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目前因流行性感冒病毒而引發的急性呼吸系統病情的嚴重程度要普遍比普通感冒更高,秋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的多發時期,臨床認為導致患者發病的主要病毒為甲型H1N1病毒。通常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溫差較大,再加上患者機體免疫能力降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就容易使得人體出現病毒感染[1]。因為小兒年齡較小,身體各項機能發育并不完全,抵抗能力較低,所以很容易會因為病毒感染而導致發病。發病后患兒會存在易疲勞、全身酸痛、全身乏力、咳嗽、喉嚨疼痛和發熱等癥狀表現,這與普通感冒有相似之處,因此在診斷時可能會出現誤診,進而導致治療工作更加的困難[2]。因此要強化對小兒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患兒的規范性治療,研究得出[3],奧司他韋是一種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這種藥物能夠在抵抗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中發揮良好的效果。所以本文基于此研究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用藥奧司他韋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效果,詳見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20 年1~12 月在本院入院治療的122 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患兒為研究對象,入院后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通過抽簽(奇偶數)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1 例。觀察組:男34 例,女27 例;年 齡1~6 歲,平均年齡(3.08±1.28)歲;發病到入院時間0.5~4.0 d,平均發病到入院時間(2.13±0.64)d;對照組:男32 例,女30 例;年齡2~6 歲,平均年齡(3.62±1.24)歲;發病到入院時間0.5~4.2 d,平均發病到入院時間(2.31±0.64)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文研究對象的資料均經過倫理驗證符合標準,臨床資料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標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均被診斷為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具有病理診斷依據;②均有體溫升高的表現,體溫>37.3℃[4];③伴腹瀉、嘔吐、咳嗽和全身酸痛癥狀;④臨床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①對本文所應用藥物過敏者;②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病者;③因其他病原菌而導致的呼吸道感染者;④臨床資料缺失者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以常規的療法進行治療,入院后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糾正其體內的酸堿平衡,積極對患兒進行止咳、抗感染和退熱等相關的治療,并同時對患兒用藥,口服抗病毒口服液5 ml/次,2~3 次/d,持續用藥5 d 為1 個療程。療程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下個療程的治療。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進行治療,口服用藥,體重<15 kg 的患兒用藥30 mg/次,體重為15~23 kg 的患兒用藥45 mg/次,若體重>23 kg,則需用藥60 mg/次。將藥物放入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沖服。用藥2次/d,持續用藥5 d為1個療程。療程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下個療程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分為痊愈、有效、無效3 個等級[4]。①治療后,如患兒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通過RT-PCR 方法檢查患兒的病毒核酸顯示為陰性,則說明痊愈;②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但未完全消失,通過RT-PCR方法檢查患兒的病毒核酸顯示為陰性,說明治療有效;③治療后患兒的臨床效果未達到治愈和有效的標準,說明治療無效??傆行?(痊愈+有效)/總例數×100%。對比兩組恢復指標,包括病毒核酸轉陰時間和發熱消退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恢復指標對比 觀察組病毒核酸轉陰時間及發熱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恢復指標對比(,d)

表2 兩組恢復指標對比(,d)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臨床常見的流行性病毒感冒主要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種類型,最為常見的病毒為甲型H1N1。雖然這種病癥具有自限性的特點,但是因小兒和老年人群機體抵抗力較差,所以在發病的同時很可能會出現肺炎等嚴重的表現,甚至會直接導致患兒死亡,因此針對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病例,臨床亟待選擇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臨床目前治療這種病癥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對發病≤48 h 的患兒一般主張及早應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藥物進行治療[5]。經臨床實踐得出,常規藥物治療對兒童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所發揮的治療效果有限,為了更好的提高對患兒的治療效果,本文在常規用藥基礎之上聯合奧司他韋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奧司他韋是臨床上常見的神經氨酸抑制劑,這種藥物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可以結合流行性感冒病毒神經氨酸酶的活性位點來作用于機體,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神經氨酸活性位點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較高保守性,所以早期這種藥物治療會對宿主機體當中病毒的釋放產生嚴重干擾,這樣就促進擴散鏈的阻斷,使得被感染的細胞表面出現大量的病毒顆粒擴散,這就有效地實現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觀察組病毒核酸轉陰時間及發熱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奧司他韋可以明顯提高人體內的自然殺傷細胞(NK 細胞)、CD8+T細胞、CD4+T 細胞、CD3+T 細胞的比值,這樣就能促進患兒各種臨床癥狀的緩解,提升其機體免疫能力,可以阻止人體內病毒的復制,較大程度縮短了患兒病情恢復所需的時間,能進一步遏制流行性感冒的蔓延。
除此以外,臨床有研究[6]選擇2016 年11 月~2018 年12 月所收治的98 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患兒進行分組對照,分別對兩組患兒實施常規的抗病毒口服液治療和奧司他韋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觀察組的核酸病毒轉陰時間、乏力緩解時間、發熱癥狀消失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進而說明通過西藥奧司他韋可實現對兒童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治療,肯定了藥物治療的價值。而本文所得結果和該研究結論相近,在學術上能相互論證。
綜上所述,通過常規治療配合西藥奧司他韋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能提升臨床療效,促進患兒病情的恢復,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