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枝花
(南京市高淳區水務局,江蘇 南京 211301)
引言:水資源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利工程無論是在農業生產、工業生產還是農業灌溉、防災減災等重要環節都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傳統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漸在實踐過程中滋生出一系列問題,對水利工程的可持續利用形成阻礙,而有關單位也要抓住痛點,深究問題產生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從而促進經濟的不斷向好發展。
通常情況下,工程的正常完工與工程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關,而在這之中,進度、投資和質量控制是三個相對統一的目標和三個統一的體系,三者之間存在著各種矛盾。這些矛盾能否得到很好地解決取決于項目管理體系的完善和運行,而完美的工程管理體制就是使三者均可控的情況下達到效益最大化,即進度更快、投資更少、質量更優。
工程進度管理需要解決四個層面的問題,首先是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模式和組織結構;其次是合同制度要嚴格;同時要立足實際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工程設計;最后是單位的選擇和工程質量、進度、監理和審查的控制。
水利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并不意味著管理工作也已經完成,還需要進行后續的工程驗收和審查工作。只有等到驗收合格才真正算整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完成,而驗收工作對水利工程具有重要意義,它是整個水利建設工程管理的終末,審核結果解釋了工程是否質量達標,可以投入使用,是否達到最初設計的預期效果,且本階段還需對整個基建投資項目進行組織計算。
在當前社會發展的情形下,大量的先進技術被應用于水利工程建設中,這也涉及到更多的專業技術管理知識。特別是在傳統水利工程中缺乏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的應用,管理體制改革必須滿足技術要求,實現現代化管理才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
同時,近年來水利工程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水平不斷提高,但仍存在管理不到位、資金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可以通過總結以往的管理經驗,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并根據水利工程的需要完善管理體系。
工程招標制度對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企業發展、規范市場管理等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許多企業認識產生了明顯的錯誤傾向,沒有認真思考如何提升自身實力,卻想著如何助長歪風邪氣,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利益,這也為工程招標工作帶來了困難,擾亂了市場環境,促使惡性競爭層出不窮,最終危害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樣就會出現大量逐層分包現象,導致施工單位參差不齊,無法保證工程質量。
水利工程在選材上也存在一些弊端,嚴格來說,建材的選材也要制定招標程序,淘汰信譽差、質量差的商家。在實踐中投標形式很小,因此很可能會出現建筑材料方面的問題。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建立監督部門,嚴格監督管理,但實際上水利工程建設部門和管理體制很少,導致水利建設項目管理存在嚴重缺陷,威脅水利建設項目的質量安全。
水利工程開工前必須對施工現場的氣候、水質、地質等情況以及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等進行調查,并形成調查記錄,應進行詳細分析并編制項目可行性報告,進行全面綜合分析,以確定項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將遇到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等,進行多方面考察和研究。許多施工單位沒有進行這些調查分析,沒有重視工程的沉降管理,一旦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很難得到妥善解決,這將嚴重影響水利工程的建設。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大量資金,要加強和規范水利工程的定期審查工作,并對水利設施進行定期養護,促進水利工程的可持續利用就需要對承擔防洪、灌溉、生態等大中型公益性水庫和服務于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小型水庫積極建立公益項目消費補償機制,落實管理養護資金、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用于日常維護保養等工作。同時鼓勵各級政府發行水污染防治債券,設立水污染防治基金;同時對一些極有可能造成水利工程不良行為的市場主體,如化工產品制造企業、重金屬生產企業、石油運輸企業等進行環境污染責任險的強制性投保;另外,地方政府需要進行橫向補貼、幫助產業完成遷移,建立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
