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河南省委一號文件《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強調,持續推進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尹弘在2020 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南陽市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積極作為,無論是政策的支持力度,還是資金的投入額度,都對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在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筆者提出有效實施對策,對于南陽市美麗鄉村建設乃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
南陽市大部分縣經濟還不發達,農民收入也不是太高,讓農民自己投入資金搞建設也是不現實的,即使投入了資金,效益的回收也是不確定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社會融資較難。由于宣傳的廣度和力度還不夠,加上受地理位置和條件環境因素影響,社會和企業投資的興趣不大,從而使大多鄉村無法引進有效的資金投入。
南陽市美麗鄉村建設中各個村莊的建設規劃、步驟及過程有極大的相似性,在實際建設中復制粘貼其他地方的成分較多,沒有充分做到因地制宜,沒有很好地立足于本村特有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資源進行量體裁衣式的建設,因此部分村莊的建設存在照抄的情況,缺少個性,沒有特色。
南陽市美麗鄉村建設由政府主導,從資金統籌到規劃建設,主體都是政府,村民很少參與進來。大多數村民由于文化程度較低、思想陳舊、思考問題不夠全面,都認為美麗鄉村建設就應該是政府的事,政府強有力的財政投入是根本保障,村民既無資金又無技術,顯然不能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這種觀念直接影響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
南陽市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缺乏建設人才。一是農村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了,留置人口大多為老人和孩子;二是美麗鄉村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多學科交叉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參與。而從現實看,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及項目實施都需要專業人才,建設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美麗鄉村建設。
縣、鄉兩級政府要繼續做好外聯工作,積極聯系各類企事業單位,籌資金拉合作項目。通過先建再補、減免稅費、風險補償、公助民辦等激勵辦法和優惠政策來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吸引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從而為共建美麗鄉村提供資金支持,激勵社會各界來參與支持農村公共產品等的建設。
南陽市美麗鄉村建設一定要立足本地實際突出自己特色。要因地制宜進行建設,除結合本地特有地理自然條件實現鄉村外在環境的美麗宜人外,還需要結合南陽各地的古今特色文化(比如漢文化、楚文化)實現本地鄉村文化的特色。
一是要明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通過宣傳教育和建設實踐讓農民真正意識到自己才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也是受益人。二是要重視新鄉賢、科技創新人才的作用。由于他們在群眾中具有極高的威望,具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各級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參與機制,發揮他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作用。
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干,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大量的專業人才。一是各級政府對本土優秀人才要留下來,開發提升其專業技能,增加其福利待遇;積極引進外來人才,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提供優厚的條件將人才引進來。二是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完善人才培訓制度,加大對農業技術、生產模式、產業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培訓,使優秀的專業人才能安心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南陽市應在籌措建設資金、突出建設特色、明確建設主體、引進專業人才等方面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點線面結合,實施市、縣、村三級聯創,連片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示范鎮、示范縣,立體式全域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加強后期管護,嚴格示范村驗收和審計,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品質,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群眾。要實現南陽市在點上有特色、面上成規模、整體有變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