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磊
(中檢集團(黑龍江)檢測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發展較快,開始出現大批新的食品加工生產企業,極大地增加了食品檢驗檢測的需求[1]。雖然相關部門也在不斷推進食品的檢驗檢測工作,但近年來仍有食品安全事故發生,說明我國在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中存在問題。新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加工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對原材料的把控,產品的質量安全檢測和整個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安全指標監測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使食品加工企業面臨更多挑戰。
在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中,常出現檢測人員缺乏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食品生產銷售各部門職責分工不明、食品檢測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食品相關部門對食品質量的監督力度不夠、管理力度不到位及對檢測工作管控不及時等問題,上述問題是造成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2-3]。
(1)積極完善我國的食品檢驗檢測制度。結合我國食品市場的特征,構建具有針對性的檢驗制度和檢驗方法,如重點建設針對有機污染物、生物毒素和違禁化學品等有害物質的快速檢驗技術,不斷完善食品檢測行業內部的標準和規范[3]。加強食品檢驗制度,要求食品企業內部的實驗室加快進行國家認監委組織的實驗室認證。
(2)加快制定科學合理的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工作流程及相關制度規范。很多食品生產單位已在其內部成立了相關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部門及檢測專用的實驗室,但沒有健全的檢驗工作流程體系和完善的規范制度,導致檢測相關設備設施不能被充分、合理地運用,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4-5]。
(3)增加對快速檢測技術的開發力度。對可適用于快檢的食品建立快速檢測通道,提升檢測效率,緩解檢測機構的檢測壓力。進一步明確快檢產品的評價標準,完善統一的評價體系,加速快檢技術的推廣,使快檢成為食品質量監管的重要手段。同時要加強對各種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斷創新改進檢驗檢測的方法和應用形式,提高檢驗檢測工作的水準。
(1)食品加工的過程包括原材料的選擇或種植、生產加工、成品運輸及銷售,涉及環節較多。食品檢測機構需保證各部門協同運作,構建完整的食品檢驗檢測流程。
(2)大力支持食品檢測機構全方位開展自我檢測,將檢測機構成立自我檢測部門和委托第三方單位參與監督逐步制度化、規范化,提升對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力度[6]。
(3)相關執法部門應加大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懲處力度,將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廠家和商家列入黑名單。促進廣大消費者參與到監督工作中,最大程度地發揮食品檢驗檢測的力量。食品生產企業和檢測部門都需接受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管和社會的監督。在積極強化法制監督及行政監督的同時,還需優化完善現有的社會監督機制和運行機制,優化改良監督體系,提升監督管理的質量。
檢測技術人員是影響檢測質量的重要因素。在食品檢測工作中,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企業內部未設立專門的檢測人員,在工作量較大時招聘許多兼職檢測人員。很多檢測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檢測操作不專業,導致檢測效率低、檢測結果不準確,嚴重影響了企業生產食品的質量安全。為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能力水平,推進檢測機構檢驗檢測工作的精準化、專業化、智能化和規?;?,保障食品的質量安全,檢驗人員需進行定期的進修培訓。不僅要強化對檢測設備的使用與維護,更要從檢測的每個環節著手,包括采樣、前處理、檢測方法確認等加深檢測人員對相關知識及技能的掌握,提高檢驗檢測和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定期派遣員工參加技術交流活動,加強員工之間的交流。組織開展檢測技術交流報告會,促進檢測技術創新,為有效監管食品質量安全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為人們的飲食安全提供安全保障[7]。
近年來對食品的安全檢測已由檢測目標化合物到對未知化合物的篩查,加大了對檢測設備、檢測方法及檢測人員技術水平的要求。為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降低食品安全方面的風險,相關單位需做好監督檢驗工作,不斷完善食品質量檢驗體系,加強監管部門的管理監督,建立健全食品檢驗檢測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企業的打擊力度,提升食品檢測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保證最終檢驗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