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
(重慶市綦江區篆塘小學,重慶 401443)
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態度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就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基于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課程導入,創新導入方式,精心設計導入的環節。以此扣住學生心弦,收獲良好教學效果[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課程導入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做好情緒上和知識上的準備。學生在剛剛上課時,要么意識精神還較為渙散,注意力還停留在課余時間的玩鬧階段;要么情緒心理都較為消極和緊張,沒有預習知識,不知道要學習哪些知識,所學知識是否過于困難等等。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直接進入主題開始講解知識,那么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消除學生們的緊張感。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利用良好的導入教學法,生動新穎地展開課程導入活動,那么就可以放松學生們的身心,明確本節課的主題,讓學生們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學習狀態。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們做好情緒上的準備,能夠讓學生們明白所要學習的知識,能夠在此階段預習知識。其次,進行課程導入活動其實還能夠承前啟后,承上啟下,為課堂做鋪墊。好的導入環節通常都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教師們在導入時,不能憑空導入,而是需要以舊知識為基礎,以舊引新或溫故知新。這樣方能指明學生們學習的路燈,讓學生們朝著思維方向前進,從而學習英語,學好英語。
要想充分發揮教學導入的作用,教師需要明確三點,一是課程導入需要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切忌漫無目的;二是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鉆研,在挖掘出教材中的趣味性后,創新導入方式,聯系生活實際;三是教學導入要力求“簡約但不簡單”,時間不能過長,知識不能太零散。在此當中,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以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為針對點,對一個具體、簡潔、有趣、精煉、創新的導入環節和方案進行設計;需要在對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選取后,以最短的時間,對課程進行導入。通過導入方式的創新,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對英語教學的畫龍點睛。
小學生都有喜歡玩游戲的天性,游戲可以對枯燥的課程進行轉化,使其成為趣味化的課程,可以轉變傳統無味的課堂教學為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可以讓學生們在玩鬧中學習,在學習中玩鬧,從而實現寓教于樂。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利用游戲導入的方式導入課程。如教師在教學“What are you doing?”時,就可以利用TPR教學,可以和學生們一起玩游戲,如“I do you say,I say you do”的游戲。在此游戲中,教師在講臺上做出相應的動作,學生們需要用英語對這些詞組進行快速的表述,如教師做出“拿著書本閱讀”的動作時,學生們就要快速地說出“reading a book”的詞組等。說的最快并正確的學生則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之后教師可以說出詞組,讓學生們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教師說出詞組“cleaning up”時,學生們需要做出“打掃衛生”的動作。所做的動作正確并速度最快的學生獲勝。在這樣的游戲教學活動中,既可以快速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轉動學生的大腦;又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實踐能力。
雖然實物導入法不如游戲導入法具有非常強烈的趣味性,但其勝在更加的直觀形象。學生們通過實物導入法,可以立刻明白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也可以利用實物充分地理解原本很難理解的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Do you like pears?”時,就可以先在課堂上展示出各種水果實物,如梨、蘋果、香蕉、橙子等等,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利用英語說出講臺上所展示的各種水果名稱,讓學生們以小組形式,針對水果進行問答,如“Do you like bananas?”“Why don’t you like it?”“What kind of fruit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it?”而學生們就要用英語做出相應的回答。教師則需要充分地關注學生們的小組問答情況,在學生們遇到困難時,教師需要給予相應的幫助。在問答結束后,教師要選出表現最好的小組,并給予此小組中成員相應的水果,以示鼓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們彼此了解,教師也可以觀察學生們的英語應用情況。從而在針對性的教學下,提升教學質量。
唱歌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還可以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更是可以達到對學生們的審美教育。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歌曲導入法來導入課程,展開課程教學。譬如,教師在實施“Happy birthday”的教學時,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對相應的生日場景進行放映,并播放相應的生日歌,讓學生們跟著旋律一起唱。之后教師再詢問學生們“When is your birthday?”學生們此時就會積極說出自己的生日。這樣的方式可以自然而然的導入進課程主題,也就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
結語:有效的課堂導入,是達到提高教學成效目的的方式之一。面對不同的小學生,英語教師應該以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前提,在對導入方式進行科學創新后,對課程進行積極導入。利用教學導入的方式,優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全面化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高效化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