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慧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重慶 401520)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國家一項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推動長江上中下游地區協調發展和沿江地區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心系長江經濟帶發展,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多次深入長江沿線視察工作,多次對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掌舵領航、把脈定向,也為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深刻論述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意義,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等“5個關系”,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次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一脈相承、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是當前和今后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指引。在思想上要深刻全面認識到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生態環境建設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重要性,要防止克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就是不發展了”、“在追趕發展階段環境代價還是得付”等錯誤認識,不能辯證看待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①要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要摒棄舊觀念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用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
同時也要看到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形式依然嚴峻,流域生態退化嚴重,流域環境風險隱患突出,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甚至還出現一些新的生態環境問題,這也促使我們要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轉變工作思路提高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把長江經濟帶的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優先位置,也是著眼于實現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實現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②實現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必須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要積極探索把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路徑。“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③必須貫徹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新發展理念,推進長江經濟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效穩妥化解舊動能創造新動能,徹底摒棄以投資驅動要素驅動發展的老路,為心動能的培育發展,創造條件提供空間。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實現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要緊盯科技發展新前沿,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生態環境的建設關乎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滿足;關乎國家強盛的未來更關乎美麗中國的建設,所以“在環境保護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也是著眼于實現長江經濟帶和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流域自然資源豐富生態地位特殊,其生態系統關系到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也是對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尊重。因此要實現長江經濟帶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必須首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又由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本身就十分脆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實現長江經濟帶科學、綠色、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關于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以長江經濟帶的生態文明建設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樣本和遵循,為長江經濟帶以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科學路徑,也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