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耿
江蘇徐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潛龍青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在房村鎮聞莊村利用藕塘進行套養青鰍試驗,2020年蓮藕平均產量達到2 000 kg/667 m2、青鰍平均產量達到130 kg/667 m2,現將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將原有的0.13 km2藕塘改造成2 口,面積均為6.7 萬m2,池塘編號分別為1 號池、2 號池。池塘為長方形,東西走向,長寬比例大約為2∶1,池塘地勢開闊、向陽避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質清新。
藕塘底部和四周塘埂必須夯實,塘深1 m,土質為中性的黏性土壤,保水性能良好,池中水深常年保持在30~50 cm,靠塘埂四周開挖圍溝,藕塘內開挖“十”字形深溝,溝寬100 cm,深50~70cm,坡比為1∶3,圍溝四角各開挖一個2 m×3 m、深100 cm的魚窩。
藕塘四周覆蓋30目的聚乙烯網片,兩端及連接處均埋入土中30 cm,進出水口的管道用兩層60 目的尼龍網片裹緊,確保青鰍無法鉆洞逃逸。
3月,開始種植蓮藕,首先排干塘水,曝曬3~5 d,再每667 m2施雞糞300 kg,曝曬4~7 d,使其完全腐爛分解,讓土壤充分吸收然后蓄水栽藕。藕種選擇銅山區劉集鎮的優質白蓮藕種,要求皮質光滑、芽旺、節細、無病傷、3節以上、根須完整。每667 m2種植藕種250~300 kg。
藕塘水位控制管理遵循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的原則。剛定植時保持水深5~10 cm,以后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加水至開花結實期,最高水位保持在70~80 cm,越冬期間保持在5 cm或土壤濕潤過冬即可。
4 月,蓮藕已長出2 片立葉,同時水溫穩定在20℃以上,水位達到30 cm,此時放入引進的優質青鰍苗。青鰍苗要求體質健壯、規格整齊、肌肉豐滿、無病、無畸形。1號池放養規格在3~5 cm/尾的青鰍苗,放養密度1 800尾/667 m2,2號池放養規格在5~7 cm 的青鰍苗,放養密度為1 800 尾/667 m2,青鰍苗放養前用3%~4%食鹽水藥浴5~10 min。
由于青鰍不僅可以用鰓呼吸,還能用皮膚和腸呼吸,耐低氧能力很強,所以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十分嚴格,但良好的水質是青鰍生長的重要條件。一般要求溶氧量控制在2 mg/L 以上,水體透明度控制在20 cm 左右,pH 值控制在6~6.5 為宜。夏季水溫達到30℃時要經常補水并增加水深,一般7 d 補水一次,10 月份后,15~20 d 補水一次,每次補水10 cm 高,最低水位應保持在40 cm 以上,發現水位下降要及時補充新水。
青鰍是雜食性魚類,常攝食小型昆蟲、搖蚊幼蟲、水蚤、絲蚯蚓及其他浮游生物等,所以主要餌料來源可以靠施用有機肥來培育。在試驗過程中發現1號池青鰍由于放養時個體較小,生長速度較慢,擔心達不到上市規格,每667 m2施用青鰍專用人工配合飼料50 kg,以補充天然餌料不足的問題。
9月,開始起捕青鰍,采挖蓮藕。
試驗結果表明,1號池收獲青鰍總產量10 800 kg,蓮藕產量為198 000 kg。2 號池收獲青鰍總產量為15 700 kg,蓮藕產量為202 50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