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英男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北城中學,山東 濱州 256651)
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專業課成績的培養,事實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表現在很多學科很多方面。美術學習也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那么在美術課程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又應該如何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當代美術教學工作調整的重中之重。接下來本文將從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以及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兩個方面,分別展開深度探究。
在小學中必須開設的一門學科便是美術,一個人應該有的基本素質之一即為基本美術知識的掌握。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小學沒有注重小學生在美術課程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多數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都只是略微提到一些美術相關知識接著便是按照課本內容逐漸講解。這種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們自身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只是簡單的對學生進行教導。并且如果教師長期使用這樣的美術教學方式,學生在進行美術學習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趕到課堂非常枯燥乏味,使得美術課程喪失了原本的教學意義。而且,學校層面也尚未足夠的重視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教材中也尚未提及學生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僅僅是安排了相應的教學內容,對于如何去進行創新性的美術教學卻鮮有提及,這也很容易導致老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創新能力目標的建設。[1]
當前,大多數美術課堂由于其教學的情景建設和在一些課堂互動上沒有精心的進行設計而產生了不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創新積極性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都較為基礎,學生難以對其產生足夠的興趣,因此也就無法有效達到培養其創新能力的目標。而當學生偶爾有些創新的作品時,也未能及時得到教師的肯定,由此逐漸失去了學習創新的動力,最終使教學效率日漸低下。所以說在后續的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進一步去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低年齡階段的學生,大腦發育還處在初期階段,這個階段學生在認識世界的時候,往往更加趨向于一些具象的形象,對于那些抽象的理論知識,教師進行反復的強調,學生可能還難以理解得非常透徹。因此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必須要尊重小學階段學生的這一特點,盡可能地去用具象的事物來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2]就比如說,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四季之美的繪畫創作時,就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四季變化的風景圖,又或者是向學生播放一些有關季節更替的風景紀錄片等等。學生在這些具象景物的觀察當中,很容易體會到四季流轉的主要特點,捕捉不同季節當中的顯著性景物。最后,教師一定不能讓學生單獨模仿某一幅畫面來進行創作,而是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剛才的瀏覽,來進行大膽的想象和繪畫創作。這樣一來,學生首先能夠通過具象的四季變化景物,來了解四季風景的重要特征。然后教師不給予學生具體的參考圖畫,學生只能通過自己之前的觀察,來對四季的風景變化進一步地展開想象。最后每一個學生所創作出來的美術作品,都和別人的不一樣,是非常具備獨特性和創新性的。總之通過具體的事物來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美術內涵,然后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去進行自主創作,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具有一定幫助的。[3]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事實上就是培養學生欣賞能力的一個過程,學生必須要具備足夠細膩的情感和足夠敏銳的觀察能力,才能夠在平凡的生活當中發現藝術之美。因此美術教師一定不能僅僅通過視覺啟發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美術細胞,也可以采用聲音等方式,來引導學生認識藝術之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每一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可能都描繪了某一種心境,當人們聆聽到不同風格音樂的時候,可能心情會隨著產生歡快或壓抑的變化。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每一首音樂其實都是能夠讓人產生畫面感的。這個時候美術教師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借助音樂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
結語:總而言之,我們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時候,不能再拘泥于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而要注重去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并且讓學生在捕捉之后,能夠以一定的藝術表現形式來進行表達。此外美術教師還能綜合借助多種美術教學形式,以多種藝術形式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久而久之,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