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艷燕 孫旭莉 趙 藝
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產科,浙江麗水 323000
產褥期作為產婦生產后的重要階段,是身心恢復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對新生兒健康及產婦生活質量均會產生影響,并引起產婦心理、生理變化,使身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1-2]。因此,采取合理、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在幫助產婦緩解不良情緒、調節心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中醫康復護理理論的不斷完善,其以辨證施護理論為基礎,明顯促進子宮恢復、減少并發癥,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3]。同時,動機行為轉化理論作為一種預測性護理措施可針對產婦自身情況預先做出護理計劃,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4-5]。若將兩者結合,其護理效果可能更加明顯。為探究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在產褥期產婦恢復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產婦泌乳能力、并發癥、臨床表現及護理滿意度的進行分析。
2016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對80 例在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接受護理的褥期產婦進行相關研究。納入標準:①骨盆測量數據顯示,產婦的胎位均在正常范圍內;②胎兒足月,分娩方式為自然分娩與剖宮產;③資料齊全,配合后期隨訪。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婦產科相關并發癥;②存在語言溝通或意識障礙;③伴有肝腎功能嚴重障礙;④無法配合治療。兩組年齡、孕齡、分娩方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及家屬均仔細閱讀相關文件并簽字。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告知產婦在產褥期的注意事項,保持病房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營造安靜舒適的氛圍;指導產婦準時復查并記錄惡露顏色及重量;實施必要的產褥期健康知識教育,使產婦了解護理相關流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給予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干預。(1)動機干預:①向產婦詳細介紹產褥期的臨床表現及影響因素,進行產褥期臨床護理指導;②結合產婦自身狀況,與產婦分析、探討產褥期相關疾病對病情發展、身心健康、人家關系等的負面影響,使產婦充分認識產褥期不良護理的危害;③與產婦保持交流溝通,全面解答產婦的疑惑,緩解產婦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增加護理依從性。(2)行為干預:①適時護理。醫護人員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指導產婦起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風邪入侵;同時,醫護人員叮囑產婦多食用粗糧、蔬菜、水果等食物,加速腸道功能恢復。②初期護理。醫護人員密切觀察產婦情緒,定期幫助產婦采用穴位按摩法按摩肌肉,必要時可使用康復儀配合手法通乳促進產婦乳汁分泌,以促進產婦關節滑利、經絡通暢,增強產婦體質,防止產婦出現壓瘡等癥狀。③綜合護理。醫護人員以“神形兼養”為基本原則,調節護理康復計劃,并將調攝精神融入到養生護理中,同時根據產婦的個人喜好制訂有針對性、特色鮮明的護理方案,緩解產婦疲勞、虛弱等癥狀;醫護人員指導產婦定時產后康復操,促進子宮收縮,縮短產褥期。④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注重全面護理產婦的身心健康,鼓勵支持產婦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產婦訴求并針對提出的疑惑給予及時解答,避免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情緒。
①泌乳情況[6]。乳汁量明顯增加,無需奶粉喂養為顯效;乳汁量不足,需配合少許奶粉喂養為有效;幾乎無乳汁,喂養方式以奶粉為主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臨床指標。通過觀察詢問來記錄惡露的消失時間及惡露量,采用軟尺測量法通過測量腹部下方恥骨聯合處到子宮底的距離判斷宮底高度。③并發癥。包括便秘、產后失眠、產褥感染、乳房脹痛、子宮復舊不全。④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表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操作技能、服務態度、跟蹤隨訪、專業水平和健康宣教,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測量問卷的效度為0.9,總Cronbach’s α=0.857。
采用SPSS 13.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泌乳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泌乳情況比較[例(%)]
觀察組惡露量及宮底高度低于對照組,惡露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惡露量、消失時間及宮底高度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惡露量、消失時間及宮底高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總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比較[例(%)]
產褥期作為產婦產后恢復的關鍵時期,其恢復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新生兒生長、配偶情緒及家庭和睦[7-8]。臨床顯示,在產褥期持續42 d 左右,產婦的生殖器及其他器官會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態,其腸道蠕動、胃酸分泌等功能也會趨于正常[9-10]。若此階段護理不當則會對產婦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選擇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11]。目前,臨床多采用常規護理對產褥期產婦進行干預,但護理效果卻不理想,常常引發多種并發癥[12]。近年來,隨著中醫康復護理理論的不斷成熟完善,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因其運用中醫辨證施護理論對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預測并提前做好相應防護,明顯提高了護理質量,受到臨床越來越多的青睞[13-14]。
本研究顯示,經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后,其惡露量、惡露消失時間、宮底高度明顯低于經常規護理干預后的產婦。這是因為,中醫康復護理注重中醫整體觀念,配合康復醫療、養生、功能訓練等手段促進產褥期產婦的精神狀態及身體功能的恢復[15-16]。而動機行為轉化中的行為干預根據產婦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制訂相應的護理計劃,使產婦各項功能恢復到最佳狀態[17]。同時,行為干預注重產婦在產褥期的康復訓練,指導產婦正確排尿及臥床,大大提高了傷口愈合速度;此外,行為干預所倡導的飲食干預加強產婦對粗糧、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攝入量,使產婦營養達到動態平衡,使腸道功能得到明顯恢復,進而對泌乳能力有更好的促進作用[18-19]。本研究顯示,經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后,其泌乳效果優于經常規護理干預后的產婦。研究顯示,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通過對產婦的健康宣教,使產婦充分意識到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并耐心教導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告知注意事項[20-21]。通過上述操作顯著提高了產婦子宮收縮能力,增加惡露的排出量,縮短惡露消失時間。
本研究顯示,經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后,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經常規護理干預后的產婦。這是因為,中醫康復護理重視產褥期良好的生活環境、合理的飲食調養、舒適穩定的情志以及必要的功能鍛煉,做到外通經絡、內調情志、調暢氣機、借情移情,并通過科學的飲食干預起到益氣養血的功效,使產婦的舒適度及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在緩解焦慮、抑郁不良情緒及減輕疲倦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22-23]。而輔以動機行為轉化干預后使護理效果更加顯著。動機行為轉化以提高產婦自我效能為目的,通過動機訪談形式樹立產婦產后康復的信心,提升產婦的自我效能[24]。同時,動機行為轉化通過收集產褥期產婦的相關信息,幫助產婦樹立正確的行為動機,指導產婦應用行為技巧進行康復訓練[25-27]。本護理方案的動機干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聯合醫院自身資源、條件、環境等因素制訂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有效避免產褥感染、子宮復舊不全、產后失眠等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綜上所述,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中醫康復護理在產褥期產婦恢復中具有重要價值,尤其體現在提高護理滿意度及減少惡露排出量上,在臨床護理中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