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勇
(鹽亭縣九龍鎮初級中學,四川 綿陽 621602)
問題導學法是指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設置問題激發出學生的探究動力,利用問題來鍛煉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課程講解中,應該應用問題導學法,利用問題導學法設計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們探究問題分析問題,使其能夠在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1]。
相比起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無疑增加了許多難度,正是因為這些難度,學生們上數學課時會非常的緊張,不夠自信,嚴重者甚至會厭惡學習數學。在此當中,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在教學時,利用問題導學法。首先,教師需要在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基礎進行了解后,以教材內容為結合點,對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其次教師需要在課堂講解之前,利用問題導學法展示出問題,導入進知識。讓學生們在問題的思考中對數學內容進行分析,指引學生們初步的開展知識學習。
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在對“角”這一課知識進行講解時,由于此部分知識包含了許多小知識,如“角的定義”“角的名稱”“角各部分的作用”“角的表示”“角的度量”“角的比較”等等。此時教師在教學之前,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等,對一個小朋友滑滑梯的微視頻進行播放,而后提出問題,“游玩滑梯的體驗和滑梯的角度是否相關”?“滑梯的陡度和角度有何關系”?“是滑梯越陡,角度越大;還是滑梯越陡,角度越小”?由于滑梯是學生們都玩過的娛樂設施,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而學生們會產生較強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夠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前提分析問題得出答案。之后,教師就可以繼續利用問題導學法導入進相關的課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學習此部分的知識。這樣可以在深化學生們對知識的學習時,強化其對“角”知識的記憶。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都是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教師在講臺上對知識進行主要講解,學生在臺下對知識進行被動的學習和接受。此種方式實際上很難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2]。但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應用進問題導學法,利用問題導學法開展數學教學,那么就可以幫助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自主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前提,以課程教學的進度為核心,利用問題導學法對一些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設計。教師需要利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深度探究知識,利用問題對問題情境進行創設,需要在指導學生們明確問題探究的切入點時,啟發學生,讓學生尋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以此來解決問題,掌握知識。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第十章的《數學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時,由于學生們并沒有良好的數學收集整理能力,也沒有重視起對自身數據收集整理能力的鍛煉發展。針對此,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利用問題導學法,對相應的問題情境進行創設。首先,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對一些直方圖和扇形圖進行直觀展示,而后對學生提問,直方圖和扇形圖的由來是什么?其存在哪些意義?圖中的數字有哪些含義?利用這些問題,來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后,教師可以在學生們的問題思考中,列舉出學生們比較熟悉的相應的案例。如,讓學生們對班級中喜歡語文學科、喜歡數學學科和喜歡英語學科的同學進行統計,在統計后整理出相關的數據,以這些數據為依據繪制直方圖。通過直方圖描繪出相應的扇形圖,讓學生們利用這樣的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學會利用直方圖或者扇形圖的方式展現出所整理的數據。這樣來增強學生的數據收集整理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性的數學學習能力。
教師在應用問題導學法時需要注意,不僅可以在課程教學之前應用,也可以在課堂講解中應用,更是可以在課后復習鞏固過程中應用。在課程結束后,初中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問題導學法,對一些探究性較強的練習題進行設計,讓學生們在課后以自己所學的知識為依據,利用問題導學法完成練習。利用此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扎實學生的知識點,鞏固學生課堂所學[3]。
譬如,教師在完成《數據的分析》知識的教學后,就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完這些與數據相關的知識后,收集不同類型不同方面的數據,以所收集的數據實際情況為依據,制作出直方圖和扇形圖,并在制作完成后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波動趨勢。如初一學生到初三學生身高的拔高趨勢、某位學生開學初到學末數學成績的波動、學校中由喜歡其他體育項目轉為羽毛球項目的學生數據等等。讓學生們在了解到這些數據后,分類整理數據,并在統計了不同數據的集中趨勢、波動趨勢后,制作出相應的直方圖和扇形圖。如此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了解,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結語:到目前為止,在各階段各學科的教學中,問題導學法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認識到問題導學法的優勢作用后,加強對其的應用,應該利用問題導學法融入知識,導入課題;通過問題結合內容,加強學生對數學的分析;讓學生能夠在問題的解決中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和教材內容。如此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水平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