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紅
音樂廣播節目是傳統廣播電臺節目制作與傳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融媒體時代下音樂廣播節目要實現轉型與突破,就必須結合當前音樂廣播節目傳播與推廣的特點,立足于自身的傳播模式與推廣定位,從節目內容、傳播渠道、品牌塑造上來加以優化和創新,融入互聯網思維,結合融媒體時代的用戶需求,打造多元化的音樂傳播與推廣平臺,力求引領音樂廣播節目的新風尚。
就當前音樂廣播節目的傳播與推廣特點來看,大部分是采用欄目化加類型化的傳播模式。在廣播市場,音樂、新聞和交通廣播是三大類廣播頻率,而在這三大類中,能夠采取欄目化加類型化傳播的就是音樂。這種節目傳播形式的主要表現方式為,在早高峰、午間及晚高峰這些特殊時段,推出與聽眾需求相符的音樂欄目,比如汽車音樂廣播、午間休閑音樂欄目、音樂資訊速遞。而在其他時段播出類型化的音樂節目,比如某廣播音樂電臺頻率打造以懷舊音樂為主的類型化廣播,那么在非特殊時段就要統一傳播風格和類型,讓聽眾隨時隨地調到該頻率,所聽到的內容類型基本都是相同的。這種類型化的節目傳播,能夠真正實現隨意性的陪伴式收聽,有助于提升聽眾的接受度和忠誠度,精準定位,固定節目印象,從而提高音樂廣播節目的競爭力。
在進行音樂廣播節目傳播與推廣的過程中,在節目定位和音樂推薦上呈現出經典加流行的特征。音樂廣播節目的傳播與推廣聚焦音樂,而音樂又分為多種門類,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和需求,一般都是推薦一些大眾喜聞樂見的經典音樂和流行音樂。而對民謠、嘻哈等小眾音樂,雖有所涉獵,但是整體呈現范圍并不是很大。在融媒體時代,音樂廣播節目要實現轉型發展,在繼續聚焦經典與流行這兩大音樂類型的同時,也應進行多元化的音樂傳播與嘗試,不斷擴大受眾群體,爭取獲得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在傳統的音樂廣播節目中,主持人與聽眾之間是存在一定互動的,但是互動范圍和互動的深度及廣度是有限的。在傳統的音樂廣播電臺中,一般都有聽眾點歌這個環節,但是長此以往,互動的形式顯得過于單一,也無法真正激發聽眾的參與熱情。因此,融媒體時代下音樂廣播節目的傳播與推廣,應當重點在聽眾互動上加以突破和創新。
其一,音樂廣播電臺必須抓住機遇,聯合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打造全新的音樂廣播節目傳播形態,實現音樂廣播節目的多次傳播。比如某地音樂廣播調頻推出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音樂策劃,其音樂包含非常多的民族元素,為了更好地展現這些民族元素,就可以創設相應的微信公眾號同步進行圖文推送,還可以借助時下正熱的短視頻平臺,配合生動形象的短視頻來進行主題音樂的傳播。其二,音樂廣播電臺要不斷拓展傳播與推廣的載體,不能再單純依靠傳統的車載音箱,而是要結合智能化發展趨勢,推出自身的音樂APP,或者借助現有的蜻蜓FM、荔枝FM、喜馬拉雅FM、網易云電臺等平臺,讓人們能夠借助身邊的各類移動智能終端設備來隨時隨地進行音樂廣播節目的收聽,大大提升聽眾參與節目的便捷性和多樣性。
融媒體時代下音樂廣播節目在進行傳播與推廣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音樂廣播節目及其主持人的品牌魅力,從傳統的大眾傳播過渡到人際傳播,把普通聽眾發展為忠實用戶和粉絲,凸顯融媒體時代的群體性用戶特征。與電視節目不同,廣播節目主要是依靠聲音來與聽眾進行交流,因此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和個人風格是至關重要的。依靠主持人來打造相應的節目品牌,能夠有效提升音樂廣播節目的商業價值,帶動收聽流量。比如,結合主持人的個性特征推出個人專場脫口秀音樂欄目,每周固定時段播出,以音樂流行趨勢和音樂文化為主題來進行脫口秀表演,使品牌節目詼諧幽默,風格突出,適合全年齡段的聽眾收聽。主持人還可以以視頻直播的方式與聽眾進行線上交流,征集脫口秀主題,主持人不再是一個模糊的形象,而是更加生動和立體。
融媒體時代的音樂廣播節目傳播與推廣,還要注重音樂廣播活動形式的創新。音樂廣播節目的宣傳不能單純依靠節目播出,而是要通過多元化的線上與線下活動,實現全民化的互動,不斷提高音樂廣播節目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比如舉辦全民K歌大賽,讓受眾上傳自己的音樂作品,音樂廣播節目制作人篩選優秀作品,在音樂廣播節目中滾動播出,比賽進展等動態信息可以在微信或微博平臺上及時更新、發布。同時還可以發起微信投票,提升廣大聽眾的參與度,增強互動效果。除此之外,音樂廣播節目可以投入一定資金創辦音樂教室,真正發揮自身音樂文化傳播的社會責任,比如設立小桔燈音樂教室,關愛福利院或山區兒童,以音樂廣播節目組的名義為其進行免費的音樂培訓。
融媒體時代的音樂廣播節目想實現轉型發展,在進行傳播與推廣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平臺創新、品牌創新及宣傳活動創新,不斷提升音樂廣播節目傳播的深度和廣度,挖掘傳播價值,切實推動音樂廣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