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喜林
(黑龍江省畜牧總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9)
禽畜糞尿是畜牧場的主要廢棄物,對生態環境與生活環境的影響極為惡劣。如果未經處理的禽畜糞尿被排放到環境中,會導致疾病傳播,污染空氣環境與水源。然而畜牧場的糞尿中卻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如對其進行無害化的處理與加工,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能創造出一定的經濟價值。
1.畜牧業由分散經營轉為集約化經營是在20 世紀50年代后,畜牧業發展迅速,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從而產生了大量糞屎污水,有害氣體和惡臭等。如不及時處理,隨時都能對人類和畜禽環境造成嚴重污染。2.畜牧場場址選擇不當。目前大多數集約化的牧場建在人口密集、占地又相對較少從而造成農牧脫節,家畜糞肥施用于農而造成污染。3.化學肥料的增多家畜糞屎體積大,使用量多,裝運不方便、費力,使用越來越少,農業上有機肥逐漸轉向化肥,結果使大量畜禽糞便等有機肥積壓浪費,造成公害。4.獸藥飼料添加劑使用不當??股?、維生素,激素.金屬微量元素等殘留,通過人們攝食轉移到人體內影響人們的健康,而且有害物質通過畜禽的排泄,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對人類生存環境構成威脅。
第一,畜牧場糞尿中含有高濃度的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等腐敗性物質。這些含磷及氮的有機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轉化為含有磷酸鹽與硝酸鹽等無機物,從而對地表水與地下水產生嚴重的污染。如果未經處理的高濃度污水排進水塘中,就會對各種農作物產生危害,并且會影響漁業的發展,甚至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危害。第二,糞尿以及分解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氣體。禽畜糞尿發酵之后產生大量的甲烷、氨、二氧化碳以及酚類、醇類等有機物,此類氣體不僅有惡臭味道,會對人體呼吸系統產生刺激從而誘發疾病,而且還對土壤、水體以及大氣環境產生嚴重污染。第三,禽畜糞尿中還含有重金屬元素與有害物質。當禽畜攝入添加劑、獸藥、農藥之后,然后經過一定時間消化就會使糞尿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元素與有害物質,從而對環境與土壤產生污染。第四,禽畜糞尿會傳播疾病、滋生蚊蠅。禽畜糞尿重要的問題就是會滋生蚊蠅,這些小昆蟲都帶有大量病菌,會對人身體健康產生一定威脅。一旦人們應用了被糞尿污染過的水,就可能會出現中毒癥狀以及其他疾病。
會使地失去生產價值,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使水體富營養化,引起低等浮游生物、藻類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氰減少,導致魚蝦等水生動物因缺氧而死產。糞便中含有硫化氧、硫醚類、硫醇、胺類和氨氣等也會污染畜牧環境及危害人類健康?;疾』螂[性帶病畜禽排出多種致病病菌和寄生蟲卵,如不適當處理,不僅會造成大量蚊蟲滋生,而且還會成為傳染源、造成疫病傳播,影響人健康。在畜牧生產中由于大量使用各種微量元素添加劑也會通過畜體造成對人畜健康的危害和環境污染。環境污染現狀畜牧場對環境的污染包括粉塵、噪聲和糞尿污水,主要是糞便污水處理不當對大氣、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目前在農村,畜禽養殖的散戶占大多數,畜禽糞尿無序排放,很難收集。而大型集約化畜禽養殖經營者環保意識薄弱,把逐年增多的畜禽糞便未經任何處理便隨意堆放,遇到下雨就被沖進河流造成水體污染,甚至會使地下水質也受到影響。目前,畜禽養殖業廢水COD 排放量已接近工業廢水COD 的排放總量,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畜牧場之所以對廢棄物治理及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畜牧養殖起步晚,標準化、規?;B殖比例不高;二是畜牧場沒有較好的處理、利用畜禽排泄物,致使畜禽糞便排放難以控制。
規劃畜牧場時,應考慮到牧場不要污染周圍的環境,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周圍環境對畜牧場的污染,同時還應考慮牧場規模數量,糞尿及污水排放和良性循環利用情況。畜牧場的選址、營造、管理、規模等一系列規劃因素,均對畜牧場及其周圍的環境污染影響深遠。如何做好畜牧場規劃工作,從而盡可能降低,甚至實現“零污染”的生產方式。首先,科學選址。不是任何地方、區域都適合發展畜牧經濟,畜牧場的選址十分重要且具有科學性。一般而言,要考慮交通、水源、氣候、地形、經濟等因素。要盡量遠離市區、居民區、礦區,避免畜牧場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相互污染。在生產方式上,要充分考量當地的農、林、漁、牧經濟結構,從而制定適宜的生產規模。在組織生產上,要大力使用現代化技術,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降低畜牧場糞尿污染,做到良性循環。此外,還要重視當地的氣候狀況,防止泥沙堵塞排污管道;設置好降雨、降雪、污水的分開排放系統,防止污水與雨水混合,從而加重水污染。
