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芳
(景縣第一高級職業技術中學,河北 衡水 053500)
中職生大多來自不提供的地區和家庭,這些學生受到家庭因素和經濟因素等的影響,或導致學生出現不同的心理。而家里經濟條件稍微好的學生則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也總是以一副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但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就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從而導致這些學生不愿意與人進行主動的交流,學生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境下,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成長。
中職生大多處于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時期,很多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在某一個方面嶄露頭角,受到學生以及老師周圍學生的贊美和認可。但是,如果學生急于表現的心態過于強烈,就愛那個會到這學生在學習或者在生活遇到一點挫折就會顯得十分沮喪,變現的十分失落,認為自己的受到的周圍老師或者學生的忽視。如果中職學生不能夠在學校期間就及時了解這種心態的不利影響,會給學生步入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中職生大多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思想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當學生的認知和現實發生沖突的時候,學生可能會采取極端的方式解決。同時,中職學校受到傳統將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和老師之間關系是極不平等的,也就是說老師擁有絕對的權利和話語權,而學生需要聽老師的安排,如果學生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境下,將會逐漸增長中職學生逆反心理。此外,中職生在學校的中沒有較重的學習負擔,也就導致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然后學生的自由和班級的紀律是矛盾的,為了保證班級學習的紀律,老師會適當限制學生的自由,這也就逐漸增加了學生對老師的不滿,也給學校開展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很多中職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很多家長對職業教育存在著偏見,把中職教育當作是學歷的跳板。這在間接上影響了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很多中職學生內心敏感而自卑,性格比較反叛,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例如,沉迷網絡游戲、抽煙喝酒、個別校園欺凌等現象,這些都為心理健康教育敲響了警鐘。因此,中職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學生的內心需求出發,分析本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擾,并把這些心理需求融入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融合中職學生感興趣的網絡游戲、網紅直播等內容,向學生講解網絡文明,引導學生文明上網、理智上網,把互聯網當作是學習、生活和娛樂的工具,拒絕“玩物喪志”現象,幫助學生克服網癮。其次,心理教師還可以融入挫折教育,引導中職學生正確看待職業教育,勇敢面對考試、社會實踐中的每一次挫折,從容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奮勇拼搏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逐漸受到了學校的廣泛關注,并且普遍開設了相應的心理及健康教育課程或者成立了心理咨詢室。但是,就目前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大多是由德育老師進行管理的,這些德育老師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以至于專業化水平素養不高,促使整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并沒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實質上的影響,這就必須對心理咨詢人員開展系統化的培訓。
在實際教育中,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品質的因素不僅涉及學校,家庭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家長屬于學生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在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作用較大,是學校與社會教育效果的基礎。在平常教育中,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導致家庭教育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家長對于學生的體制培養重視度較高,但是在個性化成長方面的重視度較低,注重智力開發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注重知識培養忽略習慣的養成等。對此,教師需要及時與家長構建良好的溝通途徑,積極引導家長一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不僅需要體現在學校中,在家庭中也需要持續保持,借助統一性的教育要求促使學生心理健康持續性發展。
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拉近師生和同學之間的距離,通過開展人文關懷活動,滿足心理疏導的實際需求。如心理輔導中心設心語信箱與小雨滴電子求助郵箱。其次,心理輔導中心和團委緊密合作,在學校、社區、社會場所定期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和團建活動。與學生工作部結合,開展感恩教育、模擬法庭等,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育人新途徑,在參與活動、體驗學習、親自實踐等活動中增強活動育人的實效。
結束語:綜上所述,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個人的成長,關系到學生家庭的利益,也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因此重視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針對中職學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評價、預防及治療體系是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