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友
(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重慶 巫山 404700)
從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中心,仍然是以“我”為中心,是對立思維;而以學習為中心,突出“問題”中心,為有效解決問題,師生、生生之間實現了真實、有效互動。學生的知識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學會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打造有效、有溫度的課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在教和學的過程中構建出互動型課堂,達到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
數學新課標強調要轉化師生角色,烘托學生地位,重視學生的觀點。正確的教學方法應該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從他們的日常生活和認知能力著手,讓他們有更多體驗的機會,更多發出自我聲音的時間。
例如,五年級《分數的意義》,這是一節概念性很強的課程,很多學生在學習這一節課的時候感到枯燥乏味,不能理解分數的意義。在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當中,身邊的數字都是正數,如果正數不能表達就應該使用小數,不知道為何要用到分數,也不知道分數的含義。想要讓學生明白分數的含義就應該從學生的認知出發,如一杯水喝了一半還剩下一半,那么這杯水可以用0.5來表示,也可以用[12]來表示。然后根據教材知識讓學生用分數表示身邊的整體與部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積極發言,課堂就會互動起來,從而讓學生徹底理解分數。
課堂情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生的情感態度會影響課堂的氛圍,最終影響合作互學課堂的創建。所以說教師要將知識和現實結合起來,讓學生覺得學習和平時的生活娛樂緊密聯結。
例如,三年級《軸對稱和平移》這一章學習的是圖形的性質和簡單位置變化。一般而言,很多教師都是按照教材當中的知識進行講解,選擇幾種圖形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這種教學方法比較淺顯,站在兒童視角來看圖形不如實物直接,軸對稱的講解除了圖形之外,更應該選擇實物,如紙片、上衣、紙盒子等讓學生親自動手折疊,了解熟悉軸對稱圖形。學生在這種環境當中就會變得比較興奮,開始動手折疊,同時也會與其他學生交流,這就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問題,巧妙引出問題。問題的創設需要技巧,不能太難,不能太容易,更不能打破砂鍋問到底,要做到水到渠成,循循善誘,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的。
例如,《組合圖形的面積》一章,雖然三角形和四邊形是數學教學當中經常出現的圖形,但是在現實當中組合圖形更多,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更具有現實的意義。如果一開始就拿出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讓五年級學生去計算該圖形的面積也是不現實的,大部分學生都想不到計算的方法。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三角形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作為引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面積是之前學習過的內容,然后教師可以將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讓學生計算面積,即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和,之后再將三角形和四邊形拼湊在一起進行計算,等學生熟練之后基本上也就掌握了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小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喜歡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活動當中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可以通過活動來加強與其他學生的交流,產生思維碰撞。合理的教學活動還可以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配合能力,這也是合作互動型課堂的教學核心。
例如,《長方體一》的學習。在之前學生學習的圖形大多是平面圖形,長方體的學習是第一次接觸立體圖形,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還是有很多區別的。在本節知識當中涉及了長方體的“組裝和拆卸”,就是尋找長方體的盒子,讓學生動手實踐,嘗試哪些可以組裝成長方體。教師可以通過裁剪將紙片裁剪成教材中的模樣,給學生演示。這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引起重視,引導學生一邊思維一邊行動,在行動當中驗證自身的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空間想象力。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都很強的學科。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即讓學生學會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思考現實和數學知識的聯系,將現實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從而得到解決。著眼于現實,解決現實問題應該是小學數學的重要教學內容。
例如,《用方程解決問題》一課,在面對未知數據的時候,方程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重要思維。學生在玩耍當中可以知道糖豆的多少問題,但是不知道糖豆的具體數量,以及數據的計算方式。本節知識主要是講解了數量問題以及后面的相遇問題,這都是學生生活當中常見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就可以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引導,除了教材知識以外,還要觸類旁通,讓學生學會數學知識和現實問題的轉換,這才是數學教學的本質。
綜上所述,教師和學生是課堂互學的兩個主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說、互相教,互相學,讓師生、生生真正一同“互助、互學”。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提升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