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王生雨 王亞萍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前言:習總書記對美育教育工作是極為重視的,針對美育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講話,對于美育教育的價值與內涵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這充分體現出了習總書記對美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習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都對美育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關注批示與講話,對弘揚美育精神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同時,也為美育教育工作提出了發展方向,通過上述習總書記對美育教育的論述,已經為新時代美育教育工作奠定了一個堅實的發展基礎,將美育教育工作作為新時代我國發展的重要內容,這對于我國未來的文化發展來說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我國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充分的提升,人們的物質需求也得到了滿足。然而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是同等重要的,人們對物質需求性越大,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就越大。因此對于我國來說,美育教育是極為重要的,美育能夠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重點是能夠提升社會的人文素養與文化內涵,這對于人與社會的發展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在當前時代,人們對于精神層面上的追求越來越高,對藝術文化的需求程度也越變越大,美育教育工作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發展內容,人與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美育教育,接受藝術性具有美感內容的滋養能夠幫助人們的精神層次更上一個臺階。也正如習總書記曾提出的,美育教育對人們的精神與心理更具價值,因此美育教育的開展是極為必要的[1]。
立德樹人理念是習總書記在針對美育教育展開論述過程中的重要基礎理念,也是美育教育價值引領的關鍵內容。我們知道,美育教育是結合多種文化藝術形式為一體的教育,他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傳播方式之一,能夠將中華文化與精神融入到對學生群體的教育之中來。在這個過程中也體現出了美育教育潤物無聲的特點,在美育教育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總的來說,在當前開展美育教育過程中,應該將全社會都以文化自信為基礎,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美育教育的一大教育特點。此外,美育教育中的價值引領,也能夠將中華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融入到藝術之中,通過美育教育來傳達我國的發展觀、教育觀以及價值觀。通過美育教育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生活藝術之中,利用人們耳熟能詳的方式來宣傳黨的思想,這是美育教育的另一大特點[1]。
習總書記曾經說過,新時代美育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是要讓祖國青年一代的身心都能夠健康成長,這句話也是習總書記對美育教育工作的主要要求。在美育教育發展過程中,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是,美育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往往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教育內容較為模糊。例如在美術學科中開展美育教育,隨著美術學院的發展,規模與學生人數都在不斷提升,教學設備與教學技藝也在升級,但是教學主要是以傳授技法為主,而對學生的德行教育缺陷的不夠重視。在校外的美術培訓機構,往往也是為了盈利來強行激發學生們的藝術力,但對學生的德行卻不夠注重。在這個基礎上,我國近年來已經將美育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美育教育與社會主義建設聯系起來,切實發揮美育教育的重要價值。
美育教育的開展,應該貼合我國的時代發展背景,以社會實情作為教育基礎,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美育教育工作的質量。而對于人們如何認識美育教育,明確美育教育與時代發展之間存在的聯系,習總書記對此做出了重要論述,其中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表述最為直接,讓人們能夠切實了解美育教育的價值與作用。對于我國現如今的發展情況來說,美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針對我國當前的發展情況來將美育教育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受優質的美育教育,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此外,美育教育的價值也能夠充分反映出我國社會主義價值的優勢,能夠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同時,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期階段,因此美育教育不論怎樣變化,都離不開社會主義的發展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最后,針對學校方面,應該基于立德樹人的教育歷年來開展美育教育,提升廣大師生的思想教育工作[3]。
美育教育也能夠提升人們的文化自信程度,能夠對中華美育精神進行傳播。大家都知道,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重要精神財富,在傳統文化中也包含了重要的美育教育內容,例如儒家思想中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習總書記對美育教育的多個論述中都出現了它的影子。習總書記在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也對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美育思想進行提及,通過將美育思想與社會主義相融合來切實提升美育教育的價值。在開展美育教育的過程中,也讓人們能夠緊跟時代發展,去探索我國美育教育的特點。在學校方面,教師應該積極在美育教育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提升美育教師的教育能力,通過美育教育來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優質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美育教育全覆蓋的格局,打造一個獨特的美育教育體系。
美育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培養人們感受美、認知美與創造美的一個過程。通過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來達到美育教育的目的。美育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習總書記也將美育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設一同放入在我國未來的發展建設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美育教育能夠充分凸顯自身的作用與價值。同時,利用唯物辯證法還能證明物質生活是人們的首需,但是這種結果也并不會證明人們的精神需求是在下降的。在當前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是相輔相成的,都是人們生活發展的重要基礎。習總書記曾經將美育教育作為人民觀定位的標準,在美育教育過程中,個人對美的感知與人民對美的感知是客觀存在的。人民對美的感受不會將個人的感受泯滅,而是會以一種更大的形式來表現出來,成為人們的主流審美觀。
在當前發展過程中,人們在堅定不移的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時也在將中國制造傳播到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美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及時地擔負起時代的責任,將中國的全新面貌向全世界進行傳播,將富有中華美育精神的藝術作品分享給世界。讓世界在審美過程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美育精神,同時提升自身對中國的認知與了解。讓世界在美育精神方面認可中國,這對于我國美育教育的發展來說是極具現實意義的[4]。
習總書記曾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發展理念,將世界看作是一個整體,這是一個充滿美育價值的思想與理論,能夠為今后的美育教育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中華民族的美育精神中包含著一種和諧發展的價值核心。我國目前的國際地位已經有所提升,但是在包含美育精神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中華民族不會因為自身的昌盛而對其他國家產生威脅,這是不符合中華文化中的美育精神的。
中華傳統文化與美育教育之間是存在深厚的聯系的,近年來與國際社會豐富的溝通與交流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通過與不同國家在文化藝術上的交流,來將中國的美育教育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中國美育精神的傳播能力,美育精神對于我國建設能力的傳播性是極大的[5]。
結語:自黨的十八次會議召開以來,與美育教育相關的政策與文件持續性的頒發,讓我國的美育教育工作質量提升了一個層次。但是從宏觀角度來看,美育教育工作與我國學生群體的發展目標是有所差距的,這造成兩者之間的發展不夠協調。在這個基礎上,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也對美育教育做出了重要的批示,我們應該要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基礎上來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加強學校方面美育教育工作的質量,為我國未來的美育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