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余
(永嘉第二高級中學,浙江 溫州 325100)
人的一生中有多個轉折點,其中可以靠人為控制的是中考與高考。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模式、綜合素質培養的關鍵時期。現代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達成高中數學教育要求和目標。教學期間,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數學素質培養和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和思路。
高中數學教學,并非只有數學教材一種資源可以用于學習。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認知比較豐富[1]。知識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言重要性突出。高中數學教學期間,教師需要選用課外數學史幫助學生感受和探知我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探索中取得的成績以及其對于國家、社會的影響。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能夠產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形成愛國精神與意識。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根據課本內容以及我國的資源、人口情況編制一些學生熟悉的問題,讓學生結合我國社會發展成就分析知識點。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本中的實踐觀點、理論觀點,在實物演練中幫助學生接受與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達成素質教育目的。
為了實現學生素質的有效培養,需要教師從三個角度切入,增強學生的能力、潛力與知識儲備,使學生形成扎實的文化素質。與其他素質相比,數學教育的重點需要放在文化素質教育。在學生形成文化素質以后,其他素質的培養將會非常順利[2]。
數學教育中,教師需要予以社會實踐教育更多關注,讓學生了解現代社會背景下的數學知識運用價值。在實踐中學生就能感受到代數、幾何在生活中的應用。這種教學過程能夠優化與增強學生思想品質。教學期間教師需要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形成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文化涵養與素質。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同時兼顧實踐和理論,使學生明白沒有實踐就無法形成理論,沒有實踐過程理論又失去了指導意義,有了理論才能讓實踐更順利。這樣的方法可以顯著增強學生的數學觀念與意識,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加入商業、經濟、金融等和數學有關的知識,擴展學生知識面,使學生形成豐富的文化涵養、科學素養。另外教師還要使用多樣化模式教學,使學生形成問題解決意識和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數學定理的時候,需要用引導的方式給出結論,之后讓學生假設和猜想已知結論,使學生形成靈活的數學思維。在舉例說明中,學生能夠感受其中的定理奧秘。以理解為基礎記憶知識,幫助學生靈活使用知識技能,形成流暢的數學思維。舉例的過程讓學生了解了定理使用方法,激活了數學思維。
教學中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素質的全方位培養,不能只考慮文化素質。教師需要探索尋求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精神的有效方式,使學生形成堅毅頑強意志,能夠果敢且自信的解決各種問題,面對問題。數學知識的教學,教師需要認真仔細傾聽學生的需求,觀察學生的表現,耐心指導,讓學生明白解題需要認真觀察體感,問題的解決流程需要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假設。在實踐中幫助學生形成勤奮刻苦、團結合作、踏實認真、嚴肅細致的學習精神。講解數學例題的時候,合理引導,使學生形成優良品格與韌性,絕不能因為小小的挫折與困難直接放棄。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有必要探索能夠引導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的方式。在學生形成與具備審美能力以后,學生才能從容處理學習需求。數學屬于自然學科,有著很強理論性。教學期間,合理引導,幫助學生感知數學理性美,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天然的魅力,讓學生愛上數學知識學習過程。比如在學習函數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幾何圖形,說一說這些幾何圖形的對稱美、協調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帶領學生深入研究和感知數學魅力,形成審美素質。另外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走進生活,關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與知識,體現學以致用的追求。
結語:數學教育中,教師必須打造適合學生成長的良好學習環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學,讓學生能夠走進知識。教師充分了解學生需求,根據學生條件安排教學方法。從經驗來看,高中數學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建設,對提高數學教育效果有顯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