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召威
(寧波廣天建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
混凝土由于具有很強的耐久性、抗滲性、抗凍性和抗侵蝕性,已成為現代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材料。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受施工、維修等因素的影響,經常出現裂縫,導致房屋整體質量下降,使用體驗差,甚至威脅房屋的安全穩定。因此,有必要分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裂縫的形成,從而保證住宅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材料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裂縫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原材料問題,二是材料配比問題。原材料問題包括水泥、骨料、含水率等,這些都是混凝土的組成部分,不合理的現象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其型號的選擇和強度的利用不能滿足建筑的需要時,就會出現裂縫。因此,在選用水泥時,必須符合國家制定的標準,并根據工程實際使用情況和工程環境進行選用。如果水泥用量少,混凝土就會開裂,太多就會出現成本問題。細骨料也是混凝土的主要組成部分,對質量要求很高。但由于細骨料中含有雜質,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會降低混凝土的粘度,進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炷僚浜媳葐栴}是影響混凝土性能的關鍵,對工程質量影響很大。由配合比引起的混凝土裂縫主要有水灰比、砂灰比和外加劑的測定。水灰比不合理,過多會使混凝土流動性強,凝結形成過慢,整體強度降低。如果配合比過小,混凝土攪拌會受阻,混凝土膨脹會增大。不合理的砂灰比會增加成本。外加劑的不合理摻量會增加混凝土的收縮,進而引起混凝土開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在澆筑時會產生一定的水化熱。這樣,混凝土內部結構的熱量就不會向外揮發,從而導致混凝土結構內外產生一定的溫差。另外,如果混凝土內部拉應力過大,也會出現溫差問題,導致裂縫的產生。
當混凝土的水化熱消失時,混凝土內部的水分會逐漸蒸發。同時,如果混凝土不受外力影響,在凝結過程中會收縮變形;混凝土結構的收縮變形程度往往直接受其內部配筋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當混凝土中形成一定的應力時,很容易產生裂縫。
混凝土澆筑時,由于太陽的照射,表面溫度升高,導致其內部結構溫度呈非線性趨勢,當混凝土澆筑受到限制時,局部區域會產生一定的應力,從而導致裂縫問題。另外,由于氣候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表面溫度會大大降低,從而引起混凝土內部梯形溫度的變化,溫度應力的過度積累會引起裂縫問題。
由于在建筑物的建造或設計過程中,基礎部分或整個建筑結構不合理,在后續的操作過程中會出現不均勻沉降,在建筑物內部或外部出現相應的裂縫,對后續建筑物的運行極為不利。其中,建筑物不均勻沉降裂縫在建筑物裂縫中也較為常見。
在了解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預防混凝土裂縫的最佳途徑。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工程設計階段,設計人員應結合設計規范和設計標準,結合施工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條件,以建設工程的安全穩定為基礎,不斷完善建筑的整體結構,加強混凝土標號和鋼筋標號的合理選擇,盲目提高標號并不能增強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早晚溫差不可避免。在溫差較大的施工區域或季節,應充分考慮相關問題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果溫度較高,可以通過減小混凝土厚度來減小混凝土內外溫差。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要采取一定的降溫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溫度。例如,在冷卻管壁上增加冷凝管,以保證冷凝水的形成。在養護過程中,可以通過灑冷水或遮擋陽光來減少高溫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當環境溫度突然變化時,應及時調整維修工作,并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盡量減少溫度突然變化造成的磨損。
針對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按施工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混凝土配制。如有必要,應通過添加化學外加劑來減少水泥用量。同時,要加強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檢驗。質檢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 對所有原材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標識和質量符合施工設計圖紙的要求。進場前應進行隨機抽樣檢查。不合格材料不得在現場使用。2) 合理規劃混凝土運輸路線,保證運輸路線暢通,保證混凝土運輸時間,避免混凝土因運輸時間過長而質量下降,運輸過程中采取保溫降溫措施。3)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后,應進行坍落度試驗。如果檢測結果不合格,則禁止使用。
在施工過程中,規范混凝土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藝的應用,對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發生概率,提高混凝土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要做到以下三點。1) 確定混凝土澆筑的面積、方法、速度等數據,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結構進行振搗密實。2) 強度、剛度滿足設計要求的模板和支架有效地加固了混凝土結構,保證了混凝土澆筑和養護過程中不發生變形等質量問題。同時檢測鋼筋及保護層厚度、預埋件及尺寸,確認鋼筋及保護層符合設計要求后進行澆筑。3) 在澆筑過程中,施工方案應與實際情況相一致,保證各環節的混凝土澆筑量,并對混凝土澆筑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混凝土坍落度數據與設計要求不符,應及時調整,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
混凝土養護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混凝土施工質量。混凝土的養護主要有以下兩點。1) 做好混凝土表面的保濕工作。及時澆水、鋪草甸或地膜,隔離外界環境,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如果環境溫度低于5℃, 不允許噴水,以免出現溫度裂縫。2) 達到混凝土養護時間后,應拆模。拆除方式時,不得強行拆除,也不得用錘子砸碎,以免損壞混凝土構件的棱角和表面。
混凝土建筑裂縫的發生和存在對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而由于裂縫產生的原因,也有著復雜的多樣性。因此,要有效地保證設備施工和現場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勢必對設備施工和現場技術人員的維護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只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管理規范和規程進行設備的施工和技術人員的維護,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對裂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