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江山郎峰木業有限公司,浙江 江山 324100)
我國的木建筑停滯了二十年,而這正是國際上木結構飛速發展的時期,從實木、原木結構到膠合木結構,再到復合木結構,直至更新型的木質復合材料,木建筑已不是大家傳統意義上的木建筑,現已達到可以替代鋼材的程度。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科學采伐和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良性循環。
輕型木建筑的墻體與柜類家具的整體化設計,要滿足輕型木建筑中墻體對柜類家具的要求。墻體與柜類家具的整體化設計要滿足結構尺寸和室內材料使用要求。
為保證輕型木建筑整體結構體系的安全當柜體為嵌入式結構且吊掛的柜類家具時,墻體內的墻骨柱應參照《木結構設計規范》進行壓彎構件或軸心受壓構件的強度和穩定的驗證計算。同時覆面板和墻體構造也應符合相關要求。
墻體與柜類家具的整體化,不僅要做到家具空間形式和功能上的集成,而且要將輕型木建筑的墻體的部分功能與柜類家具多功能的集成融合,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高要求并且實現建筑構件與室內家具一體化。無論是建筑還是室內家具,都應該是使用者—即人來使用。反之,我們應該秉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來設計人們的生活方式。所以墻體與柜類家具的整體化設計也應堅持人體工程學的原則。
輕型木建筑從整個建筑產品的生命周期內來看,他是綠色環保的節能住宅。因此,輕型木建筑中的整體化柜類家具也應遵照這一原則,采用對于室內環境無污染的人造板材,節約材料,減少能源消耗,與綠色環保的輕型木建筑保持一致。
輕型木結構建筑是高度預制化的建筑,大部分構件均可在工廠制作后運至工地現場裝配,因此,墻體與柜類家具的整體化設計理當實現產品系列化、零部件標準化和通用化,在滿足降低成本和規?;a的同時,利用盡可能少的非標準零件達到客戶滿意的個性化需求。
在進行輕型木建筑墻與柜的整體化設計時,不僅要實現家具與建筑和整個室內空間界面的協調性,在滿足多功能集成化的前提下,也要通過外觀造型和裝飾的改進,如空間布局和輪廓線條的變化,材料質感的對比,色彩和燈光的烘托,以及各類裝飾構件和五金連接來實現室內風格及環境的和諧與統一。
一般來說,輕型木結構房屋墻體系統的性能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包括樓蓋平面內墻體的設計和布局;墻內的開孔、墻骨柱的樹種、大小、等級和間距;而構件的尺寸和間距根據其分配和承擔的荷載決定;可根據墻體抵抗側向荷載的能力以及其外面的附著物來選擇覆面板。覆面板的厚度、種類及沿覆面板各構件的緊固程度等。隨著家具概念的不斷延伸,家具已廣泛地融入建筑空間中,形成了與單體家具相對應的整體化家具。墻體與家具之間的整體化設計,是指家具與建筑物結為一體,從建筑物的某一部分墻體獲得結構支持,或者依附于建筑物的地、頂、墻面,并與其形成剛性連接的集成柜類家具;或者自身成為空間的分割部分,墻體與家具合二為一,實現了家具與室內空間的完美融合。近年來,隨著我國木結構建筑的發展,設計師也不再把建筑與室內產品做個體分離考慮,而是整體規劃設計,產品與界面交織連接在一起,整體化家具設計日益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力,代表了一種家具設計的新潮流,輕型木建筑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領域的界定逐漸被打破,走向融合、統一的新階段。墻體與家具的整體化設計是以人為本的,經過綜合考慮建筑、室內空間和家具使用方面,實現了室內環境、建筑構件、室內家具三者的整體化,也整合了儲存、裝飾、空間利用等多種功能,滿足了人們對室內環境中的家具的多功能需求。整體化設計中,家具與墻體構件的關系大多采用嵌入式、依附式、隔斷式等結構,對室內空間進行了二次劃分,分割并完成了其界面和室內環境的協調和統一。它將家具與室內界面整體造型,使之成為室內界面造型的一部分,它能充分利用不規則空間,如室內的邊、角、高處空間,將整個空間騰出供人使用,在滿足了人們對多功能的需求的同時,有效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它利用墻、頂壁面替代了家具的一部分板壁,提高了裝飾材料的綜合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了裝修費用。雖然采用了標準化配件組裝,但一般在設計時會根據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結合人體尺度,以適應不同的生活需求,使用非標準件便可達到量身定制的效果,不僅有效降低了人們購置家具的成本,也滿足了人們對整體化家具的個性化需求。
