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
(新疆阿克蘇市融媒體中心,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相比于當下五花八門的新媒體形式,廣播電視作為傳統媒體更追求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確保受眾接收到的信息是真實有效的,甚至能夠為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創造帶來幫助。融媒體中心依靠受眾的信任與關注來提升自身影響力,并逐漸在行業內發展出基于自身影響力的品牌效應,進一步實現收視率的穩定提升。在整個過程中新聞信息是融媒體中心最重要的產品,也是實現各個階段目標的關鍵,對新聞信息的篩選、編輯與傳播都是最大化信息價值的關鍵。下文將以受眾心理為切入點,探究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
廣播電視受眾覆蓋范圍非常廣,受眾類型跨度也相對較大,不同類型受眾的文化水平、興趣方向都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受眾在新聞信息內容的選擇方面也必然存在著不同之處,雖然不同之處較多,但是作為廣播電視的受眾群體對信息的需求必然存在共通之處。編輯人員可以將不同類型受眾信息需求的共通之處作為切入點,重點研究廣播電視受眾群體的心理特征,為信息的篩選與編輯提供更多的支持。從受眾心理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受眾并沒有固定的需求方向,呈現較高的隨意性。對受眾群體而言,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信息內容給其提供了充分的選擇空間,也更有效的滿足了受眾信息需求方面的隨意性,受眾可以直接根據對信息興趣選擇觀看。所以在普遍情況下,有趣的、易于理解的新聞節目會更受到群眾的歡迎,大多數晦澀枯燥的新聞節目收視率都不盡如人意。此外,影響受眾對廣播電視節目選擇的因素還包括節目的互動性,節目播放的過程中編輯應當與受眾建立起高效的互動關系,這樣才能夠有效抓住受眾的心理,滿足受眾的需求。廣播電視受眾心理除了隨意性與互動性之外,還表現出了明顯的交融性。
受到先進電子信息技術的影響,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播出形式也不再拘泥于單一的播放形式。如今的電視新聞更多的是借助聲音與畫面,更直觀有效的為受眾展示新近信息,以便于更直觀有效滿足觀眾的信息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聲音與畫面的合理配合,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作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大多數人都是想要通過電視節目直觀高效掌握社會事件的主要信息。但如今信息平臺的建立和全面覆蓋,觀眾受到的信息沖擊也越發明顯,信息的波動程度、變化頻率也在不斷提升。鋪天蓋地的信息中良莠難辨,觀眾更需要新聞信息來確認信息的真實性,信息與民眾生活已然建立起了十分牢固的關系。電視新聞作為重要信息傳遞渠道,在受眾的信息獲取方面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信息化時代當中,信息的時效性是極為關鍵的,保證信息時效性也是融媒體中心自身實力的一種證明。維護新聞信息的時效性,同樣也是對受眾需求與心理的一種滿足,有助于融媒體中心在受眾間形象的建立。而且廣播電視新聞雖然屬于典型的傳統媒體,但依舊可以借助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傳播形式與方法的創新。例如隨著受眾群體逐漸年輕化, 以共青團中央為代表的一系列傳統媒體逐漸入駐微博、bilibili等新媒體軟件,一方面繼續發揮自身作為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一方面新聞內容形式逐漸年輕化,更好地符合年輕受眾的心理需求。由此可見,融媒體中心新聞創新的方式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信息內容本身,還可以將信息的時效性作為切入點,充分發揮一手信息的價值,更有效的滿足受眾對信息的好奇心和需求。
信息本身的創新性也是提高新聞信息對觀眾的吸引力的有效途徑,創新思維應當著重與信息編輯環節相融合。編輯人員需要在尊重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語言技巧對信息內容進行整合,降低信息內容的理解難度并提高趣味性,以此實現增強新聞信息的吸引力。在這個過程中編輯人員應當有意識地對強硬的新聞信息進行處理,借助語言技巧降低群眾對信息內容的反感或抵觸。不僅如此,在播出階段,播報人員也應當注意語言技巧的應用,實現平等互動關系的建立,更好地抓住觀眾心里滿足觀眾的信息需求與好奇心。
創新能力才是支持融媒體中心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動力,所以新聞編輯人員在深入研究受眾心理與需求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為例,以更生動詼諧的方式講述我國歷史,完全打破了傳統歷史類節目枯燥乏味的形象。融媒體中心應當著重培養新聞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基于受眾心理與信息內容進行信息的創新編輯。這樣一來才能夠在滿足受眾信息需求的同時,全面的發揮新聞信息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總結:綜上所述,融媒體中心作為具有極高輿論導向作用的媒體,信息的時效性與真實性有著關鍵的影響,編輯創新也應當以此為限。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下,駁雜的信息鋪天蓋地,充分抓住受眾心理與需求篩選新聞信息與題材,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創新,配合語言技巧的應用能夠將新聞信息的價值最大化。以創新為動力,融媒體中心的發展也能夠更加長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