分析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包含會計、稅務、法律、營銷等方面知識。優先選用文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員從事財務分析崗位。二是要改變以往單兵作戰的狀況,整合財務分析人員力量,集中做深做優專項分析項目。以戰帶培,在實踐中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工作能力。三是解決怎么入手的問題。一方面要了解分析的背景和目的,要關心企業所需,關心職能部門所需;另一方面具體項目要多研究制度的分析方案,從指標分析入手。四是加強督導和幫扶力度,對財務分析工作開展難度大的單位,財務分析效果不突出或財務分析工作未發揮作用的單位要加強督導,對財務分析人員加強專業幫扶。通過培訓和實踐,財務分析人員專業能力仍不能勝任分析工作的,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另外注重發揮業務專業人員的分析能力,包括財務部門其他相關專業主管和業務科室的專業骨干,邀請他們參與到財務分析工作中來。
作為財務人員或專業財務分析人員,一方面要及時準確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業務,另一方面必須深刻理解管理層對于財務分析的需求及其要達成的目標。財務分析人員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將掌握的業務上的信息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轉化為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揭示出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這才是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財務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