在輕型木結構建筑體系中,墻體是主要的承載構件和圍合構件,也是室內空間中重要元素,而同樣是在室內空間中,大體量的柜類家具也就成了影響輕型木建筑室內空間氛圍的重要因素,因此對于輕型木建筑室內環境中的整體化設計來說,其墻體與柜類家具的結合便成了最主要的整體化設計形式。在本文中,針對輕型木結構建筑的特點,整體化設計是以輕型木建筑的內墻為載體進行的。其主要的設計形式根據墻體與柜類家具的結構關系不同可分為具有貯存展示功能的整體化墻柜、與墻體固定依附的整體化柜類家具(落地與不落地)、嵌固于墻的整體化柜類家具(落地與不落地)以及不規則室內空間內的整體化柜類家具等,在輕型木建筑中,墻體按照所處位置可以分為外墻和內墻。外墻位于房屋的四周,外墻控制熱量、潮氣和空氣在建筑物內外的流動,故而又稱為外圍護墻,一般通常為承重墻,是剪力墻大面積布置的區域,而且除屋蓋和地面保溫外,輕型木結構建筑節能主要依靠外墻體的保溫。內墻位于房屋內部,主要起分割室內空間,并容納機械、電器和管道部件的作用。同時,墻體圍合了室內空間,內墻體又是輕型木建筑中整體化設計的主要載體,內墻主要由墻體框架、墻面材料、密封材料和連接件組成。當按設計要求需要時,可填充保溫材料、隔聲材料以及防護材料H 引,而支撐樓蓋、屋蓋的承重內墻體的構造成了整體化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整體化設計的承重內墻除了直接承受樓蓋和屋蓋傳下來的荷載外,還要承受整體化家具的荷載。因此,承重內墻中的墻骨柱必須嚴格按工程設計法或者構造設計法計算并選用符合要求等級的規格材墻骨柱。一般地,承重內墻的墻骨柱至少選用目測等級V?;驒C械分級M22 以上的規格材。當整體化設計需要在承重內墻體中開孔洞時,我們可以借鑒輕型木結構建筑的門窗孔洞構造設計要求。輕型木建筑的門窗孔洞上的荷載通過過梁傳遞到支承托柱和相鄰的全長墻骨柱,再傳至樓蓋,并且全長墻骨柱與托柱和過梁的端部固定。當承重墻中柜類家具所造成的開孔寬度小于全長墻骨柱最大允許間距600ram 時,承重內墻中開孔均小于墻骨柱間距并位于墻骨柱之間,相鄰墻骨柱間不應同時開有寬度等于墻骨柱間距的孔洞。而當柜類家具的寬度大于全長墻骨柱最大允許間距時,必須采用過梁和雙墻骨柱。若孔洞寬度大于1.5m 時,還需增加墻骨柱和短柱以保證墻體結構強度。同時采用雙層頂梁板或雙層底梁板。
輕型木建筑的墻體與柜類家具的整體化設計中,貯存類的柜是柜類家具的主要成員。因此它是最需要進行整體化設計的,其整體化設計將會大大提高室內空間的利用率,也會提升住宅空間的生活品質。貯存類家具的主要功能是收納物品,因此它需要占據比較多的室內空間,在整體化設計需要的一些情況下,可以在采用依附式或者嵌固式結構,并參照輕型木建筑的門窗孔洞要求,將貯存類家具嵌入墻體中,其側板與相鄰墻骨柱形成固定連接,頂底板與上下過梁或地梁板固定相連,實現柜類家具與承重內墻體整體化?;蛘?,采用依附式結構,將家具的背板或者側板固定在墻骨柱或者墻面板上,以達到整體化的效果。,采用上下兩部分柜體組合而成的板式柜類家具,集貯存和展示功能于一體,采用依附式的大書柜,不僅改造了承重內墻的單調乏味,裝飾了室內空間,也方便了使用者查物、取物,且還隔斷了功能性房間與休閑區域,又避免了墻面的單調,同時以整體化書柜的形式裝飾了此處空間。
非承重內墻與整體化裝飾墻柜,輕型木結構建筑體系中某些內隔墻不是用來支撐結構荷載的。這類墻可稱為非承重內隔墻。非承重墻不承受外來荷載,僅起到分隔和圍護作用。只要達到設計使用要求,可根據客戶自由選擇。因此,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常以整體化的裝飾性墻柜代替非承重內墻,這樣,不僅起到了劃分室內空間的內墻作用,又發揮了整體化墻柜裝飾室內環境的作用。一般來說,根據實際經驗,非承重內墻以標準的40mmx90mm 的規格材為墻骨柱很合適,并且不需要分析。因而柜類家具采用嵌固或依附式結構時,通常在內隔墻上的開口上也不需要過梁或橫梁,并且一般都是使用和骨柱一樣尺寸的單柱和水平構件作為外框。特別是在某些小型“嚴密的”空間情況下,我們可以用較小的木材,例如平放的40mmx90mm 的骨柱構成某些隔斷,以節省空間,同時滿足嵌入式或者依附式柜體的固定要求。而當起居室的背景墻為非承重內墻時,沒有了墻覆面板的束縛,反將內墻的主要構件墻骨柱外露,與室內木質環境相融合,使得功能性的構件直接被賦予了裝飾性作用,顯示出了木質構件的真實美感。這樣的整體化設計,不僅縮短了墻體建造時間,節約了墻體建造成本,也實現了墻體與裝飾性柜類家具的融合。
由于輕型木建筑僅適用于三層或三層以下的低層住宅建筑,而且具有獨特的輕型木桁架系統,由此而形成了輕型木建筑獨特的斜屋頂。輕型木建筑的斜屋頂主體是輕型木桁架,其荷載一般由外墻承擔,因此斜屋頂下的內墻一般是屬于非承重墻,它也就成了整體化設計的理想對象之一。在輕型木建筑的斜屋頂閣樓空間中,由于輕型木桁架的影響,此處空間一般低矮的,且一般位于輕型木建筑的頂部,充分利用這類空間對于輕型木建筑室內空間利用率的提高和居住者生活品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斜屋頂的特點,通過采用與閣樓斜度相適應的裝飾性書柜來取代斜屋頂的內隔墻,同時在天窗下放置書桌柜,不僅讓柜類家具分隔裝飾了閣樓空間,也具有了更多的收納和展示空間,使得低矮壓抑的斜屋頂變成了恬靜雅致的閱讀空間。
結束語:輕型木建筑在歐美國家發展了近百年,正以其節能環保的突出優點而廣受人們關注。而輕型木建筑中墻體與柜類家具的整體化,不僅提高了其室內空間的利用率,裝飾了室內環境,而且對于綠色環保的輕型木建筑在我國的推廣,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