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錦宏,徐育成,劉 鋒
(廣東省河源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廣東 河源517000)
1985年日本三菱電子公司的KⅠMURA等[1],研究了CH3COONa·3H2O和10%的NaBr·2H2O或15%的NaHCOOH·3H2O混合物在950 mm高的垂直玻璃管中30~60℃的熱循環性能。結果發現,在反復1 000次的熱循環后,CH3COONa·3H2O仍表現出很好的穩定性。同樣實驗條件下,在40~70℃熱循環過程中,CH3COONa·3H2O很快衰退為無水醋酸鈉。同時發現無水醋酸鈉、Na2HPO4和聚乙烯粉混合物是CH3COONa·3H2O的有效成核劑。
1988年,德國費萊堡礦業學院的NAUMANN等[2],利用DTA對CH3COONa·3H2O進行了熱分析表征研究。研究表明,CH3COONa·3H2O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低至-40℃仍不結晶。當增添質量分數為0.5%的成核劑Na4P2O7·10H2O時,其過冷度可降到4.7℃,但因存在相分離,靜態儲熱單元穩定性較差。
1992年,韓國先進科學技術學院的RYU等[3],研究了CH3COONa·3H2O儲熱材料的過冷和穩定性能。實驗研究發現,CMC可作為CH3COONa·3H2O的有效增稠劑,而且添加2%~4%可有效防止CH3COONa·3H2O的相分層。同時添加2%的K2SO4可使添加了增稠劑的CH3COONa·3H2O的過冷度從20℃降低至2~3℃。通過測試,添加了3%CMC和2%K2SO4的CH3COONa·3H2O混合物的相變溫度為58℃。
2003年,西班牙科學家CABEZA等[4],探討了CH3COONa·3H2O相變儲熱材料的過冷和相分離問題。結果發現,在增添質量分數1%成核劑Na2HPO4·7H2O的CH3COONa·3H2O中同時添加增稠劑斑脫土、淀粉或纖維素,可以很好地抑制過冷和相分離現象。而且纖維素的增稠效果最好,但溫度在高于65℃后,CH3COONa·3H2O體系還是出現了相分離現象。
201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盧大杰等[5],通過實驗驗證了幾類納米材料(AlN、Si3N4、ZrB2、SiO2、B4C、SiB6)的成核效果,結果表明質量分數為4%或5%的Si3N4、10%的ZrB2、5%的AlN在就可以夠消除CH3COONa·3H2O過冷,質量分數2%的SiO2在融化的CH3COONa·3H2O中利用磁力攪拌以及超聲波分散后能夠抑制過冷度,分析得出具有較好的成核效果,其粒度散布在幾十納米到300納米左右。
2013年,華南理工大學楊果[6],實驗選用水溶液聚合、反向懸浮聚合制備CMC接枝丙烯酸鈉(AA)樹脂增稠劑(CMC-g-AA),系統探討丙烯酸中和度、引發劑用量、聚合溫度對改性CH3COONa·3H2O相變材料過冷度的影響,并優化制備條件。實驗表明添加水溶液聚合樹脂的CH3COONa·3H2O相變材料,其相變溫度為53.5℃,過冷度僅1.5℃;同樣,添加反向懸浮聚合樹脂的CH3COONa·3H2O相變材料,其相變溫度為55℃,幾乎無過冷。
2014年,沈陽建筑大學丁紅雨等[7],以PAM為增稠劑,Na2HPO4·12H2O為成核劑,通過對其進行配方挑選和用量優化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一定量成核劑的Na2HPO4·12H2O與增稠劑PAM有效結合可以改善CH3COONa·3H2O過冷,實驗研制了最佳用量配方:10 g SAT+0.3 g Na2HPO4·12H2O+0.3 PAM具有較好的儲熱性能。
2015年華南理工大學方玉堂等[8],利用熔融共混法,選用甲酰胺(FA)為改性劑對SAT進行改性獲得新型SAT/FA復合相變材料(CPCM)。研究FA質量分數(下同)對SAT/FA復合儲能(基體)相變潛熱值及相變溫度的影響。
實驗發現通過增添質量分數25%的FA的改性在SAT中可制成SAT/FA低共融體,可應用于相變儲熱地板輻射采暖。
首先,無論開發何種相變材料,都必須考慮熱性能、化學性能、物理性能、經濟性能等篩選要求,符合綠色化學要求;其次,要評估相變材料的發展趨勢,務必明白其在實際中的應用。相變材料的主要用途包括:通過相變吸熱或放熱控制環境溫度;在開發新能源——太陽能中作儲能材料應用;在提高能量利用率方面可以儲存工業反應中的余熱和廢熱。
近年來,美、日、德等國也發表了許多這方面的研究報告和專利。今后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關于固-液相變材料,今后的研究傾向為:①選擇新式相變材料及其封裝球和載體基質;②解決或降低過冷的新方法,即成核劑的選擇;③避免相分離,提高使用壽命;④提高相變速率,選取相變促進劑。
對于固-固相變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為:①研制出一系列相變溫度可調的固-固相變材料;②改良相變材料的導熱性能以及相變速度;③開發出多功能相變儲能材料;④降低成本,實現工業化。
結晶水合鹽作為相變材料的缺點就是存在相分離現象,相分離現象使得水合鹽隨著儲放熱重復進行,底部的殘留物會越來越多,體系的儲熱能力也愈來愈差。為克服這一現象可以采用如下幾種方法:①加入增稠劑,這類增稠劑可抑制混合物中成分的分散,但并不阻礙相變過程,如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等;②改變晶體結構,其作用將大晶體結構形成小的晶體;③相變儲能材料的球采用薄層結構,如將球做成盤狀。總的說來,經熔化凝固熱循環后混合物的過冷和相分離現象,一直以來是結晶水合鹽類應用中面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