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瀛湖鎮瀛湖小學劍鋒教學點,陜西 安康 725012)
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也顯露出很多弊端,進而影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1]。首先,傳統教學理念在教師心中根深蒂固,導致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時依舊采用單一進行寫作訓練的形式,這讓小學生無法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也影響小學生學習語文寫作的興趣。其次,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時,往往忽略了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只是注重教,而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影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最后,小學生由于生性活潑好動,并且思維活躍,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容易以自己為中心進行教學工作,這樣會限制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而影響小學生創作能力,降低了教學的效率。
教學做合一就是在教學中協調好教學、學習、訓練的一種教學理念,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自學來促進教學的質量,也可以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要考慮學生對掌握知識的練習方式,通過多種模式讓“教”“學”“做”做到統一,進而讓教學得到發展[2]。利用教學做合一的理念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進而達到自主學習語文寫作的目的,同時也能通過寫作練習,讓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進而讓小學生能夠全面的發展。最后,通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能夠讓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進而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發展。
在傳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會給學生出寫作的題目與要求,進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了解進行寫作訓練與學習,這樣不但讓寫作失去原本的意義,也讓小學生對寫作教學產生反感,進而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引導的方式讓小學生通過素材的收集與整理,來掌握更多關于寫作的材料,進而增加小學生的知識儲存量,使小學生學習寫作知識時能夠更快速有效地理解教學內容,然后在通過寫作訓練,讓學生將所學習的寫作知識運用到練習當中,這樣才能發揮出“教學做合一”教學的作用[3]。例如:學生學習寫一篇關于“冬天的雪”的文章,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家長群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幫助小學生尋找冬天的記憶,并且收集一些關于冬天雪景描寫的素材,進而讓小學生進行自主預習,然后教師在通過講解《秋天的雨》一文中作者運用的各種修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到如何寫一篇文章,再讓小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通過小學生掌握的素材與剛剛學習的修辭手法,讓小學生能夠寫出優美的文章,進而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
教學做合一理念下,教師要針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一些創新與改變,要通過教學來促進學生學習,在學生學習完成之后,也要進行相應的練習,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對寫作產生一定的興趣,然后在設置一些問題讓小學生自主進行學習,讓小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語文寫作練習,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4]。例如:學生再學習《頤和園》一課時,教師應該通過信息技術收集一些頤和園的視頻、音頻、照片等,在通過教師的整理制作成精美的課件,讓學生欣賞到頤和園的風光,也讓學生了解頤和園的歷史與故事,然后讓小學生通過小組閱讀的方式學習這篇文章,最后讓小學生圍繞生活中的公園進行描寫,讓學生通過了解公園歷史、觀察公園環境來進行寫作,這樣能夠讓學生掌握寫作方式,提高寫作能力。
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要以小學生的興趣出發,這樣才能調動小學生的寫作情緒,讓小學生熱愛寫作,進而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讓小學生能夠有效地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著手,讓小學生感受到寫作與生活的聯系,進而讓小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讓小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寫作素材,提高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5]。例如:教師在講解《荷花》一課時,教師可以問小學生最喜歡的花是什么花,這時會活躍小學生的思維,讓小學生回憶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花,然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對自己喜歡的花進行微作文描寫,簡短的詞語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興趣,讓小學生能夠鍛煉一下寫作能力,同時教師在講解《荷花》這篇文章時,要突出荷花的特點,讓小學生了解關于景物描寫的一些技巧,然后再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活中荷花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荷花的美麗與氣質,進而提高小學生對景物描寫的興致,培養學生寫作習慣。
結束語: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做合一”理論的前提,也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中,要通過培養學生興趣、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改善,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