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河北省張家口經濟開發區許家莊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悟性、靈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審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边@對語文學科教學開展德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語文教材中閱讀教學幾乎涵蓋了全部,而在眾多的閱讀作品中,有許多內容豐富、時代感強的課文。它們文質兼美,在文理上給人以美的享受,在情感上給人以情的共鳴,在思想上給人以思的啟迪,在心理上給人以心的感染。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學工作都是始于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對有效進行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分析德育資源,在向學生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滲透德育教育,運用豐富的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符合現實的德育教育,意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其在審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給予是快樂的》這一課就體現了濃厚的德育教育。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外國的小故事,在圣誕節的前夜,一名叫保羅的男人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苦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貧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強烈地震撼著保羅的心靈,讓保羅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的高尚品質。教師在此課中,運用教材的具體語言資料,讓學生們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高尚思想。教學完成后,教師帶領學生討論這樣的話題:你想成為課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還是弟弟或者是保羅呢?在這樣的活動下,學生們不是僅僅停留在課本的書面知識中,而是聯系了他們的生活,表達了他們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把“愛”和“給予”深深埋在心中,并進行傳播,這樣就自然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了德育教育。
語文學法指導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它的內容不僅是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還包括指導學生掌握對所有影響學習的因素進行有效調控的方法。特別是心理調節方法,這也是德育滲透的一個內容。一個心理健康的學生,通常有比較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目標具體,切合實際;學習自覺性強,善于制定學習計劃,并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表現出意志力強、學習信心足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面對困難,積極改善生存環境的品質,進行德育滲透。
性格是表現在人對現實態度和相對應的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性格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都可以被培養成具有積極的性格特征的人。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對學生的性格優化的滲透,就是對學生滲透德育。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有著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中也包含多樣的德育思想。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朗讀課文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讓學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體會課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人教版《白楊》這篇文章,通過爸爸和孩子們的對話,表達出對建設者無私奉獻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這篇文章,表達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精神都可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深深地體會,繼而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對他人缺乏關愛、缺乏奉獻、意志薄弱的缺點改正過來,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無私奉獻的品格、關愛他人的品德。
語文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愉悅性、自主性和活動性的特征,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開展為學校的德育滲透拓展了新的渠道。在小學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語文課外實踐中體驗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語文教材安排了不少語文社會實踐活動和口語交際,由于學生實際參與實踐,在制作、設計、組織、表演、辯論等活動中,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有著豐富的體驗,或品嘗成功,分享喜悅;或經歷挫折,體驗失敗。學生的心理狀態是隨著活動的過程和參與程度而呈發展變化的。因此,在教學中,用行動去感染、影響和暗示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愉快地感悟、體驗。例如:在“選編自己的作文選”的實踐活動中,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做事的自信心,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寫記敘文的能力。筆者在五年級第二學期中舉辦了“故事會”主題活動,學生踴躍發言,連班里平時語文成績不理想的一位學生也積極發言,她的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從此,這位學生大大增強了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不健康心理也摒棄了,現在這位學生的成績已居班級中游。語文活動課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施展提供了大舞臺,它既可以調節緊張的學習,又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
在新課改的發展形式下,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在小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實現傳授知識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進而實現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德育教育的功能。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令德育之花在教學中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