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飛 馬健
(鶴壁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礦,河南 鶴壁 458000)
煤礦“一通三防”工作中潛在的問題比較明顯,所以,一定要完善通風條件,采購先進、科學的通風設備,加大防滅火設備的布置與技術的應用等。另外,煤礦“一通三防”管理機制也要不斷去進行完善,明確落實相關管理責任,對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加強培訓。通過對相關問題的不斷改進,一定能夠有效改善煤礦“一通三防”工作中潛在的問題。
對于“一通三防”技術來講,“一通”就是通風,“三防”就是防火、防塵以及防瓦斯。通風是需要相關企業在礦井內安裝兩臺一樣的通風機展開工作,這兩臺通風機可分主用通風機與備用通風機,備用通風機則要在主通風機開啟的10 分鐘內開啟,需要加強注意的是開采單位不可使用風機群或局部通風機當作主用通風機。此外,開采單位可將局部通風機安裝在進風巷道內,這些局部通風機也要有主用與備用兩個,在具體工作中能夠自由切換。在調查中發現,瓦斯問題是煤礦開采期間出現問題比較嚴重的一種,不但嚴重危害著開采人員的生命安全,在出現火源時還會出現爆炸情況,也會給煤礦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因此,有關開采單位一定要科學有效的管理煤礦瓦斯,在開采時對瓦斯進行嚴格的控制,嚴禁火源出現在開采現場,以免出現較大的安全事故。為了可以在煤礦開采中全面發揮出“一通三防”技術的作用,相關煤礦開采單位一定要注重瓦斯、火源、通風與煤塵間的關聯性,結合具體情況應用綜合性技術來預防安全隱患的發生,保證煤礦開采工作能夠安全穩定的進行,并使煤礦的開采效率與開采質量得到一定的提高,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
有些煤礦企業為了節省支出,就會使用一些合同工或臨時工,而這些工人對煤礦安全開采的知識比較缺乏,并只是短暫的停留并沒打算長期工作,煤礦企業對其沒有展開系統的安全開采培訓,因此,在開采期間,專業性較低的開采人員不但會違反煤礦開采過程中有關的“一通三防”工作程序與制度,還會對自己的行為不能很好地去管制,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會使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大大提高,并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也會加大煤礦企業開采的支出。
礦井通風系統中一般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地下煤礦開采工作條件較差。為了能夠使煤礦采掘工作順利進行,則需要很大的風量,可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很多方面其風量都達不到要求,由于采掘工作較大導致風量無法達到實際需要,可能有些工作面會進行無風工作,也就產生較大的安全隱患;第二,通風系統的設計還存有一些問題。要嚴格根據相關規定和標準設計礦井通風系統,尤其對進風巷與回風巷的設計,可有些礦井為了節約施工,就會把一條巷道一分為二,通過風門把兩條巷道區分開;第三,較多的串聯通風。串聯通風系統不但達不到有關設計的要求,還會危害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鄉鎮的礦井為了節約成本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通常會把井下的通風系統設計為大串聯形式,達不到相關的規范要求。
在煤礦開采作業進行中,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防治工作就是瓦斯問題,首先工作人員要檢測井中瓦斯的含量,根據有關檢測結果做出相應處理措施,然而在一些煤礦企業當中仍有一些不能及時管理與維護瓦斯系統的情況,也就成為出現井下作業風險因素之一。其次,瓦斯系統本身也還有一些問題,比如,傳感器安裝位置有問題,出風口處缺少一定安全措施等,這些也就影響了瓦斯系統工作的準確性,從而就不能很好的控制井下作業中的風險。
地下煤層在開采過程中如果與空氣當中的氧氣完全進行結合,就會出現氧化反應,從而引發火災。盡管有些煤礦以在地面上布置了相應的灌漿站,可未在通道內鋪設相應的灌漿管路,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灌漿系統。還因防火技術水平需要提高,對于煤炭內的硫與礦物質,無法研制出有效的可以降低煤氧化過程的阻化劑。
“一通三防”貫穿著煤礦整個生產環節,對煤礦安全起到較大的作用。在日常開采時要加強對煤礦“一通三防”工作意識的重視,使其作為開采工作中主要的一部分。一定要加大煤礦“一通三防”工作的宣傳力度,使煤礦工作人員能夠了解到煤礦“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在開采時能夠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進行。此外,也要加強管理煤礦“一通三防”工作,使工作人員可以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職責,自動去維護煤礦“一通三防”工作。還要定期進行煤礦“一通三防”教育工作,積累煤礦“一通三防”工作的經驗,尤其要將有關工作細節進行落實,保證每一個員工都可以遵守相關流程,并可以提高煤礦“一通三防”的工作效率。
