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穎 劉 丹 陳 超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信息需求方面有了更多要求,并且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所增加,獲得信息的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
在這種形勢背景下,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了,必須改變傳統的工作觀念和工作模式,制作更豐富的新聞內容。
電視新聞媒體是信息行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新媒體的區別在于信息制作及傳播方式上有差異。當下互聯網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新媒體中,使信息傳播的渠道和方式更多元化,而且呈現出很大的便捷性,人們獲取信息更加高效和方便。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想要繼續發展,就應改變固有的工作理念和模式。
傳統新聞媒體和新媒體都是為了滿足社會大眾的信息獲取需求。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人們的生活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就需要獲取更高水準的新聞內容。新聞媒體行業必須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以適應觀眾觀看需求的變化。
電視新聞編輯應改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和方式。目前,時事要聞在電視新聞內容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但表現形式比較單一。所以工作人員應該對信息內容進行創新。
另外,工作人員還要提升信息傳播速度,在制作信息的時候對素材進行深度挖掘,確保內容翔實,體現出內容的獨特性。傳統信息內容以文字和圖片為主,今后在制作和加工新聞信息的時候可以融入動畫、圖表等,提高電視新聞內容的可觀賞性,豐富信息內容。
在新聞信息內容的編輯加工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拓展題材廣度。一是在信息中可以融入一些熱門的圖片或視頻來提升內容的直觀性、生動性;二是在選材上要實現內容的多樣化,讓內容更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如果想要采集更多的信息內容,還需要深入到不同的社會群體中,多與群眾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受眾想要獲得的信息種類或內容,這樣工作人員就可以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去收集相關信息,并開展和實施具體的編輯和加工工作,使信息內容更能符合受眾的需要。
電視新聞編輯的基本任務是,根據新聞事實和表達主題的需要,判別取舍素材鏡頭,并按照剪輯法則將它們連接在一起,輔之以制作手段和技巧,把握好新聞的結構、層次和節奏,形成形象化的報道。
電視新聞編輯要有新聞敏感,對那些重大的新聞事件里所蘊含的新思想、新觀念或有典型指導意義的新聞,要及時配以“編后語”和“編者的話”,以加深新聞節目的思想深度。
如果想要實現電視新聞編輯內容多元化的目的,編輯人員就應該積極拓展自己的思路。在制作和加工新聞內容的過程中,編輯人員要發揮自身優勢,將新聞做得更有意義,符合觀眾的口味和需求。這就需要運用形象思維,增強電視新聞內容的可視性、可感性、吸引力,深入了解觀眾群體當下最關心的話題。
另外,在編輯和加工信息的時候,編輯人員要積極引入多樣化元素,讓觀眾感受到新聞是接地氣的,是喜聞樂見的。新聞編輯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還要有足夠的實踐經驗,而且還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編輯出令受眾群體滿意的新聞節目。
為使新聞內容展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就需要在制作內容的時候采用先進的采編技術,讓畫面更加形象直觀,使觀眾容易理解。而且先進的采編技術可以使新聞更加具有藝術性和美感,增強傳播效果。
如果要推動電視新聞行業的快速發展并提高新聞質量,就需要保障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能夠達到電視新聞工作的具體要求。在制作和加工新聞內容的時候,要將自己的創意融入具體工作中去,積極拓展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模式。因此,提高編輯人員的技術能力是很關鍵和重要的。
總而言之,我國社會在快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施設備等被廣泛地應用到了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這就使廣播電視媒體有了飛躍,但同時也面臨更大的挑戰。
廣播電視臺的優勢地位已經逐漸被新媒體所取代,要實現廣播電視媒體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提高對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視度,進一步突出新聞節目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電視新聞編輯應在恪守職業準則的基礎上,不斷解放思想,提升自己的職業敏感度,開拓思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對工作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