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杰 黃苑婷
(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廣東 茂名 525000)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兩大分支,財務會計為旨在培養學生的核算和監督職能,而管理會的職能則是通過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預測、規劃、決策、控制、評價。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簡單重復性的工作,如網銀付款工作可以通過構建一個網銀機器人來完成,而不再需要一個專門的出納人員來完成。由此可見,核算和監督職能人才的培養已經不再是人工智能時代會計人才培養的重點,管理會計更加能適應當今人工智能時代發展的要求,加強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重要方向。
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現代管理會計人才,他們日后的就業方向主要為中小企業中的管理會計崗位。而目前高職院校仍然把以培養具備核算和監督職能的人才作為培養會計人才的目標,偏重于培養具有核算職能的會計人才,沒有凸顯管理會計的作用,導致高職院校培養的管理會計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課程體系的設置上,管理會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需要在學習《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三門課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現在的高職院校中,部分院校甚至尚未開設《管理會計》課程,或者把《管理會計》課程的內容放在了《財務管理》課程里講解;有的雖然開設了以上三門課程,但是由于《管理會計》課程與另外兩門課程的內容存在重復,在學習管理會計課程時會直接省略這些重復內容的學習;部分高校直接將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合并成為成本管理會計,這些都會導致高職院校培養的管理會計人才缺乏專業性。
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表現在由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招聘的教師大多是財務會計專業或工商管理專業或財務管理專業,較少來自管理會計專業,且大多數是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應屆畢業生,管理會計相關領域的研究較少,加上高職院校往往缺乏對管理會計類教師的專業培訓,導致高職學校的教師們難以接觸管理會計最新的前沿知識,并將其教授給學生。管理會計課程是最近幾年才開設的新課程,在我國能夠熟練掌握管理會計技能,并妥善處理好管理會計工作的專業管理會計人員少之又少,同時由于CMA證書在我國的認可度較低,而在高職院校中擁有CMA 證書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
現存的管理會計的教材較少,且大多數是針對本科及以上的課程,高職院校使用這些教材授課時,學生普遍反映難度較大。通常從教材編寫到出版往往有一定的時間差,教材無法將管理會計的前沿知識及時的融入到教材中。知名院校出版的教材往往與其他教材的重復內容較多,學生在學習時容易有厭學的心理。新興課程在選用教材時,通常會參照同類院校的選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沒有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材。
管理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在實踐中才能完成課程目標,而在部分高校中,絕大部分課程為理論課,并沒有配套專門的管理會計實訓室。其次,現在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只成立了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和會計手工賬實訓室等,尚未建立管理會計綜合實訓室,部門院校尚未購買管理會計實訓軟件或雖已購買但版本相對落后,無法適應社會發展最新的要求。課程實踐往往是通過做習題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公式的運用,而管理會計這門課程不是單單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公式即可,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與分析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課程實踐不符合管理會計的課程目標,不利于培養企業所需要的管理會計人才。
據調查,目前管理會計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來進行的,教學手段主要是通過老師通過板書+講解PPT 的方式來進行,學生通過課堂或課后做習題的方式來鞏固,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很少參與到課堂中,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學習的熱情。
目前,管理會計課程的考核方式基本是“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的形式,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老師會根據學生平時的出勤率、課堂上的聽課情況以及有無按時提交作業給出平時成績;期末成績一般通過老師出試卷,學生考試的方式來完成,考試的題目類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和計算題等種類,考試的內容多數是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臨陣磨槍的方法,通過考前突擊取得不錯的分數,沒有辦法真正評價出學生對管理會計的真正掌握情況。
為了使會計專業的教育教學滿足企業的需求。高職院校需要充分了解中小企業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可以去中小企業進行充分調研,在此基礎上確定高職院校培養的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
在課程設置上,可以確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為先修課程,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后,高職院??梢栽诖蠖南掳雽W期開設管理會計課程,這樣可以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后面可以再開設《財務分析》和《內部控制》等課程進行綜合運用。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簡單重復性的會計數據處理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開設RPA 機器人、python 等課程讓學生掌握,從而可以適當降低會計核算方面的課程所占的比例,增加管理會計綜合實訓,沙盤模擬實訓等實踐課程。
首先,高職院??梢灾贫ㄒ恍┱吖膭罟芾頃嬋握n教師到省內外知名院校進行學習,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其次,在教師培訓上增加經費投入,要求教授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師每年至少需要參加一次管理會計的相關培訓。其次,與校外企業建立實訓基地合作,鼓勵教師“走出去”,例如規定管理會計任課教師每年必須有一個月的時間去校外實訓基地學習企業的管理方面的知識,掌握企業的管理需求。最后,可以邀請優秀的企業管理人才來學校開講座,指導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學習,從而使教師和學生都能了解和學習到管理會計前沿領域的新知識和新技能。
在選用管理會計教材時,要多咨詢專家的意見,既要考慮管理會計的前沿知識,又要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學到先進知識的同時,每節課后做調查問卷,將學生的意見記錄好。到目前的管理會計教材中模擬企業管理會計決策的案例較少,在教材的基礎上增加案例的講解。逐漸編制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管理會計教材。
高職院校在分配管理會計的實踐教學課時時,應該在滿足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可考慮增加管理的實踐教學課時,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將管理會計的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比例設置成1:2時較為合適的。
其次,實踐課是需要通過實訓室來完成的。高職院校應該在建設管理會計實訓室的經費上加大投入,同時購買或者升級軟件資源,通過仿真模擬企業的實際經營和管理,讓學生能將管理會計的內容學以致用。
最后,要完善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與多個企業簽訂同學可以在大三下學期去實訓基地實習,深入的學習企業實際的經營管理,預測、決策、制定預算、控制和制定考核評價體系等,有效的提升管理會計學生的專業能力。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可以使用的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師可以通過使用雨課堂等教學工具提前布置題目給學生預習,布置的預習內容可以是管理會計的先修課程,目的是通過讓學生預習回憶課程相關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平臺上學生做題目的情況來針對性的教學,對于大多數同學打錯的題目要重點講解,對于大多數同學正確的題目則可以適當減少課時的分配。課堂上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參與課堂中,可以采用翻轉教學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不如學習銷售預測時,學生可以分小組PK,看哪個小組做的預測更合理,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小組內的成員渾水摸魚,可以不定時對小組內成員點名提問。課后還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發布課件和作業以及調查問卷,學生可以及時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并且學生可以通過填制調查問卷提出對本節課的建議。
改進后的考核方式會降低出勤、交作業和期末成績所占的比重,提高實訓成績所占的比重,實訓成績可以根據學生小組的團隊協作、案例選取的合適和新穎度、案例展示情況等方面給定。小組內的考核可以分組長、副組長、組員,按照層級來打分。改進型的考核方式注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助于管理會計課程目標的實現。
高職院校是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為中小企業提供管理型人才的主要途徑,因此需要保證高職學校的教育與中小企業需求的一致性。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于會計行業和會計從業人員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管理會計已經成為人工智能時代會計發展的主流。培養綜合性管理會計人才,勢必成為高校會計專業教育的發展重點。高職院校校推進管理會計課程改革,應當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完善課程設置,建立專業的師資隊伍和選取適合的配套教材,增加實踐教學課時和完善軟硬件資源,豐富教學模式和完善考核方式來提升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水平,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培養符合人工智能時代要求的優秀管理會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