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世松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1120)
“機械制圖”是高職學生必須接受的技能教育課程之一,在教學指導活動中,其圍繞3D繪圖技術、機械制圖元件繪制等活動開展教學指導工作,對學生的繪圖技能與做圖技能發起針對性的訓練。打造高質量、多元化、互動式的“金課”,才能更好地提高“機械制圖”課程的育人質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提出了“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將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三大概念納入到了課程教學管理體系當中,認為“金課”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知識能力與素質有效融合的重要手段。首先,國家對高等教育活動的核心要求作了強調,提出了課程思政理論,強調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兩手抓”,但面對高職“機械制圖”課程教育孤島化的問題,高職“機械課程”無法有效切入教學工作當中,教學整體效率偏低[1]。金課式課程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強調課程高階性的同時,能夠以構建“金課”為目標,選定適當的方法將課程思政理論帶入到教學活動中,完成課程思政與“機械制圖”的“兩手抓”其次,金課式課程教學代表著對有關院校教學能力、學生素質、教學質量的認可,金課的打造離不開學生、教師、學校的共同配合,努力貫徹“金課式”教學理論,能夠實現學校、教師的三位一體,提高授課質量。
將課程思政體系納入高職“機械制圖”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更能夠發揮大學生在思政教育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大學生接受思政教育活動的主動性、自覺性。在“立德樹人”理念下,課程思政不僅要成為高職“機械制圖”課程的填充物,更要成為金課式課程教學體系的參考標準。在嘗試構建金課式課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可嘗試將現代課程思政理論帶入到“機械制圖”教學活動中,實現“機械制圖”課程的情景化,拓展和完善專業教學課程的出發點,借由專業技術教育完成對學生思想意識的滲透教育。教師應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積極融入思政課程教育理論,針對嚴謹作圖、認真繪圖開展教學活動,要求學生結合作圖規則完成機械制圖任務,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與忍耐力,做好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導。教師可針對學生未來的從業要求對學生發起政治思想教育:社會的不斷進步向崗位提出了要求,崗位又向各個單位的人才提出了技術要求,對于高職學生,其在汽修、車床、數控加工等專業中都會接觸到不同的零件材料,對這些零件進行思考、加工,才能完成工作任務,更好地服務社會。構建完善的思政教育知識鏈,適當拓展“機械制圖”課程的授課范圍,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耳目一新”的學習體驗,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為“金課式”課程教學的落實提供進一步的支持。
金課式課程教學所指的是集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于一體的教學模式。在現代教學管理活動中,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教材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金課式教學的有關要求,強調教育的現代化、高效率,才能在根源上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矛盾問題。在構建金課式課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教師可嘗試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完成教學指導任務,依靠現代技術的推進實現教學創新,完成教育、教學的兩手抓,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內容搭建相應的線上教學平臺,除傳輸基本的機械制圖技能之外,教師還可利用線上平臺向學生分享教學視頻,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機械制圖知識的繪圖技巧,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教師可在線上平臺中與學生開展互動,針對學生的技能問題、學習能力與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鍛煉學生的機械制圖技能,培養學生的制圖能力。教師可針對學生的線上制圖成果進行評價,在線下環境中開展討論活動,努力實現線上、線下的兩手抓,才能夠為金課式教學的落實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課業表現進行審核的重要手段,評價體系越全面,對于學生的了解越透徹,教學活動的后續推進便能夠得到來自教學環境的有力保障。金課式課程教學理念貫穿于高職“機械制圖”課程的各個環節,推行科學化的教學指導體系也十分必要。教師可在“機械制圖”教學活動中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不僅要強調學生對于專業教學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在教學環節,教師可對學生發起長期性、跟進式的評價,首先,評價學生對于“機械制圖”課程的學習態度,針對評價結果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態勢;其次,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對學生進行評價,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針對學生的學習問題繼續補充教學內容,對難點知識進行集中講解。“金課式課程教學”強調了教學活動的“兩性一度”,教師應發揮課程的創新性、高階性、挑戰度特點,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程教育質量。
結語:金課式課程教學理念的誕生為高職“機械制圖”教學的開展帶來了新的任務,面對創新性、高階性、挑戰度三大目標,教師必須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融入新元素,構建新方法,實現課程教學與金課式課程教學體系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