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根 賀艷軍 張曉婷 李蕊 談炯新 肖磊
妊娠期糖尿病作為臨床病癥之一,主要指孕婦于妊娠階段首次表現出糖耐量不正常或者血糖升高等現象,如在妊娠階段患者表現出血糖升高癥狀,會對應呈現出酮癥酸中毒以及羊水過多等系列現象,更為嚴重會導致胎兒表現出早產現象,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2]。本次研究將本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8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探析聯用鹽酸二甲雙胍+門冬胰島素完成糖尿病治療可行性,以實現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效預后。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8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數字奇偶法分為聯合組和單一組,每組40例。聯合組患者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為(28.65±3.46)歲;孕周26~40 周,平均孕周為(30.22±3.29)周;單一組患者年齡24~40 歲,平均年齡為(28.72±3.77)歲;孕周27~40 周,平均孕周為(30.25±3.26)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妊娠期糖尿病獲得確診;②對于此次研究均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呈現出鹽酸二甲雙胍、門冬胰島素禁忌證現象;②呈現出心肝肺嚴重病變現象。
1.2 方法 單一組:采用門冬胰島素完成糖尿病治療,用藥劑量為0.3 IU/kg·d,用藥方式為皮下注射,后續依據孕婦表現對藥物注射劑量進行合理調整。聯合組:采用鹽酸二甲雙胍+門冬胰島素完成糖尿病治療,對于門冬胰島素藥物治療方法同單一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保持相同;此外添加鹽酸二甲雙胍藥物展開治療,用藥頻率為1 次/d,劑量為0.5 g,用藥方式為口服;對于兩組患者直至胎兒娩出將藥物應用停止。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Hcy、Cys-C 水平以及母嬰結局(剖宮產、早產、新生兒黃疸以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PG、2 h PG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FPG、2 h PG 低于單一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mmol/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mmol/L)
注:與單一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cy、Cys-C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cy、Cys-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Hcy、Cys-C 均低于單一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cy、Cys-C 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cy、Cys-C 水平比較 ()
注:與單一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聯合組出現剖宮產發生率、早產發生率、新生兒黃疸發生率以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發生率均低于單一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n(%)]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于妊娠前,孕婦未表現出糖尿病史現象,但在妊娠期間首次表現出糖尿病現象,未獲得有效治療后,會使患者呈現出高血壓以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系列并發癥,使早產風險顯著增加,對母親與胎兒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對此確定有效方法展開妊娠期糖尿病治療意義顯著[3,4]。
當前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主要通過飲食控制、藥物控制以及適當活動等展開對應治療,以二甲雙胍類以及胰島素類藥物應用較為常見[5]。對于門冬胰島素而言,其同天然胰島素呈現出較為一致活性,并且在吸收速度方面同天然胰島素比較呈現出一定程度提升,在餐后血糖控制效果方面較為理想,但是諸多患者在采用胰島素進行一段時間注射后,會表現出程度不同胰島素抵抗情況,此時需配合其他藥物展開對應治療[6,7]。鹽酸二甲雙胍作為口服降糖藥之一,其在抑制肝臟糖異生以及腎臟糖異生方面可獲得顯著效果,并且能夠將機體針對胰島素敏感性顯著提升,使藥物利用效率有效增加[8,9]。
本次研究發現,治療后,聯合組患者FPG、2 h PG低于單一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者Hcy、Cys-C 均低于單一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出現剖宮產發生率、早產發生率、新生兒黃疸發生率以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發生率均低于單一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鹽酸二甲雙胍+門冬胰島素運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中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鹽酸二甲雙胍+門冬胰島素藥物聯合應用,可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水平顯著降低,并同時將Hcy 水平、Cys-C 水平有效降低,將母嬰結局改善,最終實現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效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