才能更準確地配制符合生產階段和目的畜禽飼料,減少養分的過量供給并降低養分的排泄量。用于飼料的生物活性物質如酶制刺、單細胞蛋白、生長激素、抗生素等也可有效提高飼料品質及養分的利用率,降低豬禽排泄物中氨磷的合成.減少排泄物的數量。大多數植物飼料及產品尤其是豆類、餅粕、麩糠經過適當加工處理.如膨化、制粒等,可降低抗營養因子的含量,提高飼料養分的利用率,減少氯磷的排出量。畜產廢棄物的綜合開發利用有的糞便可通過再處理作為飼料,可通過堆積處理或氧化處理后作肥料,也用作沼氣。為減輕畜禽排泄物及其氣味的污染,可在飼料或墊料中添加各種除臭劑,如沸石、絲蘭提取物、EM 制劑等,可減少糞臭。改善肉的品質.提高產品質量。屠宰場的下腳料、畜禽羽毛和毛屑及孵化后的蛋、死胚等廢棄物通過加工處理后、仍可當作飼料;死禽及其他廢棄物最好焚化,在焚化過程中,盡可能不要產生煙霧和臭氣,一些廢棄物消毒后沉淀處理。發展生態型畜牧業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關系和現代技術、實行無廢物和無污染生產。屆時還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如種植業,加工業的發展。
法、美、荷蘭、意大利等國家都已制定有關防治畜牧業污染的法規及標準。我國也于2001年11月由國家環??偩峙鷾柿宋廴疚锱欧磐覙藴剩緲藴蔬m用于集約化、規?;男笄蒺B殖場和養殖區,不適用于畜禽散養戶。畜禽散養戶也應嚴格遵守畜禽養殖的法規,以防止畜禽尿水無序排放。政府部門應重視環境保護,需要強化執法和監督力度.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廣大畜禽養殖場(戶)應強化環境保護意識,杜絕臨渴挖井,既注重發展養殖業,壯大企業經濟,注重珍惜和保護人類得以生存的環境,使經濟和環境兩方面同步發展。如何加強監督管理,從而降低畜牧場環境污染?其一,政策扶持。政府部門應當重視到畜牧場環境處理好壞,對于周圍環境、畜牧場經營乃至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扶持,擴大對污染治理的經費投入。其二,沼氣產業化。對于畜牧場沼氣的使用,往往出現燒飯有余而發電不足;夏天有余而冬天不足的情況。因此,為了進一步擴大沼氣的經濟效益,政府機關需要鼓勵“農業產業化企業”參與沼氣產業化的經營。積極地拓展、開發沼氣的運輸、存儲、供熱、發電等一系列技術、設備問題。其三,環境監測體系。所謂: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對于畜牧場環境污染問題,需要建立健全畜牧場環境監測體系。全面、深入、細致的量化監測指標,實施“付費”與“獎勵”政策。合格者獎勵,不合格則罰款,以此制約、改善畜牧場的環境污染問題。畜牧場糞尿雖然會對大氣、土壤以及水產生污染,但只要對其進行合理處理與利用,通過新技術與管理措施將禽畜糞尿進行無害化處理與加工,就能變廢為寶,實現畜牧場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盡可能選擇一些飼料報酬高以及培育生長快的家禽家畜品種,從而提升單產水平,降低廢棄物排放量。根據禽畜生長的不同階段對食用飼料中的營養進行科學配制,盡量減少添加劑的使用??茖W選擇飼養方法與飼料喂養數量,同時采用益生素與酶制劑等生物活性物質進行無污染、安全飼料的生產。創新現有的飼料生產工藝,降低或消除日糧中含有的抗營養因子含量,進一步提升飼料養分的重復利用率,最終降低禽畜糞尿中重金屬、磷、氮的含量。
全面落實農牧結合工作,通過有機肥的制作增加土地肥力,增產菜籃子與糧食產品。對于規模較小的畜牧場,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將新鮮糞尿再次用作田地中進行耕翻利用,使糞尿在土壤中自然分解,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污染。采用腐熟堆肥法處理禽畜糞尿,使其在發酵之后施入果園與農田,從而有效控制蚊蠅滋生,充分殺死寄生蟲卵與病原微生物,最終達到增強土地肥力、改良土壤結構的目的。對于規模較大的畜牧場應當建立糞污處理池,控制禽畜糞尿的排放??梢圆捎冒l酵、干燥等技術對糞尿進行滅菌處理。雞糞在經過干燥技術處理之后能夠適量替代部分精飼料喂養禽畜,而豬糞在經氧化技術處理之后,還能當作飼料使用。這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畜牧場糞尿污染等問題,還能夠進一步提升糞尿作為肥料的使用效率,同時增加了畜牧場的經濟效益。對于大型的畜牧場,則可相應的構建“畜——沼——果——漁——糧”等生態農場。例如,畜禽糞便發酵后產生的沼氣,可作為清潔能源使用;而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率只有20%~30%,采用干燥、發酵的技術處理后,可以作為畜、禽、魚的飼料。
可以將沼氣生產作為核心紐帶,建立禽畜糞尿生態處理系統,將種植業、畜牧業等行業緊密結合在一起,走生態農業一體化道路,全力開發畜牧業循環經濟。對糞便進行有機肥加工,并經過處理后生產出沼氣作為發電使用,而殘留的沼液與沼渣則可以作為魚塘養殖的飼料使用,也可以作為種植果樹、蔬菜以及糧食的有機肥,這能夠大大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從而在根本上降低對生態環境與生活環境的污染。
結語:畜牧業的發展,大型畜禽場不斷興建,萬頭豬場,10 萬只雞場不斷增加,畜禽建筑多是密集型,豬場集約化程度很高,畜禽糞便污染環境將成為“公害”。糞便和污水的處理已成大問題。因此畜牧場環境污染及其廢棄物的處理應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