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崇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 崇左 5322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我國南疆,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壯族的主要聚集地,除了壯族以外,苗、瑤、侗、仫佬、毛南等少數民族也廣泛地分布于廣西自治區范圍內。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民族文化同樣具有較強的經濟價值和產業價值。我國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體系的構建,最早始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已經初具產業規模也取得了階段性的發展成就。大力發展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深遠的意義,廣西壯族自治區范圍內的少數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其音樂風格業獨具民族特色,以壯族為例,基于民歌為主的壯族音樂風格,對廣西地區乃至嶺南地區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并為當地居民所喜愛。但現階段,廣西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少數民族特色音樂傳承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產業的發展缺乏專業性的音樂人才,創新力嚴重不足。為此,本文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視角出發,研究了廣西自治區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音樂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了優秀音樂人才需求發展趨勢,并有針對人才匱乏現狀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
廣西自治區發展創意民族文化產業的總體目標,應是將其打造成為廣西地區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并利用文化產業創造價值,為當地百姓謀福利?,F階段廣西自治區創意民族文化產業,及民族特色音樂的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因素主要包括兩點,即專業人才匱乏和文化創意不足。
以壯族的民間音樂為例,長期以來壯族有特色的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特色民族器樂,大多數是以非專業的方式在民間流傳,其中有很多獨具特色的、帶有壯族民族文化藝術符號的音樂作品僅僅在民間流傳,并不為大眾所熟知。這就需要專業的音樂人士去廣西地區的民間感知、挖掘和提煉出民間音樂中的精華元素,并對其進行規范化的整理、存儲和開發利用。此外,在廣西地區特色民間音樂的推廣和文化藝術輸入方面,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廣西地區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特別是音樂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但每一種文化藝術形態都要與當前的時代發展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出新的創意,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廣西地區研究民族文化藝術的專業學術單位和專家學者本就十分有限,近年來優秀人才的流失情況也不容樂觀。長期下去專業化和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人才嚴重缺乏,會導致民族文化藝術和音樂藝術的發展創新力嚴重不足
針對于廣西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音樂人才缺口過大問題,需要面向更廣闊的人才市場遴選優秀的音樂人才,并從內部培養和選拔有擔當的年輕人才,但所招募和培養的人才需要符合以下特征:
1.首先,具有民族責任感并且熱愛少數民族文化事業
我國鼓勵發展民族文化創業產業,更重要的目的是保護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并將這些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瑰寶,代代地傳承和發揚下去。因此,廣西文化創意產業所需要音樂人才,必須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且能夠從民族大義出發,為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做出自身的貢獻。
2.其次,專業能力較強且在民族音樂藝術領域有所建樹
廣西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所招募或培養的音樂人才一定要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只有專業知識扎實,才能更好的領悟和感悟傳統音樂藝術的魅力,更有助于文化藝術的融合發展和創新。此外,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技能,在文化藝術融合創新方面,也會發揮出十分關鍵的作用,且所遴選和培養的音樂人才,還要對廣西地區各少數民族文化的起源、歷史及發展脈絡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從文化視角去理解和感悟少數民族民間的音樂。
3.最后,具有創新精神和積極的文化心態
民族文化創意的精髓在于創新精神,是否具備創新精神也是招募和培養音樂人才的重點考核標準。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于創意二字,創意靈感和來源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創意可以來源于文化藝術形式本身,來源于專業音樂人才的創新思維,來源于其他的文化藝術形態,也同樣來源于互聯網背后千千萬萬普通人的智慧。由此可見,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創意,是一種開源的、積極的、動態化的創新智慧,需要大量的民族音樂人才廣泛交流與合作,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1.首先對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音樂人才的專業化水平要求會越來越高
隨著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文化創意文化產業體系結構的完善和優化,包括民族音樂領域在內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大量專業化人才。只有專業化水平更高的民族音樂人才,才能夠將少數民族優秀的民間音樂重新匯總和整理,讓這些作品更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也只有具備專業化素養和能力的優秀人才,才能夠從民族音樂中挖掘出新的創意和元素,并將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下去。提升音樂人才的專業化水平,是提高民族文化創意和激發音樂藝術靈感的前提和基礎。
2.其次要求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音樂人才,具備一定的跨領域和跨學科的知識儲備
民族文化創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創意的來源往往是知識的融合和碰撞。在各學科知識出現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客觀上要求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的音樂人才提高跨學科的知識儲備。例如,要進一步深入了解廣西地區少數民族的民間音樂,一定要從了解這些地區的歷史、人文、和藝術形態開始。音樂藝術的發展形態與該地區的民俗習慣、風土人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從少數民族的服飾、配飾、語言、藝術形式、甚至飲食習慣中更深入地了解民間音樂。由此可見,熟知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文化和民族音樂,要求該領域內的人才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對該地區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做進一步的了解。
3.最后對優秀音樂人才的招募與培養更加開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
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當下,優秀人才的招募和培養都需要借助于網絡,一方面可以增加音樂人才可選擇的空間。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專業化的音樂人才,利用開源的網絡招聘方式,可以獲取更多的人才信息;另一方面利用網絡內部培養音樂人才,也能夠降低人力資源的投入成本,音樂人才的內部培養往往通過聘請專家和組織培訓等方面,會增加財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投入,如果通過網絡培訓和網絡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人力資源培養和遴選方面的投入,節省大量開支。
此外,基于網絡也可以獲得一些好的文化創意靈感,因為網民的智慧是無限的,從網絡論壇、貼吧、短視頻和網絡直播中,都能汲取到民族文化創意的靈感。數字化和網絡化是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也為廣西地區文化創意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針對廣西自治區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音樂人才培養和招募過程中存在的人才需求標準高、人才招募難度大、及文化藝術創意不足等問題,現提出如下建議和措施:
(1)首先要依托于網絡建立更為完善的民族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和招募體系,從專業化的視角出發遴選和培養優秀的音樂人才,為廣西地區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做好人才儲備。人才的儲備對于廣西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從即刻開始就要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招募和儲備人才。通常情況下外聘高端音樂人才的成本較高,但能快速地解決創意產業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因此要快速解決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瓶頸,需要從外部市場聘用專業的音樂領域人才;但從長遠的視角來考慮,內部培養和選拔人才的方式,由于成本較低更符合廣西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2)其次要打破地域限制加速人力資源要素的流動。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時代,地理空間上的距離不能成為阻礙人才有效流動的不利因素。西南地區的云南、貴州、四川等省的民族創意產業發展趨勢良好,人力資源儲備較為豐富,優秀人力資源的快速流動,會給廣西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價值。
(3)最后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民族文化創意人才獎勵機制,提高優秀音樂人才的薪酬和待遇,以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促進廣西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廣西地區如果要想挽留住現有的產業人才,并吸引外部人才積極地來到廣西,加入廣西地區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來,先要提供一份有吸引力的薪酬,同時在文化創意產業內部的人才競爭制度、員工晉升制度要公開透明,給年輕人以動力和希望。此外,在產業發展的同時還要為優秀的人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問題,提高產業內高端人才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專業化的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音樂人才招募和培養,對于廣西自治區優秀民間音樂的傳承保護和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價值。在全新的互聯網環境下,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音樂人才需求也呈現出新的需求特征。只有做好廣西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及民間音樂人才的培養工作,并不斷地對人才的專業化水平和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才能做好對少數民族地區優秀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并將優秀且富有時代特色的民族音樂作品不斷地呈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