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利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西柏坡,見證了黨的偉大光輝歷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對應這段奮斗歷程而形成并不斷豐富的西柏坡精神,已經成為鼓舞我們斗志洗滌我們心靈的重要財富之一。在紅色精神的譜系中,我們的精神財富隨著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創造,不斷豐富和完善,從紅船精神、到井岡山精神,從抗美援朝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后各種具有中國特色和現實指導意義的時代精神,都成為砥礪中國人不斷奮進不斷強大的內在力量。
在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這些精神是與物質財富的創造力同在,并不斷指導實踐的內生動力。反觀西柏坡精神,我們要讀懂并深刻體悟其精深的內容和意義,就要在穿過歷史的烽煙,就探尋和深入到產生這種精神的時代背景中。當時中國革命風起云涌,我們黨的事業也迎來重大的歷史轉折,西柏坡精神正式在這偉大的轉折中孕育出來的,并在關鍵時期成為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法寶。讓我們不斷戰勝敵人和前進道路上的多維困難,步入新時代,我們更有信息發揚偉大的精神,把革命火種一代代傳遞下去。
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斷擴大戰果,我們的指揮所以在不斷前移變換,西柏坡,解放戰爭中我軍的最后一個安置在農村的指揮所。西柏坡的山水和草木,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風起云涌和波譎云詭,更見證了中共中央決勝千里的指揮,見證了解放戰爭中絕對中國命運和走向的大決戰之一。從1948年開到1949,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的指揮下,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消滅了國民黨部隊的主力,從未全國的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7年是中國革命的關鍵年份,在這一年的7月至9月,黨中央在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確定并頒布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文件——《中國土地法大綱》,這個文件埋葬了舊中國和舊社會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廣大農民通過土地革命,翻身做了主人,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生活,在經濟和政治上開始了同步的翻身,徹底改變了低下的社會地位,取得了獲得穩定生活的經濟基礎,為捍衛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人們積蓄了巨大的革命熱情,進而對中國革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也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注入了強大生力軍,為我黨我軍取得全國的勝利,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革命時不我待,戰爭的形勢復雜多變,為了應對變局,鞏固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黨中央在九月會議提出,我們的事業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又一次實現了偉大的戰略轉折。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會議上黨中央擘畫出了全國勝利后未來的發展藍圖,明確了城市工作的重要性,強調要集中精力和恢復和發展生產,要為建設和完善城市的管理傾注極大的熱情和精力,這也又一次,使我黨站在了正確道路上,不斷開創新局面和取得新勝利。
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到城市是西柏坡時期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為我黨的建設奠定了重要的根基,也是重大的歷史轉折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和能力,我們面對困難敢于突破,不默守成規,勇于探索,不因循守舊,善于學習,不斷與時俱進,在這種敢闖敢拼又敢干的精神面前,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這也為奪取全國的勝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同時孕育了著名的西柏坡精神,“兩個務必”和“趕考”成了代名詞,經受了各種執政考驗,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放棄,“兩個務必”沿用至今,是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也是對黨奮斗歷程和艱苦卓絕努力的肯定和深刻總結,更是對以人民為中心,得民心、隨民意的最深刻的認識,是黨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動力和源泉,其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都十分深遠?;赝麥嫔q月,歷史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一百年,青春不老,中國正好!
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實事求是都是西柏坡時期孕育的精神財富,西柏坡時期黨中央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此后,全國解放區都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農民有了土地,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當時全國7 億多畝土地被3 億多農民分到,鞏固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物質和制度基礎。國體和政體的提出和日益完善體現了人民至上的政治本色。人民擁護共產黨,共產黨愛人民,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最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保障。
在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前夕,黨內一些干部滋長了驕氣、以功臣就應該享受生活為主的享樂主義盛行,嚴重破壞了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這時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及時向全黨敲響了警鐘,要求“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習總書記也指出:“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堅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敝挥羞@樣我們才能有清醒的頭腦,黨員干部才能不迷失方向。艱苦奮斗的本領不能丟,也不敢丟,因為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品質,是立黨立國的根基。正是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黨才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西柏坡時期,堅持實事求是,根據我們自身實際情況并在了解敵人的基礎上,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我們以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善于勝利的英雄氣概,取得戰略決戰勝利,為建立新中國奠定基礎。都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來鼓舞斗志、明確目標和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理想信念,因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如果一個人缺了鈣就會得軟骨病,黨也一樣,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更加堅定自覺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保持艱苦奮斗作風,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克服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如今,物質條件改善了,但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能丟,這是一代人又一代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還會有各種問題,面對各種挑戰,還會披荊斬棘,會遇到各種困難。因此,我們必須頭腦清醒,不驕不躁,實事求是,不斷開拓進取,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前行,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需要我們拼盡全力,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趕考”的路還很長,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同是趕路人,沒有人可以停下腳步,只有大踏步前行,才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小康社會的實現是西柏坡精神的功勞,是千千萬萬個共產黨的努力的結果,是14 億老百姓信任的動力。因此,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永不停滯,我們才能向歷史、向人民交出優異答卷。
打鐵還需自身硬,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蔽覀円欢ㄒ影菜嘉?、保持警醒,不斷努力,不能停下腳步,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儲備,不斷銳意進取,絕不能固步自封、淺嘗輒止,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本領,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不斷自我超越,不斷開拓創新,不斷前行,不斷為人民謀幸福,為未來謀復興,不斷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只有這樣才能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西柏坡是不僅僅是一個地方、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是我們黨立規矩的地方,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制定了一系列黨內規章制度,為黨的紀律建設奠定了根基。紀律建設在任何時期,任何時候都應被重視,在黨建的征程中,應永遠把紀律和規矩擺在前面,因為講政治、守規矩、保持鐵一般的紀律始終是黨讓人民信任的根本,不得有任何違反紀律的行為發生,用鐵的紀律凝聚鐵的意志、錘煉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樣才能長久的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中,在嚴峻的挑戰中,做好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西柏坡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鑄就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相對于今天優越的生活條件和一大批先進的青年而言,保持定力,不斷開拓進取,加強革命傳統教育,使“兩個務必”的優秀西柏坡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才能早日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弘揚西柏坡精神,堅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帶領人民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當今世界變幻莫測,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依然有敵對勢力干涉我國內政,因此,在復雜的執政環境中,我們更應增強憂患意識,全面從嚴治黨,保持并鞏固黨領導核心的地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矢志不渝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