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婷
(江蘇省鹽城市鹽南高新區伍佑初級中學,江蘇 鹽城 224041)
核心素養落實到具體學科,會呈現出圍繞學科特性的不同表現,以歷史學科為例,歷史學科既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時空觀念,對于史料又求真務實的實證精神,就要求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尊重歷史,以史為鑒。因此,建立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圍繞歷史學科特性,形成個性化的討論。
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學理念是以優化學認知,提升學生成績為基本導向,因此課堂教學單一向,往往是單向知識的灌輸現象,且課堂存在封閉性,學生圍繞教材展開教學,很難有所拓展與延伸。而建立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首先圍繞教學理念實現改革,課堂不再單一,且變得開放和動態化[1],學生除了通過教學,實現對于主干知識的學習與探討外,還結合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對于歷史問題、意義形成的思考,知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散,學生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自己的看法,自主性更強的同時,教學也更加“自由”。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師認識到教學理念的變化對于教學行為會產生直觀的影響,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方法,就是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建立在核心素養培養的視角下,開展全新的教學活動,取長補短,促使教育工作高質量、高水準完成,而忽視了這一過程中,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專業素養與教學理念不適配,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倫不類,對于學生也容易產生誤導,因此,對于教師而言,理念的轉化過程中,還要實現能力的提升,促使個人教學能力與教學理念相適配,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趣味課堂的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入手,實際上,對于中學生而言,興趣本身就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形成自主學習行為與意識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要嘗試實踐并打造趣味課堂,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首先可以從學生興趣入手,初中階段學生往往比較喜歡追看劇、喜歡動漫人物,追求二次元的時尚,教師可以將其與歷史結合起來,如通過“如果歷史是一群喵”“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種歷史類型的番劇,或是一些主旋律的歷史劇如“開國大典”“建黨偉業”等,通過電影、動漫的講解,來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更有利于學生充滿興趣積極地開展學習活動。其次,教師可以促使課堂現代化的發展。除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外,教師也可以更多的應用一些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如VR技術,通過VR視覺體驗,感受古代歷史上的一些實況,從情感上引導學生產生認知,從而更加自主的進行學習。最后,教師還可以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如對于對應朝代的學習與講解,可以與歷史名人聯系起來,進而引出語文、數學等一些學科性的知識,增加歷史教學的立體化,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感知歷史,學習歷史,并思考歷史帶給我們的經驗教訓。如根據詩詞歌賦在同一朝代不同階段的變化,結合歷史史實,分析原因。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幫助學生了解過去,更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歷史思維,明白歷史事件的發展并非偶然,能夠聯系現實生活,總結經驗,了解時代發展的規律性,得到科學素養能力上的提升。以部編版教材為例,在學習到“鄭和下西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從“下西洋”引出“外交”再從“明朝的外交關系”引入到“當下我國國際的外交政策與形勢”等內容,形成古今的練習,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歷史經驗對于現實的影響與指導作用,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意義,進而自主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來。具體到實際中,教師不單單可以從課堂教學內容衍生上來開展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還能夠從教學實踐活動中實現,如帶領學生一起在地方博物館進行參觀,從博物館中的文物古跡中感受歷史,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地方的古建筑、了解地方的歷史文化,從生活實際中幫助學生學習歷史,從而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在當下不斷地感受到歷史,并從中汲取精神養分[2]。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指導教學形式與行為,而教學又對于學生產生直觀印象,趣味化的教學往往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死板的教學行為則容易致使課堂封閉化,導致教學活動的開展原地踏步,因此,如何實現從理念到行為的過度,促使教學趣味開發的同時,實現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現階段教學活動開展需要探討的重點內容,也是本文探究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