礦井本身的回風系統可以煤礦自身所在地進行變化,選擇最佳的通風系統,還要以煤礦內瓦斯的含量來確定煤礦通風系統,也還要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來選擇相應的通風系統。此外,對煤礦的通風情況還要進行全面的檢查,以免發生煤礦通風事故。煤礦人員必須確保按照要求實施國家規定政策,以免發生不必要的事故。一旦發生一些安全問題,一定要具有靈活應變的能力,可以快速進行處理。想要使通風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可以通過使用相應的工具來完成,如通風機。要是通風機在工作期間產生問題,煤礦工作也就不能正常進行,還會發生一些安全問題,也可能出現人員傷亡的情況。通過研究分析,在出現與煤礦有關的事故中,瓦斯發生爆炸的頻率最多。在煤礦開采和相應工作時,也就需要確保煤礦開采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確保礦井內具有良好的通風情況。
當煤炭井下的瓦斯量超過一定界限時會很容易產生爆炸。因此,這就要求煤礦企業一定要重視煤炭井下的瓦斯的檢查,保障煤炭開采工作的安全進行。在瓦斯防控管理體系中,良好的井內通風可以有效地降低井內的瓦斯濃度。所以對于井下通風能力的檢查也要加強,實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井下內部通風情況進行檢查,確保井下存在瓦斯泄漏或大量堆積情況時可以及時發現并進行處理,將各種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有效控制。煤礦企業在瓦斯投放系統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提高煤炭開采人員對瓦斯危害認知,要求其必須具備必要的安全意識,加強井下瓦斯的抽出、各項預防和管理工作。此外,對于瓦斯預防控制系統,煤礦企業還需要合理規劃煤礦井下作業,對于井下空氣流通速率要做到科學配置,根據煤炭開采用業臺煤層相應的瓦斯濃度來制定瓦斯的抽出措施。
身為一名煤礦企業的管理者,要想企業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要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加強“一通三防”的防護工作,提高煤礦的整體安全水平。第一,通過計算機模擬技術設計合理的井下通風設計方案,構建合理的通風網格,并要加大對“一通三防”工作方面的資金投入,及時對通風系統進行改造升級,以提高通風的效率。此外,在進行井下通風系統設計時,要對通風系統的經濟效益做到充分考慮,盡量做到減小回風阻力,以增加煤礦開采面積而提高煤炭產量。第二,瓦斯作為影響井下煤炭開采安全一項重要因素,要確保對瓦斯是否超標的檢測一定要做到及時與準確,以避免因瓦斯超標而引發爆炸事故的出現。因此一定要采用性能優良的瓦斯氣體檢測設備,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另外,為提高井下瓦斯排放效果,降低瓦斯濃度,確保煤炭井下開采工作的安全開展,需要加大對瓦斯排放設備的資金投入,盡可能選用最先進的瓦斯排放設備。第三,針對煤礦井下火災的防護,由于煤炭具有一定的自燃性,我們需要制定嚴格的井下防火制度,加強這方面隱患的排查,另外可以采取注入氮氣、灌漿、采煤上下隅角封堵、風量控制等防火措施,確保煤炭開采的安全。第四,在煤炭開采過程中的大量灰塵問題的防護,必須要重視。由于在煤炭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灰塵,因此對于行人通道、進風巷與回風巷等地方應及時進行沖洗,并定期噴水,減少揚塵量,確保煤炭開采人員的人身安全。
現代煤礦安全防護中的“一通風三防”工作,也需要具備專業技術的高科技技術人才,能夠熟練的操作安全設備,來確保煤礦開采作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也要強化防護人員的防護觀念,定期對其進行礦山開采安全防護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素養,確保煤礦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針對煤炭開采過程中遇到意外事故時的處理能力問題,為避免出現事故時產生混亂而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就需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要求其必須全面掌握“一通風三防”工作的關鍵流程和要點,能夠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正;還能夠制定周密的應急預案,并在出現緊急事故時,能對員工做好合理的安排。
“一通風三防”主要是指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礦井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治礦井火災等工作,其作為煤礦工作安全開展的重要防護措施,是確保煤礦開采工作安全的重要環節。因此,對于“一通風三防”工作一定要提高重視,加強“一通風三防”工作,嚴格把控各個環節,提高各項工作的安全防范管理力度,避免因防護工作不到位而導致在進行煤礦開采過程出現安全事故,進而造成人員或財產上的重要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