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煉,周 蕊
(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湖北武漢 430000)
農產品是人們一日三餐和生活質量的保證,各種零食飲品以及其他種類的食品都是基于農產品制作而成的。在我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為預防農業生產中各類病蟲害地侵蝕,增強土壤肥沃度和農產品產量,大量農藥被應用到農產品種植當中,這些農藥會殘留在農產品當中,超過一定量就會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破壞人體內部各項機能,甚至帶來功能性損傷。
化學農藥作為一種可以幫助植物快速生長、管控植物病蟲害問題的重要手段,廣泛應用于農產品生產當中,并且目前仍舊缺乏一個能夠真正、全面、高效替代化學農藥來促進植物生長的手段或者方法,這也使得農藥在農業種植中仍舊不可或缺。然而,在使用農藥過程中時,如果方法不恰當、投入劑量過多,這些農藥無法被雨水徹底沖刷,就會殘留在農產品當中,對農產品品質產生影響。當人們食用農藥殘留劑量過多的農產品時,農藥成分會留存在人們體內,長期累積,使人體各項機能和器官功能受到威脅,出現食物中毒或者嚴重疾病。因此,必須加大對農產品當中殘留農藥成分的檢測力度,避免殘留有農藥的農產品流入到市場當中[1]。
色譜是一種準確度很高、分離范圍很廣的檢測方法,它對化合物的結構破壞性較小,適合用于有機分子的分離。質譜具有其他分析方法所無可比擬的靈敏度,并且對未知化合物的結構分析也十分準確。質譜可以和氣相以及液相色譜聯用,具備速度快、分離好、應用廣等特點,可實現多種類農殘精準的定性定量的同時檢測,是有機混合物痕量分析檢測中最好的儀器。近幾年來,由于色譜-質譜聯用等新技術的不斷出現,這種技術已成為現代分析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是現在國內農藥殘留檢測定性定量檢測技術的新方向,在多個標準中均有應用,比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B 23200.113—2018)等標準。
在使用試紙檢測技術來對農藥進行檢測時,需要重點關注幾個步驟。①合理選擇檢測樣品。通常情況下,檢測農產品的樣品選取量為5 g,將其搗碎置于杯具當中。②取適量配制好的緩沖液于樣品中,最佳劑量為10 ml。③把緩沖液與樣品進行振蕩,將其混合之后提取混合液,振蕩時間在2 min左右。隨后利用實驗所需工具把混合液體滴至卡片當中白色藥片表面。③將卡片放置在37 ℃恒溫室內環境下進行反應,時間不小于10 min,之后把卡片對折,讓白色和紅色藥片相互重合,繼續將其放置于恒溫環境當中反應,時間在3 min左右,結束后打開卡片,觀察白色藥品是否出現顏色以及顏色深淺,結合儀器所提供的顏色檢驗標準判斷農藥殘留情況[2]。
膠體金法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主要就是利用金標免疫試劑條進行檢測。工作人員選取食品部分代表性樣品將其剪碎,并加入一些鹽水,之后利用制氧機把樣品徹底打碎成為液態,把金標檢測紙條放入到檢測樣品液中,液面不高于MAX線,停滯5 min之后,觀察紙條情況,如果紙條當中T線和C線同時出現,則表明這一樣品呈現出陰性,藥物殘留量非常少或幾乎沒有,對于人體產生危害程度較低,證明農產品符合可食用標準。而如果T線并沒有出現,則表明這一樣品是陽性,證明農產品當中存在較高農藥。此方法的檢測速度和檢測效率較高,通常樣品從開始檢測到檢測結束只需10 min左右,準確度也相對較高,與色譜檢測方法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且操作較為簡便,檢測人員只需要按照正確步驟進行操作即可完成檢測[3]。不過受到材料限制,這種檢測技術的實際應用范圍較小,只能針對部分類型的農產品使用。
