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平
(湖北隨州實驗高中,湖北 隨州 441300)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因學科比較抽象,且具有一定難度。同時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展示物理知識的邏輯結構,可視化呈現物理教學內容,并讓學生理清知識脈絡,了解知識之前的關聯,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借助思維導圖創設物理教學情境、完成物理知識預習與復習、建立知識網絡,通過分析生活常見現象,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抽象的物理定律,顯著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思維導圖,也稱思維梳理圖、疏導圖,而思維導圖是通過筆記法逐步發展而來,通過圖文并用的方式以及構建層次框圖,通過整合關鍵詞與關鍵點,形成層次清晰的結構,并通過圖像以及增加色彩的方式讓思維可視化。
而在高中物理教育方面,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表達思維和圖像,不論在學生自主學習中還是課堂教學中都能突出學習重點及關鍵點,極具可操作性,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思維導圖能強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的工具,學習也不再是被迫完成的任務,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思維導圖教學可將物理概念和現象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也更容易接受物理教學內容,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另外,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完成知識傳授,思維導圖形式教學會讓學生的物理思維更加清晰,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點,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預習效果不理想的現象,學生在物理學科預習時,大多數同學只利用幾分鐘快速瀏覽一下教材,這種預習的效果往往不太好,而伴隨著思維導圖的廣泛應用,高中物理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完成導學案設計工作,利用思維導圖把分散的知識點統一展示出來,讓學生明晰自己的預習重點和關鍵點。同時,在思維導圖背景下,物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標記自己已理解的知識內容,同時也要標識那些還不清晰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課堂聽講過程中,認真聽課,著重理解自己不清楚的部分。
例如:在高中一年級“萬有引力定律”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此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制作成導學案,將萬有引力作為本課知識的關鍵詞,然后分成五個分支,首先是理論基礎內容,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其中包括圓周運動、牛頓第三定律、開普勒三大定律;其次是由萬有引力定律產生的思路以及形成過程,并提出物體下落與天體運行具有一定統一性;再次既是萬有引力定律的概念以及計算公式,同時包含一些簡單的計算應用;另外一個分支則是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公式的具體應用范圍;最后則是萬有引力常量的意義以及測定方法等。借助思維導圖進行高中物理知識預習,學生需要認真研讀教材,針對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借助資料和同學幫助,通過標識問題以及收獲,更加明晰課堂預習重點以及難點,提升物理預習效率,為課堂正式學習做好準備。
知識源于生活,也實踐于生活實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實踐生活中發現事物的物理現象與規律,這需要教師與學生要多關注這些物理現象,并運用已學物理知識探究事物的物理規律。教師在新課導入時,如果直入主題,不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故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現象,利用思維導圖提出問題,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例如在圓周運動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本節概念,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現象從感性認知逐步向理性認識邁進,通過情境學習和掌握圓周運動的相關概念。在具體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可首先要展示物理現象,如教師可以通過旋轉木馬實驗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學生們基本都體驗過旋轉木馬,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學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引導學生對圓周運動有個初步的認知,顯著提升圓周運動教學效率。為了方便演示,教師也可自治簡易的旋轉木馬模型,借此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要點。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科學系統的復習能有效鞏固所學知識點,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在高中物理復習過程中,需要復習的知識點涉及面比較廣,知識量也比較大,各章節知識點聯系也比較復雜,如何全面系統地掌握所有知識點間的關聯,是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復習,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需要確定復習目標,并明確復習的具體內容,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點,并捋清復習要點,在此基礎上創建思維導圖并展開聯想,通過解決遇到的問題,加深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力的合成與分解”復習過程中,教師針對此知識點內容制作思維導圖框架,可以將“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作為關鍵詞。而在力的合成中,可包括合力、分力等概念,還涉及到力的矢量、力的合成方法、以及求合力的辦法等。而力的分解則包括分解方法、原則、分解步驟以及方法等概念。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填寫思維導圖框架,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復習。學生通過自主與合作學習,會發現合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相交,力的合成就是求幾個共點力的合力,可通過計算法與幾何作圖法求解力的合成,而在力的分解中合力與分力則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應用思維導圖,并按照思維導圖的步驟完成學習探究,在預習階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繪制初期階段,教師不需要作以評價,而在初步繪制的基礎上,進入物理復習階段后,學生需要修正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并整理與匯總知識內容,合理對思維導圖進行補充。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制作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出牛頓運動定律表達式,繪制向心力的來源,并通過幾人一組的形式進行互動交流,創建思維導圖,最終得出向心運動思維導圖。因人的思維角度各異,小組成員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在繪制和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不但能理清學習思路,抓住學習重點,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教師的總結與反思不但對教學水平的提升,還是對提升教學質量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教師通過總結和反思可以檢查自己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通過分析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教學中自己的不足之處。例如在圓周運動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理論與案例結合的方式,盡可能搜集一些與圓周運動的相關資料,然后在學生已繪制的思維導圖基礎上對其加以補充。教師在課后還要加強對教學的總結與反思,并通過及時的教學反饋,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自己的總結和反思,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實踐教學環節中,思維導圖不但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還具有可操作性,而思維導圖具有簡明、邏輯緊密、概述性強的特點,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借助思維導圖開展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復習教學,不斷有效拓寬高中生的思維能力,還能顯著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