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觀察員 吳凱林
9月27日上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工業互聯網的創新與突破論壇在烏鎮如約而至,本次論壇以“產業大腦 未來工廠”為主題,探索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指出,當前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興起,賦能、賦智、賦值的作用不斷顯現,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表示“未來工廠”是引領“產業大腦”發展的實踐基礎,也是“產業大腦”的服務對象,“產業大腦和未來工廠”建設是推動制造業模式變革,打造高品質、高效能、低成本、綠色化的中國制造新生態。

事實上,隨著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縱深發展,5G技術、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網信技術正在與傳統工業深度融合,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了良好成績,在網絡基礎、平臺中樞、安全保障等方面發展成效顯著。未來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技術牽引下,將不斷催生個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合理調配等制造新業態,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內生動力。
但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仍處于發展初期,需要在充分總結現有經驗的基礎上掌握發展規律,明確發展路徑。首先,要以政策為指導,進一步發揮其支撐和引領作用,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明確工業互聯網發展路徑;其次,要以需求為牽引,加快工業互聯網的供給和需求雙向迭代,持續構建和擴展國際國內市場;最后,要以實踐為核心,將工業互聯網與工業園區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緊密結合,在更高層面實現各類生產要素的高水平組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高水平協同發展。