凝膠滲透色譜檢測技術在農產品化學藥物實際殘留量檢測方面也存在一定限制,主要應用于物質分子的大小和分布具有一定規律性的農產品當中。此方法中,需要在檢測前針對農產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凈化和分離農產品樣液中的其他干擾成分,以此為后續進一步檢測提供幫助。通常情況下,在利用這一技術時主要提取脂類以及色素等物質,檢測效果和應用效果相對較好,可提高檢測自動化水平。
分子印跡化學農藥檢測技術主要是從較為復雜的化學基質當中對化合物進行有效識別和捕捉。在檢測農產品當中的農藥殘留時,分子印跡技術可有效吸附樣品當中的農藥殘留成分。現階段,分子印跡技術憑借自身成本較低、理化性質較為穩定以及效果好的特征被人們廣泛應用于三嗪類農藥、有機磷類農藥等農藥物質檢測當中,應用價值較為可觀[4]。
分光光度法中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時,需要關注幾個重點。①樣品選取量要合理。②保證樣品全面破碎之后,再進行下一步。③提前準備好需要的緩沖液,加入到樣品中后要振蕩一定時間。④對振蕩后的混合液體進行過濾,收集過濾液。⑤將樣品轉移至比色皿內部,適當加入一定量的酶與顯色劑,封堵比色皿,使用均勻力度搖晃,保證內部物質混合均勻,之后放置適當時間,添加一定量底物,接著重復搖晃步驟。在所有步驟全部完成之后,可把混合物放入到提前準備好的檢測儀器當中,依據儀器所顯示的讀數來明確檢測結果。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可使用微孔板這一工具,對樣品展開大批量的檢測。這種化學藥物殘留量檢測技術不僅操作難度低、效率高,而且有較高的檢測精準度,能夠有效保存原始記錄。不過在檢測過程中由于酶物質不夠穩定,需要配置相關儀器,這也就造成這一檢測技術的使用成本較高。
為使檢測技術得到優化,必須要強化對檢測室內部環境的管理力度,降低各種客觀因素對于樣品檢測結果的影響。①需要保證樣品和試驗操作臺的整潔。②維護實驗室內儀器狀態與性能,在檢測結束后要對設備和儀器進行消毒與維護。③科學存儲和保管選取的農產樣品以及各種試劑,以此為檢測技術的應用提供保證[5]。
隨著農藥檢測技術的革新與優化,各項檢測標準以及檢測操作要求逐漸增多,為使農藥檢測結果有著較高精準性,提高實驗室內檢測質量和效率,需要保證整個檢測流程規范,才能在檢測中獲取較為理想的結果。也需要農產品質量監管有關部門人員結合先進技術來制定或者引入更規范的檢測標準和要求,做好檢測流程管控工作。
檢測人員對于農藥殘留檢測工作的開展質量以及結果的精準性都有很大的影響,為使流入市場的農產品都經過合理、規范的檢測,保障人們健康,必須要提高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人員的技能水平。相關機構需要重視技能培訓活動,積極引進高端檢測技術人才,構建一批專業化、高端化、創新意識高的化學農藥檢測隊伍[6]。
依照轄區內農產品質量以及農藥檢測現狀,政府部門可結合自身職責,對農產品檢測展開全方位地監督和宣傳,在轄區內加大對農藥危害以及農產品安全教育力度,全面提高農產品生產和種植人員對整個生產流程中農藥使用的重視程度。同時,政府需要為檢測平臺以及檢測技術研究機構提供適量資金,或引入社會投資企業,保證檢測平臺或者機構積極研發新的檢測技術。現今,在檢測化學農藥時當應用的設備和技術越來越先進,如高效固定相,柱前、柱后衍生技術以及高壓泵等,這些科技程度較高技術或設備的應用,使得農產品當中藥物殘留的檢測效率、自動化程度以及靈敏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農產品質量在新時代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利用先進、規范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和技術展開科學檢測,并依據技術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應用到不同的物質檢測當中,積極采用各種先進的農藥殘留檢測措施和技術,規范管理農產品樣品檢測流程,從而保證市場中農產品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