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禮年 李秋東 陳家信
重癥肺炎是一種常見重癥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臨床主要癥狀有低血壓、呼吸困難、意識模糊及心率加快等癥狀,且該病進展速度較快,疾病控制難度較大[1]。所以,在患者疾病確診后,需立刻采用有效方案控制病情發展,預防患者發生膿毒血癥或是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避免患者重要器官組織功能損傷,威脅患者生命[2]。臨床調查研究[3]顯示,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化膿性鏈球菌等均可成為肺炎病原體,可刺激人體毒素分泌,可損傷細胞功能??股厥桥R床治療重癥肺炎的主要方案,但隨著我國抗生素濫用現象加重,細菌耐藥性逐步加強,傳統抗生素治療方案已經無法有效治療重癥肺炎,甚至會損傷患者的肺功能,對預后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探究理想有效的重癥肺炎治療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對抗生素降階梯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進行深入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90 例重癥肺炎患者,按照不同用藥方案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5 例。實驗組男女比28∶17;年齡21~81 歲,平均年齡(51.42±10.15)歲;患病時間3~12 d,平均患病時間(7.69±2.68)d。對照組男女比26∶19;年齡20~81 歲,平均年齡(51.11±10.38)歲;患病時間3~12 d,平均患病時間(7.77±2.70)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滿足以下一個及以上指標則可確診重癥肺炎,呼吸頻率20 次/min 或是有呼吸困難癥狀出現;患者有意識障礙出現;患者的PaO2氧分壓水平<6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的動脈收縮壓水平<90 mm Hg;患者出現膿毒性休克;尿液量<20 ml/h或4 h 尿液量在80 ml 以下;X 線片檢查結果顯示有兩個及以上肺葉累及;②患者均為成人;患者家屬同意患者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存在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存在臟器功能障礙;無法配合研究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傳統抗生素治療?;颊呷朐汉缶邮軤I養支持、低流量吸氧、退熱、止咳等常規治療。患者在治療初期采用低級別抗生素治療,給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2 g/5 h 靜脈滴注,甲硝唑7.5 mg/kg靜脈滴注,持續治療3 d。若患者藥敏試驗結果顯示陰性,則更改治療方案,給予左氧氟沙星0.5 g/次,2 次/d靜脈滴注,持續治療7 d。
1.2.2 實驗組 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在治療初期為患者提供強效、抗菌譜廣的抗生素,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0.5 g/6 h,4 次/d 靜脈滴注;若患者同時合并腎功能障礙,則將藥物用量更改為0.5 g/12 h,2 次/d,持續治療3 d;然后獲取患者的痰液標本或是血液標本進行細菌檢查、藥敏試驗,結合細菌檢查結果與藥敏結果,確定患者的細菌感染類型,采用針對性抗生素(青霉素、頭孢唑林或是苯唑西林等)進行治療。若患者藥敏試驗結果顯示陰性,則采用美羅培南500 g/8 h,3 次/d 靜脈滴注。若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則將藥物用量改為500 g/12 h,2 次/d,持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患者治療后氣促、發熱等癥狀基本消失,肺部聽診顯示干濕性啰音有明顯改善;有效:患者治療后氣促、發熱等癥狀有所緩解,肺部聽診顯示干濕性啰音有一定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后氣促、發熱等癥狀與肺部聽診顯示干濕性啰音無明顯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4]。②臨床相關指標,包括發熱消失時間、氣促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內鏡檢查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③治療前后IL-6、CRP、PaCO2、PaO2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實驗組發熱消失時間、氣促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內鏡檢查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d)

表2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CRP、PaCO2、PaO2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6、CRP、PaCO2、Pa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6、CRP、PaCO2、PaO2水平均優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CRP、PaCO2、PaO2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CRP、PaCO2、PaO2 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重癥肺炎屬于臨床常見的呼吸內科急危重癥,其中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均屬于主要病原體。小兒以及老年人均是重癥肺炎的易感人群,患者發病后會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心率加快以及持續發熱等癥狀,且機體會產生炎性反應,會對患者器官功能造成嚴重損傷,導致器官功能衰竭,最后威脅其生命安全[5]。臨床多通過抗感染治療達到治療患者疾病,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但隨著抗生素濫用現象的加重,細菌耐藥現象以及細菌多重耐藥現象越來越嚴重,以往治療效果明顯的抗生素失去了臨床應用價值,甚至會促進疾病發生,危及患者生命[6]。但重癥肺炎病情較重,有研究[7]指出,重癥肺炎發病后會對人體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造成損傷,需在確診4 h 內進行有效治療,否則無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傳統抗生素治療重癥肺炎效果并不理想。患者被確診肺炎后,臨床醫師憑借自己的經驗選擇普通抗生素治療患者疾病,只有在患者病情惡化或是病情較嚴重的情況下才會采用廣譜抗生素治療,雖然這種治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患者肺部感染情況,但是無法有效控制致病菌,也無法有效消除患者炎癥,并且促使耐藥現象發生,增加治療難度[8]。隨著重癥肺炎發病率的升高,臨床對重癥肺炎的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提高重癥肺炎患者的生存率,臨床研究出了新的治療方案—抗生素降階梯療法。
抗生素降階梯療法主張治療早期采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后評估患者用藥情況。在有效控制病情被后采集相關標本進行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結合檢查結果采用最具針對性的抗生素進行二次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CRP 屬于是一種比較敏感的炎性反應指標,也是人體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健康狀態下,人體CRP水平偏低,但在人體組織損傷后或有微生物入侵后,CRP 水平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9]。因此,CRP 經常被臨床用于監測感染的發生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7.8%高于的對照組77.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發熱消失時間、氣促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內鏡檢查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6、CRP、PaCO2、PaO2水平均優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抗生素降階梯療法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抗生素療法,但這一現象與抗生素降階梯療法所用抗生素藥物也存在一定相關性。美羅培南屬于二代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可增加人體的脫氫肽酶穩定性,并且可以增強人體革蘭陰性菌拮抗活性,在混合感染的治療中應用效果更為突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屬于廣譜抗生素,藥物分子結構比較小,更容易在菌體細胞中滲透,可更好的抑制細菌細胞壁粘肽交聯,可有效減少細胞壁合成熟練,抑制細菌活性。
綜上所述,抗生素降階梯治療重癥肺炎療效顯著,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速度更快,患者的炎癥因子與血氣分析指標明顯更優,更具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