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思皓
一些電視新聞節目工作人員的思想,還停留在較為初級的階段,對電視新聞的理解十分淺顯,認為電視只是新聞的載體。
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從觀眾視覺感受出發,讓畫面與語言完美結合起來,增強節目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以滿足觀眾的視覺審美需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電視是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其對聲音、圖像等多種視聽覺符號進行有機整合并傳播出去。在對這些視聽覺符號進行整合時,可以發現其存在一定的規律,通過對規律的把握,能準確地表達出聲畫語言的意義。
從新聞節目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來看,聲音語言和畫面語言是電視新聞的重要核心。
聲音語言主要包括節目解說音、事件背景音、被采訪者語音,也是電視新聞聲音語言的基礎語言。快速、真實、客觀是新聞的特征,電視新聞語言要求準確、通俗、簡潔。新聞聲音語言則要充分體現新聞語言的特點,客觀準確、平實明晰地表達新聞內容,做到穩、正、準,體現權威性。電視新聞聲音語言要在遵循新聞播音規律的基礎上,與鏡頭畫面相協調,做到與畫面的合、貼、諧。
電視新聞的畫面語言包括新聞事件現場錄像、現場環境圖片、屏幕文字以及與事件有關的統計數據等。
傳統觀念認為電視新聞畫面側重紀實,只要求畫面清晰、新聞主體突出、構圖準確就可以了,對畫面的美感沒有過高要求。甚至有觀點認為,新聞鏡頭如果過于完美,則容易被觀眾懷疑為擺拍,從而喪失新聞的真實性。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的拍攝設備越來越先進,拍攝手法越來越多樣,觀眾對于畫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新聞的鏡頭也應該在真實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追求美感。
電視新聞工作者需要正確認識、合理把握不同聲畫語言之間的關系,發揮主體作用,使兩者在內容上既沒有不必要的重復,也不相互脫節,能夠完美融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提高電視新聞宣傳效果的作用。
對電視新聞節目而言,如果只有畫面沒有聲音,觀眾無法知道畫面想表達的東西,無法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會導致觀眾不明所以,失去觀看的興趣;相反,當電視新聞有聲無畫時,電視新聞的觀看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宣傳效果降低。
所以電視新聞節目聲畫語言的組合,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密不可分的關系。
電視新聞聲音語言本身有很強的邏輯性,所以需要以理性思維去思考,不能抹殺其主體性,要保證其完整性,使信息全面進行傳播,讓觀眾能梳理清楚事件的脈絡。
電視新聞畫面語言是新聞圖像的表現形式,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于畫面語言的運用,不是隨意的,要通過豐富的視覺符號(如色彩、線條等),突出表現新聞現象和本質。電視新聞節目聲畫語言的結合必須圍繞同一新聞主題,符合新聞事件發生、發展、變化的邏輯關系。
電視新聞具有獨特的優勢,其宗旨是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讓人民群眾了解國家、社會要聞。電視新聞節目要本著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電視新聞聲畫語言的組合是有規律可循的,都是圍繞同一新聞主題展開的,反映的都是客觀現象。當然,組合規律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開創新思維,總結新經驗,在遵循聲畫語言組合規律的前提下,發揮出兩者結合的優勢,給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使電視新聞的聲畫語言有機結合起來,電視新聞節目工作者需要做到增強政治素養,精練本職業務,努力學習新知識,利用現代編排方式,熟練運用聲畫語言,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挖掘新聞事件的內涵,了解新聞事件的全貌,通過講故事的方法,用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聲畫語言對事件進行表述,將事實和道理傳遞給觀眾,使電視新聞節目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從而達到宣傳效果。
在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創優效果進行評價時,除了要考慮政治導向是否正確外,還要看節目對聲畫語言的運用效果,看其是否做到突出新聞主題,是否體現出新聞事件的具體意義。因為這些方面是相互關聯的,能夠體現新聞節目的綜合傳播效果。所以,提高對電視新聞節目聲畫語言組合的運用技巧,能夠增強電視新聞節目創新創優的效果。
電視新聞節目中聲音和畫面是兩類重要的信息傳遞元素,聲音提供給觀眾聽覺方面的信息,畫面則提供視覺信息。然而兩者并不是簡單地粘貼在一起,這兩大體系必須相輔相成、有機統一才能保證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電視新聞聲音語言與畫面語言的完美結合對電視新聞節目來說十分重要,在運用聲畫語言時,還要注意其與節目整體風格是否匹配。要處理好語調和情緒的起伏,與畫面內容統一、協調。要想使聲音與畫面達到較高的匹配度,對細節的處理一定要到位。電視新聞節目工作人員應該重視受眾對節目的反饋意見,還需要不斷學習研究,不斷探索發現,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