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左太啟 楊曉雪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昔馬華僑中學,云南 德宏 679314)
關于我國教育事業,中小學教育是其重要構成部分,處在基礎性與先導性地位。黨中央十分關注中小學黨建工作,切實推動中小學黨的建設。基于此,應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并落實,深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中小學組織力,這是當前中小學校黨組織的一項核心任務。
第一,黨員教師要堅持“帶頭學”。廣大中小學校黨組織需定期組織黨建工作會議,開展常態化的黨員教師與黨務干部培訓工作,通過師德、經典理論教育,促進黨員教師隊伍能夠講規矩、講政治,向前走、做示范。通過搭建“黨建+互聯網”平臺,對學習路徑進行擴展、對學習方式加以創新,正確教育培訓方式更有新意、教育培訓內容更具吸引力,以此提高黨員教師的學習主動性。
第二,黨員教師要堅持“帶頭干”。在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要將黨員教師自身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出來,開展“進課堂”“訪萬家”“進寢室”系列主題活動,積極引導校內黨員教師肩負好學校發展與教書育人的責任。積極組織骨干教師進行高層次的教育培訓活動,落實“青年教師培養工程”,選派學校青年教師跨校鍛煉、外出學習交流,這樣不僅有助于青年教師增強本領能力而且可以增長經驗。
第三,黨員教師要堅持“帶頭幫”。例如可以舉辦評選“黨員教師先鋒崗”活動,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設置班主任工作、師德師風、教學工作等相關黨員先鋒崗,依托述職評議與德能測評等方式,調動其履職盡責的濃厚熱情。除此之外,積極探索和及時組建黨員愛心團隊、黨員教師青年聯盟,通過黨員教師和困難兒童與教職工、教學點相聯系,深入進行課后補習、下派幫教等活動,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
針對各中小學黨組織,其自身政治能力主要體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掌握大勢、把握方向與全局的重要能力,維持政治定力、避免政治風險以及駕馭政治局面的關鍵能力。中小學黨組織若想提高政治能力,最關鍵的應是政治覺悟、政治站位以及政治定力的提高,不僅具有一定的政治擔當而且要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1]。另外,黨組織重要政治領導作用的表現,應是科學掌握學校發展以及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指導教職工有效呈現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時代使命,而且要將“怎樣培養”“為誰培養”等首要及根本性教育問題回答好。中小學黨組織若想發揮政治領導作用,應該將政治能力建設放置于首要位置。全面遵守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規矩及紀律,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政策和方針。
第一,壓力逐層傳導的“清單式”管理[2]。中小學校黨組織需構建定期研究分析黨建工作制度,形成科學的黨建工作責任書。通過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整改清單將工作思路厘清、將工作任務細化、將時間節點明確,從而進一步推動形成任務、責任及落實到人的科學黨建工作格局。第二,責任逐層落實的“立體化”指導。班子成員應清楚責任區域,實施黨建工作全過程包聯,工作落實、分類指導、敦促整改全覆蓋。中小學黨組織負責人需要經常組織黨建工作調研,開展學校教師和黨組織成員結對互促,這樣一方面能夠掌握動態化的黨員教師思想,另一方面還能對黨員教師建議意見有效收集。第三,風險逐層防范的“全覆蓋督查”。黨建工作督查制度要嚴格落實,分季度進行黨建工作“回頭看”,找出存在的問題,明確具體癥結、增強跟蹤問效。組織好黨建工定期分析例會,針對黨組織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突出問題要做到立行立改;針對黨員身上的不良傾向,用指派專人進行溝通交流,以此加強思想引導的實效性。
除此之外,黨組織思想建設應將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度落實,其根基是堅定理想信念,通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與黨員的頭腦。與此同時,黨組織還應該重點關注學校青少年學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素質發展情況,研究分析怎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道德習慣與思想政治品質。與此同時,中小學應依據黨的教育方針有關教育改革的決策部署,與本地區學校的特點相結合,為學校青少年學生科學制定成才和成長計劃,以此促進我國基礎教育的內涵式發展。
結束語:作為國民教育體系關鍵基礎的中小學教育,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對于中小學校而言,應通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學校黨建工作。在政治高度上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把習總書記相關重要講話精神融入學校黨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從而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