科學合理的對業主的權力進行限制,以免業主過多地對評定標準進行修改,編制統一的標準化評標管理辦法,并切實貫徹落實評標委員會制度,評標委員會應當由評標專家構成,也可以依據本項目監理招標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使用層次分析法及神經網絡分析法等方法。科學合理的應用誠信網來對投標單位的各種違規違法行為進行限制,實時動態的針對投標單位中標之后的合同實際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并在誠信網上將監督結果發布,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構建適應性比較強的招標文件公示制度,等到公示期結束后才可以開展招標發布會以及招標文件發售等工作,以此為基礎可以對工程監理招投標環節中的公平性及合理性做出一定保證,因此對我國社會經濟穩步向前發展做出建設性貢獻,最終促進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對于低價標,業主單位應綜合考量投標人是否真實具有滿足招標文件具體要求的實力以及技術等硬件。另外,也要加強政府監督,以便可以讓招投標人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切實依據現行法律法規中的要求,規范化自身的各項行為,并且還可以依據現階段我國工程監理招投標實際情況,編制出來一套適應性比較強的施行規則,如果在監督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發現違規的投標單位,就應當立即將其資格取消,并對其進行通報批評。
水利工程管理評價主要是對管理單位管理狀況的綜合評價,是對國家和行業制定的政策、法規、技術標準、規范和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通過管理評價,促進水管理體制改革和水管理健康發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
根據國務院下發的通知,有關單位需要發揮水利工程管理的激勵作用,不斷更新管理模式,深化改革,大力推進管養分離和集約化管理,實現規范化、社會化,推進水利工程管理專業化、產業化。例如,對某些可以結合風險處置和危險水庫整治政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省內可以予以資金獎勵,以此激勵其他單位效仿,積極探索提升管理水平的策略與措施,不斷優化管理體制改革,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信息資源共享不足一直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的一大阻礙。在2020年我國水利部印發《水利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試行)》,強調各水利單位需要利用水信息基礎平臺完成系統對接、聯機查詢、在線瀏覽或調用在線服務等,完善水利信息資源協同共享與更新機制。同時人才因素是推進水利工程建設信息化的重要因素,水利單位可以以高校為依托,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復合型信息化人才;同時針對行業發展的未來前景制定合理、動態化的人才規劃,做到引才用才有的放矢;要加強繼續教育,打破傳統授課模式,采用現場研討、在線學習等形式進行靈活培訓,并建立約束與激勵機制,鼓動在職人員全員參與;對現有人才進行資源配置優化,將水利專業人才與計算機專業人才相結合,形成專業互補,協同完成項目。此外,有必要注意水利管理信息化具有資金壁壘與技術壁壘,這也需要有關部門逐步尋找打破壁壘的策略。
創新是時代發展與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必然要求,施工管理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對傳統的水利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標準提出新的要求,必須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實踐水平。應強調推進水資源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原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效率的優先作用;堅持公平競爭原則,鼓勵技術創新和企業管理創新;堅持效率合理化原則,充分體現政企分離和管理規范,努力構建更高效、更具活力的水利建設管理體制和機制。
首先要在市場內部建設誠信體系,重點排查和治理串標、資質不足、非法分包等無視市場秩序的行為,進而改善市場環境;同時,要關注項目法人,設置法人素質要求,加強相關管理,對項目法人依法管理與考核,防止企業有不法行為;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進行監督,嚴格依照事實進行報告與登記,加強工程監理,確保競爭之間的公平、公正、公開;此外,重視驗收管理工作,完善相關制度。
有效解決基建程序執行不規范、建設過程中管理不足、工程質量與安全問題堪憂、財務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需要發揮制度與規范的作用,完善各類章程,對具體工作中的痛點狠抓,市、縣水利部門應切實加強檢查。對中小河流運行和中小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進行監督和職業指導;加強對水利施工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有效提高水利施工管理能力。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關系到國計民生,深化體制改革,解決現行體制存在的弊病勢在必行。當然這也離不開政府、水利單位、企業與居民的通力合作,只有多方主體共同努力才能開創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新局面,因此相關部門要不斷努力探索,與時俱進,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這樣才能讓我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質量更上一個臺階,最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水利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