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杰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第三小學,河北 廊坊 065500)
經典古詩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經典古詩文的誦讀,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起古詩文誦讀內容,采取有效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古詩文誦讀對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已經普及,發揮多媒體技術輔助作用,能夠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在小學語文經典古詩文朗讀過程中,巧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誦讀環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經典古詩文誦讀中感受別樣的美。例如,在學習《七律 長征》這節內容時,教師便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背景音樂,組織學生們在優美的音樂背景中進行朗讀,在學生們誦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出班級中誦讀優秀的學生來到講臺上誦讀,以發揮榜樣的力量。小學語文古詩文經典誦讀,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另一方面也是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的重要途徑,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能夠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節《七律 長征》律詩的誦讀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播放的背景音樂,營造良好的誦讀環境,使學生們深刻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辛,感受到今日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更積極的學習。巧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古詩文誦讀,在誦讀中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詩詞中所傳達的情感,感受經典古詩文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為學生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應試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采用灌輸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非常被動,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片面。如果在語文課堂中開展學生自主古詩文誦讀,則由于學生缺少朗讀方法,對古詩文理解片面,朗讀中語調頓挫掌握不足,導致古詩文教育價值無法充分發揮。因此,結合學生個體差異性,組建古詩文誦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誦讀技巧和誦讀方法的訓練,在班級中培養誦讀帶頭人,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經典古詩文誦讀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時,先為學生們播放相關視頻內容,以此調動學生參與興趣,之后生動的講解古詩文創作背景,將學生們帶入到情境中,然后組建古詩文誦讀小組,為每個小組安排誦讀任務,在小組的合作交流中,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古詩文內涵。同時,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為每個誦讀小組提供展示的機會,在展示中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誦讀習慣和誦讀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為學生創設趣味教學情境,從而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走進經典古詩文誦讀的世界,激發學生誦讀興趣,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開展。例如在學習《石灰吟》這節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首詩,誦讀出詩歌中的感情,教師要讓學生先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創作背景,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在課堂開端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相關圖片或視頻,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在講解中教師還要拓展作者的其他作品,使學生可以對本首詩的作者有全面了解,這樣學生在誦讀時可以更好地走進這首詩歌的意境。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相關動畫視頻,對于小學生而言視頻內容要比文字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大,這樣學生在誦讀中會產生更為深刻的體會。通過創設趣味教學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誦讀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因此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使學生對經典古詩文誦讀感興趣,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高效。
在小學語文經典古詩文誦讀中,如果發現問題,教師要針對問題及時尋找解決方法。例如,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誦讀,學生們雖然可以流暢閱讀,但是卻不知所謂,在誦讀中缺少頓挫,完全無法理解古詩文中蘊含的意境。教師在課堂中一味地闡述會占用大部分課堂時間,而枯燥的內容也會使學生聽得厭煩,學生只是為了模仿而模仿,這種情況下的小學語文誦讀教學效率并不高。面對這一問題,語文教師要重視起古詩文誦讀,在語文課堂中對學生的朗讀技巧、詩文理解方式、背誦方法等進行專項的強化訓練,使學生掌握這些技能,這樣在古詩文誦讀中學生會感覺輕松很多,在有效技巧和方法的作用下,學生感受到古詩文誦讀的重要性,在誦讀中深入理解古詩文內容和內涵,從而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深入學習語文知識打好基礎。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古詩文誦讀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經典古詩文的價值,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古詩文誦讀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古詩文誦讀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文化底蘊。小學階段學生接受能力加強,這一時期發揮經典古詩文誦讀的作用,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記憶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